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北大教授乔晓春:中国教育比不过印度的原因在于教材不是英文的

2024-06-30教育

之前,北大教授乔晓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直言:中国要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很难,中国的大学甚至比不过印度和孟加拉,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材不是英语。

北大教授乔晓春评中国大学为什么成不了世界一流

北大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中国的大学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先要弄懂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它的指标就是你的经费有多少?你的留学生有多少。这两个指标中国很容易达到。

但是中国真正差在科学质量排名上。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哪个学校也排不上。你别说和欧美等西方国家比,连印度和孟加拉我们都比不上。

因为印度和孟加拉有一个好处在哪里?它的语言体系用英文的。它的教材都是用英文的。所以它一开始,尽管它可能比人家落后,但它走的路是正的,方法思路、原则是对的。

北大乔晓春教授错在哪里呢?

乔晓春,2005年进入北大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市场与人口分析】杂志常务副主编。是美国人口学会和美国老年学会会员。

乔晓春本科是辽宁大学的,学的是数学,后来跨专业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科学,随后读博留校。2005年从中国人大转到北大工作。

乔晓春教授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这样说道:

乔晓春教授对于国内的社会科学有一些不满,较为推崇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他认为西方把学问做的简单,中国却把理念写得非常深奥。

社会科学方面,笔者不敢反驳。毕竟乔晓春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而笔者并没有涉猎这个学科。

但是,乔晓春教授这次似乎有些越界了,他评价的范围过于广泛了。而且他的这个评价依旧延续了他一贯的价值观——国外的优于国内。

笔者觉得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

乔晓春教授的观点提取出来就是我们国家之所以建设不了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从小学习的教材是中文、是汉语,而不是英语。所以我们的路一开始就不是正的。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学习汉语,就不是正路子。

而学习英语就是正路子?

这完全没有任何理论支撑。

我曾经在某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有约700门全英文讲授的课程?

下面有很多知名大学的学生回复道:不是他们不想学习中文教材,而是没有中文教材或者中文教材过于差,没办法他们只能学习英文教材。

而出教材是老师的职责。

作为北大教授、人口学权威的乔晓春教授却从原则上把我们的中文否定了,那么又怎么会沉下心来用心做良心的中文教材呢?

我国权威无法认可中文本身——沉不下来写教材——没有好的中文教材——好大学没办法,只能用英文教材——其他人指责这些好大学崇洋媚外,只用英文教材——好大学的学子指责中文就没有好教材。这种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