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从「摸鱼」到逼自己狠干,90后博士生找到读博的意义

2024-01-19教育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张晴丹

迷茫,非常迷茫……漆方杰未曾料到,读博遇到的第一道坎,竟是精神内耗。

刚进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在机械航空系副教授尹杰课题组的最初半年里,他不知道该干吗,对课题也没什么想法,成了实验室里最晚去、最早走的「摸鱼人」。但对科研心存热爱的他,远赴大洋彼岸一心求学的初心从未改变,于是他逼迫自己走出这种糟糕的状态,靠夜以继日地做实验填补内心的迷茫,找到了读博的真正意义。

终于,经过两年的自我淬炼,漆方杰脱胎换骨,并在近日收获了人生中第一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论文。在尹杰的带领下,漆方杰研发出一种能像轮胎一样滚动、像陀螺一样旋转、像卫星一样绕轨道运行的新型软体机器人。

漆方杰 受访者供图

用物理智能控制机器人行为

靠人工或计算机控制行为能力的机器人,往往需要电源、控制系统、传感器等,这使得这类机器人在性能上会有所受限,无法做得很软。

一直以来,尹杰带领的团队热衷于研究软体机器人,他认为这是一个新颖的领域,柔软的特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为了摆脱常规机器人在操控上的人为限制,他们在结构设计和材料上下了很大功夫。

「我们这款软体机器人由带状液晶弹性体制成,能像麻花一样扭曲,把两端黏在一起可形成一个类似手镯的圆环。当它被放置在55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就会自主滚动,表面温度越高,机器人滚动的速度就越快。」论文通讯作者尹杰介绍。

有趣的是,该机器人能产生3种运动:第一种是从里往外翻转;第二种是能沿着自己的圆心自转;第三种是围着环外的一个点转动,就像行星公转一样。

这项研究的一大亮点是动力来源不同。这款软体机器人由物理智能控制行为,这意味着它的行为是由其结构设计和材料决定的,而不是由计算机或人类干预决定。

「它们能从环境中捕捉热能,然后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也就是说它们不需要电池就能自主运动。」尹杰说。

「这款软体机器人还可以像蚂蚁一样贴着物体的边缘走。通过实验发现,无论它被放到正方形还是三角形的空间里,都能够找到边缘,并沿着边缘运动,绘制出空间的轮廓。它还可以识别边缘上的缺口或损坏。」论文第一作者漆方杰说。

「这种功能对于帮助我们导航或绘制未知环境的地图非常有用。而且由于体软、耐热等特性,它可以替代硬型机器人到高温环境中执行任务。」漆方杰指出。

曲折的投稿经历

早在两年前,尹杰团队就已经有一篇关于「螺丝粉」(螺旋状的意大利面)机器人的论文发表在PNAS。所以这次,他们打算冲一下【自然】。

然而,最强调创新性的【自然】却让他们「吃了闭门羹」。杂志编辑认为这次的新型软体机器人与上一个「螺丝粉」机器人没有太大区别。

虽然使用的材料与「螺丝粉」机器人一样,都由液晶弹性体制成,但尹杰认为这次成果最大的卖点在于结构设计。

为了更好地介绍这款机器人及其背后的机制原理,他们精心「打造」出一篇长达4000字的文章,抱着再试一试的心态,将文章转投给【科学】。【科学】编辑认为这项研究的确非常有意思,但提出了问题:对于为什么叫软体机器人的解释,编辑未能被说服。

没有被秒拒,也就还有争取的余地,只要按照编辑的问题细改,发表也许指日可待。

在改文章或改投其他期刊间反复纠结了很多次后,为保险起见,他们最终还是决定投给PNAS。「虽然很想再坚持一下,但做科研最崩溃的就是自己的idea被其他课题组抢先发表。而这项工作已经做了很久,我们怕这个idea很快会被其他同行想到。」尹杰说。

这篇文章介绍了软体机器人的一种全新的、周期性的运动模式,得到了PNAS审稿人的肯定。审稿过程很顺利,只经历了一轮便轻松过关。

「虽然前两次投稿都失败了,但也有一定好处,根据这两个杂志的编辑给出的意见,我们对文章做了雕琢,把这款软体机器人的说明、不同点、创新点讲述得更加明白。这让我们的研究能更完美地展示出来,文章成了‘螺丝粉’机器人那篇PNAS论文的姊妹篇。」尹杰表示。

「科研让我变得很幸运」

在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读本科时,漆方杰就对科研萌生了兴趣。因为喜欢动手做研究,也想在工程领域增长见识,他选择出国读硕士继续深造。

在择校时,漆方杰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我就认准大城市的高校,因为在大城市不光生活便利,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制造业的展览会,我有机会接触到最先进的工业设备和仪器,对日后的科研肯定大有裨益。」

最终在收到的许多录取通知书中,他选定了坐落在美国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所学专业为制造工程,主攻3D打印方向。

起初,漆方杰认为制造工程读到硕士就可以了,毕业后应该去企业。但他对科研的喜爱之情日渐浓厚,决定继续读博。他一眼便相中了尹杰课题组,也成了本科同学里为数不多的读博的人。

「尹老师团队做的软体机器人简直太酷了!这对我们这种还停留在传统机器人认知层面的人来说,觉得很神奇。」漆方杰刚进课题组时,正值「螺丝粉」机器人的研发工作进行中。

但他憧憬的科研生活与现实产生了割裂。以往他做的工作都非常工程化,为了得到一个结果不停地试验和调整,直到得出最好的结果。漆方杰早已习惯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研究方式,而尹杰课题组是由现象驱动进行研究。

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产生的冲突,让漆方杰举步维艰。当他接到这个课题时,起初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习惯于以前的导师指哪儿打哪儿的「死板」指挥,漆方杰未能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虽然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但感觉非常不工程,反而偏向科学研究,需要自发性探索一些事情。所以一开始我非常迷茫,也很痛苦,科研毫无头绪,但内心又非常想做出点什么。」

这种无序内耗的状态持续了半年之久,他意识到必须要做出改变。同组的师兄弟给了他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一定要解开心中的郁结,努力尝试做实验。于是,漆方杰就像上了发条一样,逼着自己有劲儿就往实验上使。

就这样做着做着,原本条状的机器人,被他设计成了环状,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切的现象、原理、机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也成功蹚过「低谷期」,走上了正轨。尹杰自由、开放式的引导,给了漆方杰更高的自由度、更宽广的发挥空间,因而进步神速。

他不再是提早下班的「摸鱼人」,而是具备独立思考和执行能力的科研人。就像尹杰常对学生说的那样,「你们不是来给我干活的,而是给自己干活的」。

「前面的过程越痛苦,做出成果后就越幸福。」漆方杰表示,科研让自己变得很「幸运」,因为每发现一个新奇的现象,你都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看到这个现象的人,这种幸福感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