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临展|终于知道战国镜中的龙长什么样了!这也太好看了吧

2024-02-29收藏

关于龙

龙,一种神秘威严的生物,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里,龙的形象不断变化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即「原龙期」「夔龙期」「应龙期」和「黄龙期」。

夏商周时期为「夔龙期」,之所以称夔龙期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上多出现夔龙纹图样形式。此时的龙以鳄、蛇为原型,稍加变异,与玄鸟复合演化为夔龙夔螭,且在龙头龙尾脊棘上曲尽变化,以求破格,而得生气,并于主龙图像下衬以云雷纹,层次丰富,主体突出,几何化、装饰化设计,充满神奇迷离的气氛。

「乡宁父丁」铭方鼎 商代 高200毫米 宽129毫米 耳距157毫米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春秋战国时期,龙纹在铜镜中开始出现并流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当时有蟠龙纹镜、变形龙纹镜等。多表现为三或四条或独立或相连的龙纹组合,单体龙纹为线条式浅浮雕,身躯蟠绕,勾连交错,或纠结成菱形,或异化为蔓枝状。整体纹饰配以羽状纹、云雷纹等地纹的映衬,显得繁富瑰丽又神秘诡幻,画面完美而和谐。

刻花鼻钮三蟠龙纹镜 战国 直径192毫米 厚6毫米 重425克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01

蟠龙纹镜

属蟠螭纹镜中的一部分,所谓蟠就是缠绕叠压、勾连交错的意思。此类镜中,龙纹以线条状形式勾勒,且相互缠绕叠压、勾连交错,身、翼呈弧形蔓枝状。通常为三个或四个单体龙纹相互勾连,作为主纹绕镜一周,并以羽状纹、云雷纹等为地。

蟠龙纹镜 战国 直径145毫米 厚6毫米 重221克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圆形,双弦钮,圆钮座。宽卷缘。座外饰一周凹面宽带和一周凸弦纹。云雷纹地,主题纹饰为四个相互勾连的单体龙纹组合,龙身修长飘逸,蜿蜒缠绕若枝蔓状,形成繁密富丽的环状纹饰。

====================================================================

伏兽钮四蟠龙纹镜 战国 直径163毫米 厚5毫米 重307克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圆形,伏兽钮,圆钮座。宽卷缘。座外饰一周凹面宽带。云雷纹地,主纹为四组蟠龙,龙身较纤细,饰有涡状粟粒纹,关节处缀饰祥云,盘绕作藤蔓状,构图相对疏朗。

================================================================

分区式凤鸟蟠龙纹镜 战国 直径232毫米 厚7毫米 重428克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圆形,双弦钮,圆钮座。宽卷缘。座外饰三只回首状凤鸟,外饰一周凹面宽带。云雷纹地,主纹为四组蟠龙,龙口大张,龙身较纤细,关节处缀饰桃心叶与祥云,盘绕作藤蔓状,缠绕处呈菱纹状,构图相对疏朗。

02

变形龙纹镜

属于艺术化变形的龙纹镜,既继承了战国以来龙纹镜的传统风格,又在纹饰内容及布局方式方面有所创新,其中新纹饰的运用,如柿蒂纹、重叠花叶纹、连弧纹镜缘等;内外分区式的纹饰布局方式;主题纹饰四分法的纹饰配置等均开启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铜镜纹饰题材及布局设计的先河。

三龙纹镜 战国 直径135毫米 厚3毫米 重156克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圆形,三弦钮,窄素缘。钮外八连弧纹环绕一周。双线勾连雷纹为地纹,双线内外均填以密集的粟粒纹。在地纹之上三龙绕钮分离配列,龙头较小,长唇外卷,头上有耳,长颈,身躯扭曲纠结成菱形,尾部作花叶蔓枝状。三龙的足部弯曲,伫立于镜缘内侧。此类镜的龙纹在结构上为追逐式,线条流畅活泼,富有动感。

=================================================================

分区式瑞兽花叶四龙纹镜 战国至西汉 直径235毫米 厚5毫米 重905克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圆形,三弦钮,圆钮座。涡云纹地纹。座外绕钮饰两只盘绕的瑞兽,外饰凹面宽带一周。四方的重叠二花叶纹将主纹区分为四区,叶中填以阴线叶脉纹。主纹为四只祥龙,龙纹作了艺术化处理,呈浅浮雕,龙头居中作回顾式张吻露齿,体躯及爪向两侧展开,尾细短而前卷,两侧的环形线条代表龙翼,象征飞龙。

==================================================================

柿蒂纹龙凤纹镜 战国至西汉 直径185毫米 厚3毫米 重376克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圆形,三弦钮,圆钮座。涡云纹地纹。座外饰柿蒂纹,将主纹区分成四份,主纹为双龙双凤,龙的身躯作S形卷曲,飘逸修长,长尾与从腹部伸出的一条「C」形线条左右对称排列,线条粗壮;凤纹尾羽与一羽翼左右对称排列,极具艺术效果。外缘作十二连弧设计。此种四分法的布局方式在汉代铜镜纹饰布局中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2] 丁方忠,史晚晴.广东大观博物馆藏春秋战国铜镜[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64-23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