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奇石文化‖古代石与古代人(丑石篇)

2024-10-09收藏

雅石的赋能是宋代特定的文与艺赏石之路的转变,正是苏轼、米芾等这些能文多艺,也让奇石文化从白居易、牛僧孺的太湖石记0.5版本升级到1.0版本。

从此,奇石文化开启了赏石为文化的新篇章,在奇石之路上,白居易与牛僧孺时期为代表,可谓赏石文化之基,奠定了赏石文化基础。

苏轼、米芾时期为代表,把赏石文化推向古典赏石理论的高度,虽然业内专家不认可瘦、皱,透是米芾所创,但是,历史中官衣拜石惟米芾也。

即便没有米芾相石法之说,苏轼、米芾等这一代的文艺派形成的爱石、写石、画石,也很可能形成瘦、皱、透的雅石赏石理论。

到了元明清,尤其在元代赏石文化开始进入一个低潮期,幸好还有以赵孟頫为代表的宋代元初画家、书法家、赏石收藏家。

赵孟頫在宋、元两朝都曾任官,他在元代时期仍然保持着对赏石的热爱,以赏石寄托情怀,成为元代时期的代表人物。

元代由于统治者的政治环境影响,赏石活动只在部分宋代遗传的文人雅士圈显现,民间大多也是以案头清供的小型石为主。

元代研山兴盛,最为文人雅士赏石推崇,林有麟题有诗句:「奇云润壁,是石非石。蓄自我祖,宝滋世泽。」林有麟先祖、张雨、赵孟頫、倪瓒都珍藏研山,元代文人置研山于文房也蔚为风气。

元代正是这种室内文房雅石的风气,在观赏石历史时代中首次出现赏石底座,宋代的赏石底座主要以盆式为主,一盆可以多用,元代赏石底座与石已有咬合,赏石专属底座产生于元代。

在元代,虽说赏石活动并不兴旺,但是小型石的崛起,研山的兴盛推崇,赏石底座的融合,整体审美艺术的升级,也是这个时期的标志。

到明清时期,赏石活动进入了恢复期, 也充分的发扬了唐宋时期的园景石、文石观、雅石观,又融合了丑石的地质观和以丑为美的艺术理论。

明代徐渭(1521年-1593年),字伯仁,号铁冠山人,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他除了文学、绘画、书法外,还非常喜爱玩石头,有很多与石头有关的趣事。

徐渭也酷爱收藏奇石,特别喜欢在石头上题诗,相传偶得一石头,准备题诗,但是石表粗糙,无法下笔,他随机带石乘船扔于江中,过了几年找到此石,石表被江水冲刷的光滑细腻,便题诗收藏。

到了清朝,赏石活动又进入空前恢复状态,不但延续了古代赏石文化,又为赏石文化增添了新的赏石理论。

到了清朝时期,古代赏石文化基本定型,这一定型中,很好的传承了园景石、文石、雅石的精髓内涵,也在文石、雅石中提炼出了丑石赏石审美观。

丑石理念源于唐宋时期的白居易、苏轼、米芾等赏石画石,由清代郑板桥提出丑石理论,从前人的「瘦、皱、漏、透」定型于「瘦、皱、漏、透、丑」。

至此,这一古典赏石理论相传延用至今。

点击头像关注我,分享更多奇石精彩内容。

上一篇:【奇石文化‖古代石与古代人(雅石篇)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iByj6pB/

下一篇:【奇石文化‖古代石与古代人(文石篇二)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iBD2mR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