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故宫宝贝展 陶瓷(八十)

2024-02-15收藏

【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

雍正仿成化 斗彩 高士杯,清,高4.5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3.2厘米。
杯撇口、直弧腹、圈足,外壁以斗彩通景绘「 王羲之 爱鹅图」。外底署 青花 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方框仿款。此器是清雍正朝仿明成化斗彩器的成功之作。

【粉青釉七孔花插】

粉青釉 七孔花插,清雍正,高11.5厘米,小瓶口径2.5厘米,足径14.8厘米。
花插由一托盆上置7个小撇口瓶组成,瓶垂腹,底粘于托盆上,托盆圆口、直壁、圈足。外底署 青花 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外壁饰有两周 弦纹 ,并凸起8条曲线纹。
清代青釉器的烧造肇始于康熙,盛于雍正、乾隆时期,根据釉色深浅的不同又分为豆青、冬青、粉青等多种釉色。其中以粉青釉色最为雅致美观。

【绿哥釉小橄榄瓶】

绿哥釉小橄榄瓶,清雍正,高14.3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5厘米。
瓶橄榄形、直口、隐圈足。通体施绿哥釉,并有细 开片 ,外底米色釉,亦见开片。绿哥釉,又称绿郎窑,它是和郎窑红并存的品种。器物内外釉均为苹果青绿色,开细小纹片绿郎窑器物存世量很少,完整器十分珍贵。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紫红地白梅 珐琅彩 小盅,清雍正,高3.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2.9厘米。
盅口微撇、深腹、浅圈足。通体紫红色地上用珐琅彩绘白色梅花,黑色树干。器物小巧,色彩对比鲜明,绘画技艺高超。外底署蓝料彩楷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
故宫藏【 乾清宫 珐琅、玻璃、宜兴胎陈设档】中罗列了从康熙至乾隆朝宫廷收藏的珐琅器共408件,其中雍正朝珐琅彩器有201件,档案记载珐琅彩器中绘有红地白梅花图案的器物有宫碗、四寸碟、三寸碟、盅等四个品种,共14件,由此可见,雍正帝喜爱此图案。此小盅,与档案第67条记载的「瓷胎 画珐琅 白梅花红地盅」品名、款识完全一致,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粉彩八仙人物纹洗口尊】

粉彩八仙 人物纹洗口尊,清雍正,高38.9厘米,口径17.4厘米,足径12.3厘米。
尊洗口、长颈、垂腹、高撇足、足内白釉、无款识。粉彩为饰,器身绘八仙人物。八仙人物习称八仙纹,八仙纹瓷器盛行于明代中期,尤以嘉靖、万历两朝为甚,清雍正时期也十分流行。此器型体较大,色彩鲜艳柔和,人物描绘细腻生动。

【蛋黄釉盘】

黄釉 盘,清雍正,口径13.3厘米,底径8厘米,高2.8厘米,捐献自孙瀛洲。

盘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黄釉,素面无纹饰。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该素面黄釉盘是雍正御窑大量生产的器型,当是宫廷常用之物。

【青花八宝纹背壶】

青花八宝 纹背壶,清雍正。

壶直口、短颈、圆肩、圆腹、高足,颈部两侧出卷云形耳。通体青花装饰,口沿、颈部做云水纹装饰,腹部满绘八遍宝相花,花叶内各绘一组八吉祥图样,花卉画六瓣卷云头装饰花纹。高足壁绘缠枝花卉纹装饰。该瓶整体装饰画面布局大方严整,青花花色暗沉,线条、着色细腻,体现了宫廷用陈设器的雍容风貌。

【青花【兰亭会】笔筒】

青花 【兰亭会】 笔筒 ,清雍正,口径19.8厘米,底径19.2厘米,高21厘米。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山水人物纹大笔筒】

宜兴窑 紫砂 描金 堆绘山水人物纹大 笔筒 ,清雍正,高16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19厘米。
笔筒圆形,口底相若,宽圈足。口沿为髹黑漆地描金 回纹 ,底髹黑漆。附描金红漆座,云头形三足。黄色砂泥。外壁描金堆绘山水人物图。画面展示了江南渡口的生活场景,江水辽阔,微起波澜,船老大正奋力驾驭一叶坐满船客的扁舟向岸边靠近。岸边渡口有人在等候渡船的到来,通往渡口的途中一骑驴的高士正匆忙赶路,家仆肩挑行囊紧随其后,他们的前方有人推着装满行李的独轮车,有人轻装荷伞急步前行。两岸草木葱茏,风光绮丽。
作者如同纸上作画,利用大面积的留白表现水天一色的江面。人物的画法无比精妙,小如米粒的众多船客姿态不同,表情各异。画面具有雍正宫廷绘画清疏雅致的特色。

【黑釉描金云龙纹高足杯】

黑釉 描金 龙纹 高足杯,清雍正, 高9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5.9厘米。清宫旧藏。
杯撇口,深腹,空心高圈足。里施白釉,外施黑釉并有描金纹饰。腹部为二龙戏珠纹,足面为海水波浪纹。通体纹饰用金彩单线描绘,纹饰清晰,画面疏朗,典雅古朴。足内施白釉。足内沿顺时针方向署 青花 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我国瓷器中之金彩装饰始于宋,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云:「描金始于宋, 湖田窑 有素瓷描金一种。」【吴越备史】亦记载:「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德殿,复上金装定器」。表明宋代湖田窑、 定窑 已出现了以金彩装饰的瓷器。
清代瓷器的金彩装饰技术有很大进步,应用亦更加广泛,品种有洒蓝地描金、乌金釉描金、铜 红釉 描金、 矾红 彩描金、 五彩 加金等。法国传教士殷宏绪曾记录了 景德镇 瓷厂金彩的制作过程:要想上金彩,就将金子磨碎,倒入瓷钵内,使之与水混合沉淀,直到水底出现一层金为止。平时将其保持干燥,使用时取其一部分,溶于适量的橡胶水里,然后掺入适量铅粉,金子与铅粉的配比为30:3。在瓷器上上金的方法同上彩的方法一样。用此调好的金彩料绘于瓷器上,入窑经低温烧成。
黑釉是一种光润透明、色黑如漆的高温釉,因釉料主要取自景德镇附近所产的乌金土,故又名「乌金釉」 ,以三氧化二铁(Fe2O3)为呈色剂,配合适量的二氧化锰(MnO2)和氧化钴(CoO),生坯挂釉,以高温烧成。康熙、雍正时期盛行。清雍正时景德镇窑督陶官 唐英 所著【陶成纪事】中提到:「新制仿乌金釉,黑地白花、黑地描金二种。」这件高足杯即「黑地描金」的品种,为当时仿古创新的品种。雍正四年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档案记载:「三月十三日员外郎海望持出拱花白洋磁靶杯一件,黑釉金龙洋磁靶杯一件。奉旨:将此靶杯照都盛盘式做西洋栏杆。将靶杯或十二只一盘,或十八只一盘,足子俱要下稳。盘子或做漆的或做棕木的亦可。钦此。于五月初七日做得高丽木栏杆紫枟木都盛盘二件并磁靶杯二件,员外郎海望呈进讫。」 可知此杯为雍正四年(1726年)所制,同时说明清宫对此品种十分重视和欣赏。

【仿哥釉古铜纹方尊】

仿哥釉古铜纹方尊,清雍正,高24厘米,口径12.3×9.3厘米,足径10.8×8.8厘米。
尊通体略呈长方体形。侈口,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肩两侧 塑贴铺首 。外口、肩、足部均有一 模印 仿古铜器 饕餮 纹装饰带,其上均涂抹酱褐色 化妆土 ,以模仿铁箍效果。其他部分及圈足内均施青灰色仿哥釉,釉面开细碎片纹。足底露胎。外底署 青花 篆体「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
清雍正朝的仿哥釉瓷器制作精良,既有标准的大、小纹片相结合的所谓「 金丝铁线 」,也有单纯的小纹片或大纹片。釉面色泽有粉青、米黄、灰青、灰绿等,并如宋代 哥窑 瓷釉一样泛「酥油」光。 开片 中的「铁线」较多,「金丝」较少。「铁线」多呈黑色,或略显蓝色。开片纹路与宋代哥窑瓷器略有不同,不似宋哥釉开片在较小的区域内仍有曲折变化的状态。常见器形有抱月瓶、 贯耳瓶 、铺首耳瓶、各式炉、各式尊、盘、碗及笔架、水盂、镇纸、 笔掭 、各式笔洗等文房用具。器底多署雍正年款。虽然在雍正仿哥釉瓷器中已出现模仿铁箍纹饰的器物,但这种纹饰在清道光以后的仿哥器中更为多见,且一般都属仿雍正之作。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

珐琅彩 梅花牡丹纹碗,清雍正,高6.9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6厘米。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珐琅彩描绘梅花两株,枝干苍老虬劲,设色娇艳。树下牡丹花朵怒放。一侧墨彩题「百啭千声随意好,琪花琼草逐时新」七言诗句。 引首 闲章 「先春」,末尾钤闲章「寿古」、「香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 蓝料彩 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
此碗图案描绘细致入微,设色清雅,令人赏心悦目。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案记载,珐琅彩瓷器的画匠多出自供奉于 内廷 如意馆 画师,雍正朝有戴恒、邹文玉、 唐岱 、贺金昆、宋三吉、焦国俞等。正是画工的精湛技艺和非凡的艺术修养,方使珐琅彩瓷器取得如此高超的艺术成就。

连载作品!!!喜欢的请点赞!!评论!!!加关注!!!感谢铁铁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