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大学毕业后还要「回炉」上技校,打了谁的脸?

2024-02-04教育

或许这名叫陈愉聪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想到,他的一个选择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注和震惊。他曾经就读于聊城大学化学专业,聊城大学在当地虽不是一本,也是很不错的高校,聊城市的最高学府,是山东也是一所口碑不错的高校。从这所学校毕业后的学生陈愉聪,也找到了工作,在青岛汽配城从事设备维修,或许是待遇不高,或许是人生迷茫,或许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工作近一年的他,想着要改变命运了,于是在别人的介绍下选择到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学习机电一体化。

其实,这样的事,也不是近来新发生的事,因为「回炉」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即便不「回炉」,也未必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所以,「回炉」技校,毕竟比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到饭店打小工要好很多,因为这样的人生到底是有目标的。

陈愉聪的班主任,一位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首席技师,名叫徐丕兵。他说,他带的学生中有:首都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山东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

现在看来,回炉,已经不是个例,而是成为一种趋势。那么,面对这样的趋势,高校该怎样办学,这是一个新的挑战。播音与主持专业,新闻学专业,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专业,而且出自原来「一本」高校的专业,是否真地为学生带来了就业的优势?有的学生肯定可以的,顺风顺水找到与专业所学一致的工作,但是大部分学生不是。社会毕竟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来「播音」和「主持」,即便是婚庆公司,那也只是一个临时性的「主持」。专业不是你想开就开,不面对市场、不面对就业的专业只能培养一些社会的「零余人」。

徐丕兵正在向陈愉聪讲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自sohu.com,2月3日

让徐老师自豪的是,2014年,从山东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近5年的袁靖来跟他学习技能,而且他「在大学生技师班学习两年后,迎来了职业的飞速发展」。还有,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陈烨,在干过文职、销售、餐饮店的管理人员后,跟他学习技能。效果怎么样?陈烨说,目前的他在成都一家公司做电气工程师,月薪过万。

其实,并不是名校毕业生自觉选择「回炉」,而是生存所迫。现在的问题是,新闻学、播音与主持、管理学这些文科类专业,不受市场待见,那么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等理工科专业又是什么原因。不论是985高校,还是普通「一本」,这些高校的地位,比如山东大学,还是相当稳固的,师资力量还是相当雄厚的,问题是出在培养方式上。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国际一流人才,但实现这一目标只能是为数不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回到社会要谋求具有一技之长的职业。企业看重的不是你的理论演绎能力,而是你的实操能力,好用、上手、有产出,这是企业要求。企业要创收,如果你能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企业带来效益,自然受到企业的欢迎。

不论是应用型高校,还是研究型高校,你培养的学生「上手」快、能力强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是,高校的老师,到了企业里都不会操作,不懂得行情,又怎么能够培养出来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从来没有到过幼儿园,不知道幼儿园的孩子该怎样保育、教育;教小学教育专业的老师,从来没有站在小学教室的课堂上,怎么好意思和学生滔滔不绝地讲「怎样上好一堂课」;教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哪里做过营销策划,哪里懂得营销策略,从来没有在企业的这些实战经历,只好在课堂上讲着来自这国那国的空头理论……

高校不改革不行了,改革的话,一半的大学老师需要淘汰,或者先让这一半的老师「回炉」。只有老师「回炉」,学生才可以「不回炉」。

河北省秦皇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右三)给电气工程专业学生 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来自瞭望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