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对「应试教育」一定要切实做一些理论探讨

2024-03-22教育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对「应试教育」一定要切实做一些理论探讨

王策三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群众自发地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教育界当初没有多少异议,但自从有的论者为之设立一个对立面——「应试教育」,并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口号,于是引起迄今还没有停息的讨论和争议,「应试教育」这个词和概念也就这样产生了,并且因此对素质教育概念的质疑也越来越多了。

很有可能,将来有的教育史家在撰写中国现代教育史的时候,会记载下一宗「冤假错案」,为它「平反」。

究竟如何在理论上比较科学地理解和说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从而破解所谓的「应试教育」之谜?

一、关于「应试教育」 简单的历史回顾

在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是偶然现象,不是不可捉摸的。追求升学率现象并非从来就有,而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开始发生的,而其片面性的特点,则是后来一步一步显现和加剧的。

在此之前,根本不存在追求升学率现象,相反,高等学校生源不足,高中毕业生数量还不够大学招生的数量。当时政府采取了开办工农速成中学和从在职干部中选拔优秀分子保送等办法,以满足高校招生的需要。

自1956年开始,情况发生变化,初、高中毕业生的数量超过了高中和高等学校招生数量。这样,升学竞争和追求升学率现象就初露端倪。

为了整体上解决初、高中毕业生的出路,当时,曾经想到的办法,就是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学生「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既准备升学,也准备就业;并且因此在1958年的「教育革命」中,强烈谴责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产劳动,因而大力实行上山下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不过,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那次的「教育革命」行动过火,打乱学校秩序,过分强调生产劳动,严重轻视知识教学,降低了教育质量;而且,并没有解决升学竞争和追求升学率问题。学生初中毕业年龄太小,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不了,成本太高,经费无从谈起,当时整个社会生产的性质、规模和结构也无法吸纳其毕业生。因此,初中毕业生只能继续升高中。

于是,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普通高中大发展,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中一部分人走上劳动就业这条路,还树了一批先进典型,但为数极少。当时强调阶级斗争,政治运动频繁,生产力和经济的状况,城市,特别是农村,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高中毕业生劳动就业的问题。就业无门,就只有升大学这一条路。高校升学竞争和追求升学率现象就日益明 显。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升学竞争和追求升学率现象倒是不见了,「被消灭」了。一方面,大学不办了,或者只办理工科大学,推荐、保送一些工农兵到大学学习几年后又回到生产实践,高中应届毕业生是没有准入的资格和机会的。另一方面,成千上万的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而且安家落户。这样,自然就不存在升学竞争和追求升学率现象了。但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历史倒退。

1977年恢复高考。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陆续返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跟每年新的高中毕业生一起,先后参加高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几年里,升学竞争和追求升学率现象又重新出现,并且竞争相当激烈。高等学校积极发展,但仍然赶不上高中毕业生数量的增多。社会生产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不仅高中毕业生就业困难,连大学毕业生就业也相当困难,加上其他新的、老的、内部的、外部的问题,追求升学率和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超出常规,走向极端,凸显着严重的片面性。

这就是我国追求升学率现象,从无到有,由初露端倪到日益明显,一度「被消灭」,又重新出现,并越来越表现出严重片面性的大致过程。

二、危害性严重,但并未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性质

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带来许多不良乃至严重的后果。其主要表现为:

竞争极其激烈,迫使学校、教师、学生加大课业量,加班加点,占用节假日,这挤压了学生休息、娱乐活动时间,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比学习压力更大的是心理或精神压力。整个社会风气都讲究学历,上大学和不上大学差别甚大,家长「望子成龙」,做儿女的自然不敢稍许懈怠,加上某些教育行政干部为了自己「政绩」向学校强派升学率指标,甚至剥夺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参加高考的权利,更加重了这种压力。

有的出版商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中极少数人联手,利用学生和家长考学心切,倾销五花八门的参考书籍和材料,开设名目繁多的收费补习班,大发横财,有些条件好的名牌学校收取择校费,其数额有些高得惊人,又加重了学生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当长的时期里,特别是早些年,录取率小,淘汰率大,少数人考上,多数人落榜,相当残酷……

关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后果和危害性,在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中认识是一致的。但在如何准确定性、正确归因、全面评价,以及采取切实可行对策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确实存在着认识的分歧。

能不能将它判定为跟素质教育对立的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态——「应试教育」呢?并且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呢?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我国的教育,总体上讲,是全面发展教育或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的出现和存在,并没有使之变成另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态,特别是不足以构成跟全面发展教育或素质教育对立的另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态。

就连当年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倡导最有力的论者,也认为「‘应试教育’不是对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只是对现行基础教育中某些弊端的概括」,「只是一种倾向」。

我国迄今几十年(1958 年极短时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破坏,但终究得到拨乱反正)的教育,其目标、课程、学校教学一整套制度以及教师队伍等,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把片面追求升学率叫作「应试教育」,说成是跟我国几十年的全面发展教育或素质教育对立的另外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态,是没有根据的;而把它说成「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则更是不符合实际的。

即使按照所谓的「应试教育论」的曲解,也透露了重要信息:它带着谴责意味片面地认定,「应试教育」教育学生「上大学为唯一」(一心上大学),「得分为手段」(考试得分高),「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出类拔萃)……然而,这些跟全面发展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完全冲突。当然,全面发展教育不停留、满足于这些方面,但是又绝不否定、排斥这些方面。

特别有深刻意义的是,大凡高考得分高的学生,除个别例外,一般足以表明他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而这一点,正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决定性的基础——德、智、体、美、劳动诸方面发展的基础,各种专业、技术发展的基础;而且其本身也不同程度地含有着或反映着全面发展教育所要求的诸多素质。

由此可见,绝不能把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判定为跟全面发展教育或素质教育对立的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教育形态——「应试教育」,「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

这样所谓的「应试教育」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应试教育」,无非是指学生高中毕业要升大学,大学招生要考试选拔(择优录取),学校教学要为之应对。这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完全是很正常的事,问题只不过是发生了片面性的偏差,并且其片面性的偏差主要是我国历史现阶段社会条件决定的,需要逐步解决。

三、对追求升学率只能反对其片面性,笼统批判和全盘否定则是错误的

多年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的讨论和批判,暴露出某些论者在理论上混淆了两个重要的界限:一个是混淆了一般的追求升学率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界限,另一个是混淆了正常应试和片面「应试」的界限。殊不知,只有划清这两个界限,才能够如实地认识追求升学率现象的客观本来面貌,才能够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问题;反之,如果混淆了这两个界限,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现实,并且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在采取对策时就会陷于圆凿方枘的尴尬局面。更重要的是,如果混淆了这两个界限,就会在反对不正确东西的时候把正确的东西也连带反对掉 了。

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主要不是学校教师教育观念、现行教育模式造成的,而是社会问题,确切地说,是在教育上表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如果把它只是归因于教育自身、学校教师教育观念,板子打在学校教师的屁股上,实在冤枉;如果把它归因于现行教学模式,亦即所谓的「传统教育」乃至「凯洛夫教育学」身上,未免太肤浅了。

从总体上讲,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程度不高,从教育自身讲,在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尚未普及,中等职业教育不发展,分流不畅,高等教育尚未大发展的情况下,就必然发生追求升大学的竞争。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发展程度比较高,国民绝大多数(所谓中产阶级)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相对均衡、平等。(没有「学而优则仕」考试的文化传统)学生初中毕业之后,分别顺利地进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或劳动就业,又有大学可上,而且比较单纯,主要不是为了社会生存的考虑,而是为了享受更高级教育,满足个人兴趣爱好,谋求自身更好发展,基本上少见今天我国这样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

我国追求升学率现象之所以发生片面性的、深层次的原因,涉及社会成员利益分配、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等问题。

我们也不能一般地反对正常应试和应试教育。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充满了(广义)考试,人类和每个个人一生都在应试。有考试就有应试,要应试就要准备,要准备应试就要教育,准备应试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教育也都是应试教育。大凡教育都必须有考试,从而跟应试密不可分;没有某种形式的考试的教育是不可思议的。(素质教育也绝不能没有考试,在这个意义上,素质教育也是应试教育。)

由于多年批判所谓的「应试教育」,使许多人产生一个大误会,误以为教育不能是应试的;应试的教育不能算是好教育,还生造出一个「应试模式」的名词来,个别教育学者甚至跟着当作贬义词反复使用,似乎「应试模式」的教育就是坏的教育。这大概是把考试和应试仅仅归结为「一纸卷面、只需学生死记硬背应对」这一极端形式。

人们应当做和能做的,是反对「片面」应试,力求做得正常,是反对不好的或错误的考试,努力改革改善考试。现阶段多种考试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需要改革完善。但必须明确:这是要以比较好的考试取代不够好的考试,而不是废除考试。

我国是考试的故乡,国际上有评价认为,我国发明考试是跟四大发明并列的第五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考试基本上有两大功能或用途:一是用于检查教育教学效果;二是选拔人才。在「应试教育」的争论中所谈论的考试,是较严格意义的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下同),它兼有检查中学教育效果和大学选拔新生两种职能,当然主要执行选拔的职能。

由于追求升学率与高考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笼统批判和全盘否定追求升学率的论者,也笼统批判和全盘否定现行的高考。极端者甚至说:「高考毁掉了基础教育」,要高考完全服从基础教育的标准和要求,乃至主张废除高考。

其实,对于高考也要具体分析。现行的高考,其目标、内容、方法、功能诸多方面,的确有很多局限和缺陷。例如,它兼有检查中学教育效果和大学选拔新生两种职能;但实际上,它对两方面的特点和要求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

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领域,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看到现行高考积极合理的一面。目前的高考还是相对比较公平而又有效率的。公平和效率是考试优越性之所在。「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分数是刚性的硬指标,没有多少折中、通融、弄虚作假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群众(包括未能考上大学的考生和家长)能够接受的原因。

与考试对应的方法,最为人们关注的就是推荐或保举。对此,历史早已告诉我们其经验和教训了。隋唐时期我国发明考试的方法,就是针对推荐或保举方法的弊端而进行的改革,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此之前的保举方法,其实际后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就是说,只论门第、权势,不能选拔出德才兼备的真正人才,而且制造和加剧了社会矛盾。

严格的考试方法,比起长期考察、成长记录(档案)、实践作业、综合评议等评价方法要简便易行、节约成本、效率质量要高。现在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取代高考,对高考的改革也不能抱不切实际的期望。

因为我国当下社会情况和问题极其复杂,矛盾很多。考试有其「天生」的局限性,无论怎么改也是不能完全没有缺陷的。可以设想,如果我们笼统地批判高考,改革不够谨慎,甚至取消它,那局面将是怎样呢?首先是高校招生如果不用考试方法,而用推荐、保送的方法,或者用其他的非严格考试方法,那样一来,现实社会上利用权势、金钱,拉关系,走后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风,将会乘虚而入。其公平、真实的程度,一定不及现行高考方法。不发达地区、广大农村以及其弱势群体的子弟入大学的机会将会减少。青年一代乃至全社会奋发好学的积极性将会遭到挫伤。「读书无用论」将流行起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将会产生、增多和加剧。社会的稳定将受到严重挑战。

四、正确应对的思路

那么,究竟如何应对呢?本文性质在于理论探讨,不能提出具体的办法,只能论及若干思路。要从理论上根本否定所谓的「应试教育论」。对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应该是用利减害,分步解决,找准「片追」的真正原因和根源,创造条件,内外结合,逐渐缓解。

第一,要因势引导。用其利而减其害,不能仍然沿袭斗争思维,把它妖魔化;而要采取建设性态度,具体分析,分步解决。第一步应该是先遏制其过分的片面性,然后促使这种片面性逐步缓解。追求升学率和高校招生实行选拔考试,较长时期还将存在。但如果处理得当,虽然空间有限,仍能大有作为,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既减轻其危害性,又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把两者相对统一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加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大学生源相对减少),如果,内外部一齐着力。在外部着力积极创造条件的同时,在教育内部,一方面,有关部门和专家不断探索进一步改革高考的思路和办法;另一方面,中小学校积极努力,端正教育思想,严格管理,主要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那么,两方面相互靠近和衔接,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一段时间的情况就是这样的。那时,外部环境较好。一些做得好的学校教师,积极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实验,切切实实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追求质量,讲究实效,没有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补课,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更没有心理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不刻意对付高考,而升学率却很高。

第二,最重要的是积极创造内外部条件,特别是切实改善外部社会环境。这是很实际的事情,不是只凭着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更不是只凭着空洞口号。一味地进行批判,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帮倒忙,激发逆反心理和强烈反弹,耽误问题的解决。

这些年来,大学升学率普遍有很大提升,主要靠的是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而这又靠经济、社会发展使高等学校能够这样做。如果像我们一些论者所言,只靠教育(如课程改革)的力量,甚至只靠转变教育观念(如素质教育概念)来解决,那只能是教育万能论的唯心主义空想,不仅是舍本逐末,说得严重些可能会转移视线。追求升学率其片面性之所以不断加剧,其真正的深刻原因和现实根源,是社会压力不断增大,跟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一段时期有很大不同,一些新的现象突出出来:不仅中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困难起来,分配诸多不公平,收入差距相当大,特权腐败滋生,法治不够严,在商品社会竞争大潮冲击下,道德滑坡,人性固有的弱点一面放纵地表现出来,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等,特别是我国根深蒂固的「升官发财」文化思潮,空前膨胀泛滥,权、钱的诱惑力太大了(公务员考试火爆现象是小小一面镜子)。

这些,使得人们争取上大学的要求更强烈了。按说,近年大学升学率有很大提高,追求升学率的势头应该有所减缓,为什么还更强烈呢?因为社会压力没有减轻,由于扩招而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吸纳力跟不上,就业也困难了,如果说原先只是追求升上一般大学的话,那么现在又升级为追求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和时兴专业的竞争,进而争相为考硕士、博士研究生,进博士后流动站而奋斗。于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并非都出于自愿,而是为大潮裹挟,相当无奈,身不由己,拼命去追。再加上一些地方干部,也是为权、钱所惑,抱着不正确的「政绩」观,把所在地区的学校升学率高作为自己「政绩」和谋取晋升的资本,对追求升学率鼓励、支持,甚至强迫命令,推波助澜,以致追求升学率现象越来越超出常规,走向极端,凸显着严重的片面性。

因此,要想遏制追求升学率现象的片面性,逐渐使其缓解,教育思想的端正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固然重要,但根本上还是要设法减轻社会压力,继续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要加强改革分配制度的力度,切实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真正遏制特权,惩治腐败,改造社会风气,提高政治、道德和精神文明水平。

最后,要克服追求升学率中的片面性,使其逐步缓解,这既是人们的愿望,也是可能的。需要严肃指出的是,确切地讲,这只能是改变追求升学率的性质,改变它现在这样片面的形式,改变它由于社会不够发展、不够公平、强加于它的扭曲的性质和形式,绝不意味着消灭教育中对理想、高质量的追求。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跟无政府主义或自由放任主义,以及「怎么都行」的哲学是毫不相干的。

(本文首次发表在【恢复全面发展教育权威——王策三新世纪教育文存】,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