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复旦大学:看了上交/浙大,才知道时代变了,如今是工科时代

2024-03-19教育

「自由而无用」,是经常被形容复旦大学在校生的生活体验。

的确,在很多文理强校或者是综合性大学,不像工科院校那样学业繁重,学生们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自由」,你在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读书,会深刻体会到。

由于这类学校偏文理,因此大多数人学生读了几年,感觉自己貌似什么都没学到,学的知识有些空洞,不切实际,然后便有了「无用」。

我们从每年的各类高校成果榜单中,也可以看出,复旦大学常年难进前五,因此被不少人质疑——名气大于实力。

不过,它的定位和上交一样,对标清北,在金融行业内地位较高,因此也就有了「清北复交」的说法。

基础理科方面,复旦的数学专业a+,整体实力也不错,但比起中科大,则逊了不少 而中科大极高的保研了以及留学率,也是复旦大学可望不可及的。

所以,如果你想学基础理科,为什么不去中科大呢?

那么,放弃上交/浙大,选择复旦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商界,复旦也就混混金融民工了,私企小证券是复旦的最爱,去看看华尔街,全是科大的统计数学。

三中一金/国行复交不及人大零头。

复旦出来的,不是在给华尔街打工,就是在给这些创业大老板打工。

上海的一些独角兽大厂,拼多多浙大的,小红书交大的,米哈游交大的,饿了么交大的,商汤交大的,图森交大的。

技术为王的互联网时代,未来会更甚。

想成为体制内、法学等精英,去人大不香吗?部委有多少人大的,复旦能有几个?

复旦每年顶校PhD基本没几个,留学率甚至不如中山大学18%,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且不,理工科被科大/南大/浙大等理工科强校碾压不说,甚至比不上华科/北航/北邮/西电,同为top8的人大信息学院有王牌数据库,又搞了个高瓴,在人工智能领域举足轻重,复旦你得行动起来啊。

对于复旦吹得很嗨的新闻系,除了在上海当地头蛇,搞些澎湃/观察者网这些二流媒体,去看看新华社/人日/央视,多少是人大的,能有几个复旦的?

幸亏早些年吞并了上海医科大学,部属的顶尖医科大学,临床和基础医学双A,公共卫生药学中西医三个A-,现在反而倒退了,联想一下复旦整个学校的风气,丑闻频出,网红教师和学生倒是很多,不踏实做学问做研究,终究会打回原形的。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在复旦的这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没什么拘束。

复旦基本不管学生,上课点名也不怎么点,没有晚自习也没有宵禁,一整个佛系散养模式。

但是绩点制度却设置得非常严格,让人很难就此开摆。

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吧。对于我这种不太自律的人来说,要从中学那种班主任年级组长甚至家长时刻督促紧逼我学习且每次大小考成绩半透明化的模式里面走出来,进入到仅有过低的绩点才能警告我学习且所有时间自由支配的模式,属实不太适应。

但我其实是喜欢这种方式的,毕竟从长远来看,比如走入社会以后,没有人有义务时刻敦促你向前走,所有的决定和选择本该是自己权衡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学校或者老师的硬性规定。

因此在经历一年的稀里糊涂之后这种散养模式,反而让我更加体会到自律的重要性。

再提到很多人所说的「卷」。

确实在复旦能看到很多为了拿高分在每节政治课上都举手发言的人,也能看到开卷论文本来只用写4000字却非要写到6000字的人,我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我并不认为他们应该被赋予「卷王」这种稍带贬义的称号,大家都想拿高分,全班又只有30%的人能拿A类,那么各凭本事又有什么问题呢?

别忘了「卷王」这个词还没风靡的时候,我们都是夸别人努力和勤奋的。

最后说说归属感,走进大学,我确实没感受到很多集体带给我的归属感,很多同班同学到现在还对不上名字。

但这或许是成长的必然阶段吧,并不因为复旦,也不因为大学。

但还是庆幸自己有三个可爱的室友,让我觉得大学生活一点也不孤单。

总之,比起知识或者能力上的提高,复旦带给我的更多是眼界的开拓,思想的改变,「自由而无用」说的可能就是这种感觉吧。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