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倾听时光的声音(36)

2024-07-04收藏

汉代铜镜,汉初沿袭战国铜镜的装饰作风,多采用底纹与主纹相结合的重叠式手法。

到了汉武帝前后,铜镜的形制及花纹发生显著变化,地纹逐渐消失,镜钮由三弦纹桥形变为半球状圆钮,花纹严格对称于镜的圆面中心,或匀称分为四区。这一时期的铜镜中,星云纹镜和草叶镜尤为流行,它们以铭文作为主要装饰,体现了当时的审美风尚。

1983年出土于山西省朔州市平朔生活区西汉墓的星云纹镜,铸造规整精良,纹饰清晰秀丽,在墓中虽经两千多年的水土浸蚀,仍光洁如新,明亮照人。它出土后,备受文物界珍视。曾在北京故宫和日本展出。

星云纹镜·西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直径18.2厘米,厚0.7厘米

圆形,连峰式纽,乳钉纹纽座。镜缘为内向十六连弧纹,座与缘之间布置带座五乳,其间饰星云纹,大小群星间由云带缠绕,恰似浩瀚的天河。

该镜铸造精良,纹饰繁简得当,是汉镜中难得之佳品。

星云纹镜最早出现在西汉武帝时期初年,西汉中期流行,西汉晚期衰退,王莽时期消失。

因乳钉高低错落,灿若群星,似浩瀚天河,如星象图形,故称星云纹镜。因乳钉多,又称百乳镜。

星云纹镜最早的著录见于北宋王黼(fǔ)的【博古图录】中称为「百乳鉴」,不少著作沿用,有的连称为「星云百乳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