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老师是否真的能决定学生成绩的高低?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许多人认为,一个出色的老师能带出优秀的学生。但是,亲身经历过重点班和普通班教学的老师李明,却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学生成绩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老师的作用被高估了。
李明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先后担任过六届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带学生从高一到高三。他曾经带过两个重点班,这些班级的学生成绩非常突出,90%以上上了一本,还有十几个考取了清北,一百多人进入了985院校。李明的教学成果获得了各级表彰,被学校派去其它学校分享心得。
但是,四年前李明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休息了3个月。当他康复归来时,原来的重点班已由其他老师接手 。恰好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请假,学校让他代课。李明把工作热情投入到这个普通班,希望像带重点班一样取得好成绩。
这个普通班的学生入学时成绩与其他班级相当 。可高考后,成绩并没有明显突出,仅略优于其他普通班,与之前李明带的重点班差距巨大。这段经历让李明对老师影响学生成绩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李明的遭遇群体性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被高估了。重点班取得好成绩,不完全是教师的功劳,这些学生本身就具备更强的天赋和动机。而普通学生面临的学习困难,仅靠老师的付出无法根本扭转。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教师影响力开展了调查。清华大学赵昱教授团队针对北京地区20所普通高中的学生成绩和教师数据进行研究发现 ,同一教师不同年份带班情况对比,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仅为3.5%左右。这说明,教师只是众多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之一,其重要性被过分强调。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误解, 可能与我国的应试教育和统一高考有关。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被赋予巨大压力,需要对学生成绩负全责。殊不知,好成绩需要学生自己努力,教师只能起到 LIMITED的辅助作用。
重点班任课老师并非人中龙凤,普通班老师也非无能之辈,学生成绩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学生自身。
要提高教育质量,就不能简单依靠替换教师。相反,需要从根本上优化学习环境,减轻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这需要积极的教育制度改革,而不应仅仅寄希望于个别「名师大腕」。
李明的经历提醒我们 ,不应高估或低估教师的作用。良好的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但终究需要学生自己担负主要责任。只有当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被激发时,外在环境才能发挥应有的辅助作用。
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教育,不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每一位教师都应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得更好。
已开启全网维权,搬运抄袭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