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陈少丰与中国美术史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广州美术学院举行

2024-01-11教育

活动现场

2023年12月25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承办的纪念陈少丰先生诞辰100周年:「陈少丰与中国美术史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陈少丰美术史论文存】出版发布会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一楼报告厅举行。

嘉宾合影留念

本次研讨会为纪念著名美术史家、美术教育家陈少丰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发起,旨在回顾陈少丰先生对中国美术史学科建设的贡献展开讨论,并对陈少丰先生开拓的研究领域展开进一步研讨,内容涉及陈少丰先生生平事迹和崇高品格的追怀、陈少丰与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国雕塑与美术考古、岭南区域美术与中国近现代美术等领域,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省档案馆、岭南画派纪念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以及广州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者以及陈少丰先生学生代表、亲友、同事等参与此次研讨、座谈和图书发布活动。

开幕式

上午9:00,举行活动开幕式。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教授、副院长蔡拥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郎绍君研究员、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蒋文博先生以及家属代表陈衔先生先后致辞,对陈少丰先生的学术贡献和崇高品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开幕式由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教授主持。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教授致辞

范勃院长肯定了陈少丰先生对于新中国的美术史专业的贡献和学院学科发展的意义,他指出,陈少丰先生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批美术史家和美术教育家,为新中国美术史学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我们纪念陈少丰先生,不仅是对前辈学人的缅怀和专业发展的回顾,更是希望以此为新的起点,提升我校中国美术史专业在艺术学版块的显示度,彰显学科建设的传承意义,增强学科的凝聚力,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高水平艺术类大学发挥积极的学术引领作用。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拥华教授致辞

蔡拥华副院长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陈少丰先生在他个人学术生涯中的特殊意义,讲述陈少丰先生为人言行,教学治学对当下教学和学院发展的启发意义。郎绍君先生以视频的形式发来致辞,回忆了陈少丰先生在借调中国艺术研究院参与教学研究期间对自己求学生涯的影响。

蒋文博先生发来的书面致辞指出,陈少丰先生是广州美术学院创建发展的见证人,也是中国美术史学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亲历者,在其诞辰100周年之际,在广州美术学院和先生家属的支持下,他的学生们用心整理、正式出版了这本厚重的【陈少丰美术史论文存】,凝聚着对先生仁爱风骨和学术精神的深切缅怀,更彰显了新时代美术史学人对先生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陈少丰先生家属、广州美术学院教师陈衔先生致答谢词

最后,广州美术学院陈衔老师作为陈少丰先生家属代表,在会上致答谢辞,对学院领导、项目执行团队、高等教育出版社及与会专家、嘉宾、亲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专题报告一

第一场专题报告会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李公明教授主持,主要围绕陈少丰先生的治学方法、学术意义以及陈少丰先生致力开拓中国绘画史、美术考古、雕塑史研究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陈传席教授以书面的形式参与研讨,作了题为【缅怀陈少丰先生】的发言,在回忆与陈少丰先生的交往中,高度评价了陈少丰先生作为学术成就和崇高品格,称誉:「少丰先生道德文章,夙负时望,人品高尚,举世景仰,仰之弥高,赞之弥坚」。

梁江教授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原所长梁江教授作了【忆陈少丰先生治学二三事】的专题发言,从他在20世纪70-80年代与陈少丰先生的来往书信中,分析陈少丰先生关于岭南二居、古代画论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从而揭示其治学法门。

庄程恒副研究员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美术教育研究院庄程恒副研究员汇报的题目是【陈少丰与新中国的美术史学】,从新中国的美术史学科发展角度出发,重读陈少丰先生的中国美术史教学与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以中国美术史的书写、中国雕塑史的撰述和岭南区域美术史的探索三个方面,来阐发陈少丰对新中国的美术史学科的贡献及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郑岩教授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郑岩教授在汇报中谈及他的老师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刘敦愿教授与陈少丰先生的渊源以及他们对中国早期艺术史的共同关注,此次汇报的【巧术:中国早期艺术的另一条线索】一文,正是对前辈学人的致敬。他从【韩非子】「燕王征巧术人」的故事出发,讨论了早期艺术史中一方面对「无益」的技术挑战持贬斥态度,同时也充满审美需求的个人欲望表达,认为「巧术」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塑造了早期中国艺术史复杂多变的形状。

李星明教授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李星明研究员以【唐代文献所见道教洞天山水图】为题,讨论洞天福地山水图在山水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唐代是山水画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不仅在绘画语言和表现技法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盛行宋代及其以后的山水画主题类型诸如道教洞天山水、高士山水、禅佛山水等,均在唐代逐渐初步奠定。

李清泉教授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李清泉教授【叩问青州北朝造像的功用】表达对陈少丰先生在中国雕塑史研究领域的致敬和传承,他的报告从青州龙兴寺北朝造像的形制、结构、体量、姿态、风格特征及其残损与修复状况等细节着手,讨论这批造像的可移动性、可被观看和使用的方式,指出这类佛像在大乘佛教之净土禅观法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反映了北朝晚期寺院僧人的禅观实践。

李公明教授在会上作评议发言

本场主持人李公明教授最后总结上午的专题发言,认为上午的发言一方面对陈少丰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崇高品格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推进,同时,学者们的发言也体现了陈少丰先生曾经致力的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在方法、问题意识上的进一步发展。

专题报告二

12月25日14:00,第二场专题报告由广州美术学院李伟铭教授主持,主要内容围绕陈少丰先生曾关注的古代画论、岭南区域与近现代美术等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

中国美术学院的毕斐教授以视频的方式参与本次研讨,汇报的题目是【<历代名画记>研究的一则新材料】,该报告以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20世纪初科兹洛夫率领探险队在额济纳发现一批西夏时期黑水城文献中的【华严经】(TK161)纸背贴条所见【历代名画记】残存文字与王氏画苑本【历代名画记】等之异同,揭示宋代时期美术文献的罕见一面与流通。

华天雪研究员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华天雪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新发现的几件徐悲鸿人物画插图的一点考证】的汇报,她以新发现的徐悲鸿人物画插图,即1934年为熊式一所撰英文版【王宝川】所作插图、约1939年为李俊承著【印度古佛国游记】所作李氏僧装像以及1939年为弘一法师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作白描【说法图】等5件作品为中心,讨论了徐氏非典型人物画创作与特定的交游经历的关联,指出在这类「急就章」式的创作中,徐氏惯性动用的还是线造型手段,即在经历了长期、系统的西画训练之后,令其更为驾轻就熟的路径,依旧是少年时期对吴友如的每日一临所奠定的基础。

朱万章研究员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朱万章研究员作了【关于「二居」研究的两个话题——从陈少丰致马国权信札谈起】的演讲,他以陈少丰致书画家、金石学家马国权先生的两通信札为例,谈到陈少丰对「二居」研究的开创之功,并由此谈及其美术史学的方法与特色。

李若晴教授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报】编辑部主任李若晴教授从广东的文化自觉意识出发讨论嘉道年间以谢兰生为代表的广东文人画家去边缘化的努力与成果,作了【去边缘化:清代广东文人画家的努力与崛起】的报告,指出了清代中后期的广东虽然在经济上已与江南地区并驾齐驱,但文化上却远逊江南地区,广东士子想要想获得与经济繁荣相对应的文化地位,就不可避免要与外省尤其是江南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与竞争。

郭伟其副教授在会上作专题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郭伟其副教授从陈少丰先生的著作的相关论述获得启发,作了【关于雕塑的雕塑:一个检验古代艺术史的当代视角】的汇报,指出与绘画的绘画相比,关于雕塑的雕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带着这样一种当代视角,重新检验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许多案例。提出若干极富探索性的问题:什么样的雕塑能够视为对雕塑的反思与追问?什么样的雕塑可以视为对雕塑的雕塑?这或许可以让中国古代艺术史更加丰富。

座谈会

12月25日16:00,座谈会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清泉教授主持,参加座谈会的嘉宾除了上述汇报专家之外,还有众多陈少丰先生的学生代表、同事、以及曾受其教泽的晚辈和亲友等。艺术家杨诘苍、策展人侯瀚如分别以视屏和书面的方式回忆了陈少丰先生在其求学和职业生涯中的无私帮助;广州美术学院原文艺理论教研室教师李耀华以书面方式,回忆了与陈少丰先生在特殊年代的共同经历,他称陈少丰是同事眼中的「圣人」;广东省档案馆征集整理部主任钟鸣以书面形式,介绍了陈少丰先生档案入藏该馆的缘起、经过以及目前保管、使用的情况。

部分发言嘉宾:王跃生、李琰、陈俊宇、李伟铭、李行远、樊林、梁如洁、张彦、陈侗、胡震、陈昌婴、胡斌

座谈会先后发言的还有,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王跃生,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陈俊宇,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李公明、李行远、樊林、副教授胡震,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李伟铭、梁如洁、张彦、副教授陈侗,陈少丰先生长女陈昌婴女士以及亲友晚辈代表恽文犀、薛国庆等,都从不同角度回忆了陈少丰先生在教书育人上的点点滴滴。其中,李公明教授回忆当年与陈少丰先生著录岭南「二居」作品、考察石窟遗址等,联系当下教学,指出现在带学生,在手段、方法各方面都与从前不一样,我们的确也有很多先进经验,但是一些古老、传统的方法,仍然还有很多好处。李伟铭教授带来了当年在陈少丰先生「中国古代画论」课上的笔记,提到陈少丰先生当年通过检查学生笔记的方式,考察学生学业,同时,也通过批改笔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透过曾经与陈少丰先生直接接触过的学生、同事、亲友的讲述,未曾得见的后来者,对陈少丰先生崇高的人格和治学态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一天的研讨和座谈,与会者就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相关前沿,陈少丰与新中国的美术史学贡献以及学术品格都做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此外,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易玲、公共课部主任陈丽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钰源、岭南画派纪念馆原常务副馆长韦承红、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郑幼林、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蔡涛、吴天跃,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国画研究中心主任王艾以及广州美术学院在读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