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别再问「什么才是最好的父母」了,这个问题可能根本没有正确答案

2024-04-27教育

前段时间,队友因为工作调动去了更远的区域,早晨没法送潼上学了。还好有会开车的潼奶奶来接了棒,要不然要我这个习惯先全心陪完俩娃,再工作到凌晨的「夜猫子」,早晨六点多爬起来真的费劲。

要二胎之前说得好好的,一人主负责一个娃,现在倒好,往好了说,一周时间里潼年姐妹俩也就能见个一两次这亲爹,就更别想什么让他主力带个娃了。要没有老人和阿姨帮忙,我估计早就挂了。

那天又没忍住,在微博吐槽了几句她俩这不靠谱的爹。评论里自然也都有好多家里也是类似情况,能感同身受的姐妹们抱团互相安慰几句。

聊着聊着,私信里来了一位刚结婚正在备孕中的网友,说看着我们这些孩儿妈妈的讨论,忍不住有点害怕了:

「生娃要面对太多失控和未知,我到底能养好娃,当好一个妈妈吗?」

虽说字里行间的确有不少焦虑,可我倒觉得,她现在能提前想想这些挺好的,总比什么计划都没有,一脸懵就冲进生娃大军,完全不了解自己将要面对什么生活要好得多。

不过实话说,以我这11年妈龄的「过来人」的看法,咱就别一上来就给自己设定非要当个「好妈妈」了,说到底,到底什么样的妈妈才是「好妈妈」,这本身就没有正确答案。

忽然想起之前随手翻过的一本书——河合聿雄所著的【什么是最好的父母】。作者是日本重量级心理学家,通篇以问答的形式,针对养育孩子各阶段的48个问题进行讨论。

每章不长,语言易懂,缺点就是太过于「鸡汤」了。不过,看过之后,倒是生出了一些感触,权当是「当妈烦躁综合征」发作时的一口「清凉剂」分享给大家吧。

人生之初,最重要的是得到「大地感」

书中开篇就强调: 「对于孩子来说,与母亲的联结是他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东西」。

从出生到三四个月这段时间,是他们刚刚脱离母体的阶段,他们还和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熟。饿了哭就有奶吃,困了睡就有怀抱,基本就是他们最大的要求了。

朝夕相处最多的,是妈妈。妈妈高兴,他们也笑。妈妈难受,他们也会觉得不开心,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本能反应。

可以说,「妈妈」是这些「又敏感又啥还都不知道」的小娃娃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桥梁。 再夸张点说,对小奶娃来说,看不到母亲,「世界都停转了」。

年儿还小,磕了碰了不开心了,第一反应就是:找妈妈。别说她了,就潼到现在还是,有点什么心事只跟我说,每天还要抱抱无数次。

这种「母子一体性」时期,就像幼苗扎根需要的土壤,是孩子能放松地逐渐开始感知一切,产出各种安全、信任、踏实的时期。

日后,他们慢慢开始牙牙学语、学会走路,最终独立前行。而在「母子一体性」时期所积攒的这些安全感,就像充满营养的「大地」,成为了藏在他们内心深处支撑一切的底气,为他们日后赋能。

正因为这个阶段如此重要,我们才那么谨慎,」生怕自己做不好」的担忧让我们产生了焦虑。

而这种对小婴儿的陪伴和付出,势必伴随着妈妈的牺牲,特别是对个人时间的牺牲。就像很多还没走入生育阶段的年轻姐妹都会担心的那样:

「当了妈妈后如果不能做自己了,该怎么办?」

就这个问题,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可以参考的答案:「比起在母性和自我这两种生活中只选其一,不如去考虑‘我在这两者之间,要找到哪里是平衡点,要让它们各自占多少比重’。」

不把眼光放在失去的东西上,而把精力用来重新规划因为自身角色变化而带来的「新生活」,会让人少一些无谓的焦虑。

就拿我自己来说,当妈妈之前,我每周一直有一天的「me time」,独自吃饭、看电影、逛街、喝东西……后来有了潼,这种「me time」从一整天被打散成了碎片式的;而等年儿出生,更是难以再拼凑出完整的时间。

不过在这个不断磨合平衡的过程中,我在「舍」以外也有了新的「得」。除了学会了各种碎片化取悦自己的方式以外,我还发现当那些「me time」变成「our time「之后,还意外收获了许多成为妈妈之前不可能收获的快乐。

比如,每次出门前,年年都会像上了发条的小可爱一样,迅速爬到我腿边,一把抱住我,用刚刚学会的仅有的几个人类语言来表达对妈妈的不舍和眷恋。这种被依赖的感觉,也让我获得了很多能量。

比如,已经快11岁的潼到现在还把每天回到家要第一时间抱到妈妈当作天大的事儿,晚上睡前还要跟我叨叨半天各种事儿才肯睡去。

再比如,我现在最放松的时刻,就是看姐姐潼潼和妹妹年年一起玩。姐姐发自内心的喜爱妹妹的小眼神真的太治愈了,那神情中带着甜蜜、欢喜和珍惜,让你觉得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而因为收获了家人们许许多多的爱,年年也每天都开开心心、可可爱爱,看着她美滋滋、天真无邪的样子,我内心的烦恼也跟着藏了起来。

于是,在我眼里,这些所谓的「牺牲」,也变成了一种新的」丰富「。

耐心,要永远比想象中的多一点

养孩子,的确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不过,人不可能一直保持一个「情绪稳定」的状态,就连作者也在书中这样安慰我们:

「嘴上说爱孩子,反过来对孩子多少有些恨意也是理所当然的。」

你瞧,书中的这句话,是不是有让你觉得宽心一些呢?如果带娃烦了腻了,都很正常,可以去倾诉,去发泄。

所有人都在强调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对孩子有耐心的妈妈,但却很少有人会提醒我们:

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耐心。

成为一个内核强大、情绪稳定的妈妈,也是需要慢慢修炼的过程,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学会合理疏导这些情绪。做妈妈,其实也是一个把自己当作孩子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

就像我们总说不能对孩子的成长操之过急一样,我们也没必要要求自己迅速成为一个全能妈妈。

正是这样的耐心,也在让我在做妈妈这件事上慢慢成长。比如,通过经年累月与孩子的相处,我慢慢地磨炼出了一种「为人父母的直觉」,靠这种直觉在处理跟孩子有关的事情上能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要退。

潼小的时候,遇到什么喜欢的东西,都不好意思直接要,但是她会反复地找各种机会去描述它有多好。

比如其实早就在楼下超市看上一个蝴蝶的小卡子,她就会在花园里看到飞来飞去的蝴蝶时拉拉我的手:「妈妈,是蝴蝶诶。」或者是我一到超市买东西,她就要跟着去,拉着我在那排货架上来回逛。

一开始我也没察觉到,直到有一次我终于注意到了挂在最下面的那排卡子,觉得挺好看就给她买了下来。

好家伙,娃高兴地咯咯笑。

诸如此类的事情几次过后,我意识到了她的这个习惯,后来我总是能熟练地在各种「暗示」下,恰到好处地满足她的许多小愿望。

通过这件小事也让我慢慢摸清了潼潼的性格特点。等她大一点,我也开始慢慢引导她,有想要的东西完全可以直接和妈妈说,我们再去讨论讨论,到底要不要买。

有人会觉得,当妈妈太难了,还要拥有这种「超能力」的直觉。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给自己一些耐心,允许自己探索,探索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间久了就自然而然的拥有了这样的直觉。

成长,是「TA想……」而不是「我想……」

这本书让我觉得最醍醐灌顶的一句话就是:「养育孩子是养一个既像自己又不像自己的人。」

作者还说: 「家庭就像‘树’一样,总有一天果实会离开大树。」「但果实在成熟之前都要一直与树待在一起。」

在孩子还不能独立思考和行走时,咱们要扶着他。但是,他们往什么地方走,就要靠他们了。

我们必须要「在肯定对方的自主和人格的同时爱对方」,这才是真正的爱,是不会让烦恼大于快乐的爱。

仔细想想,是不是有些事情如果是别人家小孩做,我们会觉得「啊好可爱」,等到自己家孩子身上,可能就变成了「怎么干这事儿?」

正是因为我们始终背负着一个要「管好」自己家孩子的任务,才会产生书中作者所提出的那种」为人父母我必须做些什么」的心情。

有时候这样的心情,反而让我们好心办坏事,对孩子做了许多过度的禁止,无谓的期待,再平添我们自己的烦恼。

究其根本,其实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过分自信,对孩子过分不自信。

我们对自己过分自信,总觉得,自己所有的经验都是对的,都是适合孩子的。

我们不曾想过,孩子的性格也许和我们不一样,适用于我们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孩子;我们也不曾考虑,我们的人生经验是带着时代局限性的,到了孩子未来那个年代很可能已经失效了、过时了。

我们对孩子过分不自信,不信任他们,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过好一生。不相信,他们可以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和我们想象中不那么一样的人生道路。

书中,作者有句话说的好, 「请放心地去相信孩子吧,不相信孩子其实就是不相信自己。」

是啊!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其实也投射了我们对自己的不自信。对未知的恐惧,我们过往人生中的失败与不甘,都让我们没办法坦然的去相信孩子。

我一直坚定地相信,孩子的思维和脑力会越来越强,终有一天会超过我。所以,与其不断用我脑子里的一切去压制他们,不如当好孩子的同路人。

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说的那样:

「人是在感受伤痛的过程中成长的,如果一直没受过伤的话,无论多么注意,总有一天还是会摔倒的。如果不在真正摔倒之前做些练习的话,到时候就会傻到连怎么摔倒、怎么站起来都不明白。 人是不可能不受伤就获得成长的,而且不管自己和别人有多么亲密,人的本质终归是一个人存在。

收起为人父母总是忍不住溢出的自以为是吧,把时时将孩子拢在怀里不撒手变成保持一点距离的观望和等待,这也许对彼此都更好。

还有很多家长,特别容易在孩子「跌倒」的时候跳出来「幸灾乐祸」,奚落他们:「看吧!不按我说的做,吃亏了吧。」

这种做法真不行。难道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方法做,就一定不会失败吗?你看,我们成年人自大的尾巴又露出来了。不如把精力用在跟孩子分析分析,是哪一个环节导致了失败,又该如何修正完善自己的方法吧。

养育「能够活出自己人生」的人

养娃这么多年,我发现需要消化最多的情绪就是: 不如意

娃时时刻刻都在长成我们「不如意」的样子。不仅仅是外表,还有他们的性格、精神世界、情绪、为人处世的方法等等。

在书中,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没有比不如意的事更好的东西了。这才是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能够成长出自己独立的个性。」

是啊!也正是这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叠加成了一个完全独立、鲜活的新生命。 孩子,是孩子自己的模样,而非我们的「小号」或者「仿制品」。

这样的体会,在我成为二胎妈妈,养育了两个小孩之后,变得愈发深刻。

同样的年纪,潼和年儿对很多事情的对待和选择截然不同。

去观察、发掘他们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认可、接纳他们最终的样子,才是我们为人父母能掌控的事。

我们要托举孩子,帮助他们成为「能够活出自己人生」的人。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要什么,面对父母的一切爱护,都能主动地感知和给予正向的回应,把他们天生就具备的自我成长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作者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想要人生过得愉快的话,如果不享受一下养孩子这件事可就亏了。」

在我看来,这种「享受」的感觉,正是因为我们和孩子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生养小孩让我们获得了「双重人生」。一份,是用来经历的;一份,是用来旁观的。

不勉强孩子,走自己曾经走过的「人生老路」,而是去鼓励孩子,闯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才有可能收获我们不曾拥有的精彩。

像孵化小鸡时母鸡在外面「啄」壳,小鸡在里面「啐」壳一样,当啐啄」同时」一起发力,成为妈妈就不是负担,而变成了人生一种崭新的体验。

当然,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自然也会「拥有」一些我们无法意料的不如意。

这是必然,也是我们无法规避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把养育孩子和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自性实现」联系到了一起。简单来说, 自性实现就是既要接受令人称赞的好的事,也要接受各种出乎意料、讨厌烦心和不明所以的事。

也正因此,养育孩子是最有趣的「自性实现」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接受不如意的孩子,不如意的事情,其实也是在接受不尽如人意的自己。

允许遗憾,允许失败,允许平凡 ,是做父母自始至终都在学习的事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