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四千年前的「高脚杯」杯壁比蛋壳还薄,它有一个「想不到」的用处

2024-03-03收藏

在中国的历史上,陶器是最早的人工制品之一,也是最能反映古代文化的物证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掌握了用泥土制作陶器的技术,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陶器的形制、纹饰、色彩、功能等都有了丰富的变化,展现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时代特色。在中国的陶器史上,有一种陶器,以其精美绝伦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它就是蛋壳黑陶。

蛋壳黑陶,是一种距今约四千年的古陶器,出土于山东省日照市的东海峪龙山遗址,是龙山文化时期的代表作品。蛋壳黑陶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杯壁非常薄,最薄的地方只有0.2毫米,相当于两张A4纸的厚度,最厚的地方也不超过0.5毫米,与鸡蛋壳的厚度相当。蛋壳黑陶的外表,呈乌黑光亮的色泽,如漆如镜,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蛋壳黑陶的造型,也很奇特,有点像现在的高脚杯,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分为三个部分,上部是敞口的杯体,中部是细长的杯柄,下部是圆形的底座。杯体和杯柄上,还刻有精美的纹饰,如凹弦纹、网状镂空等,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这件「远古高脚杯」,是中国陶器史上的一件奇迹,也是世界考古学界的一件珍品,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它的制作工艺,是如何达到如此高超的水平的呢?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着专家们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因为这种制陶技术,在四千年前就已经失传了,没有任何的文字或图像的记载,只能通过对蛋壳黑陶的分析和实验,来推测和还原它的制作过程。

根据专家们的研究,蛋壳黑陶的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取料。制作蛋壳黑陶的原料,是一种特殊的陶泥,含有高岭石、石英、方解石等矿物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稳定性,可以制作出非常薄的陶器。这种陶泥,可能是经过精心的筛选和混合而成的,也可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天然产物。无论如何,这种陶泥的质量,是制作蛋壳黑陶的关键因素之一。

制胚。制作蛋壳黑陶的胚体,是采用快轮的方法,即用一种由脚踏驱动的陶轮,将陶泥拉成薄片,然后用手指或工具修整成型。这种方法,要求制陶者有非常高的技巧和经验,才能控制好陶泥的厚度和形状,避免出现裂缝或变形。蛋壳黑陶的胚体,是分为三个部分制作的,即杯体、杯柄和底座,然后再用粘土或水将它们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器物。

纹饰。制作蛋壳黑陶的纹饰,是在胚体干燥之前,用刀或针等工具,在陶器的表面刻画出各种图案,如凹弦纹、网状镂空等。这些图案,既有装饰的作用,也有象征的意义,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和文化信仰。蛋壳黑陶的纹饰,是制作过程中最费时和最考验制陶者的创造力的环节,也是蛋壳黑陶的艺术价值所在。

烧制。制作蛋壳黑陶的烧制,是采用还原焰的方法,即用一种缺氧的火焰,将陶器放入窑中,加热到800-900摄氏度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迅速冷却。这种方法,可以使陶器的表面呈现出乌黑光亮的色泽,也可以增强陶器的硬度和耐久性。蛋壳黑陶的烧制,是制作过程中最关键和最决定性的环节,也是蛋壳黑陶的科学价值所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制作蛋壳黑陶,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精细的工艺,需要制陶者有着高超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也需要有着合适的原料和设备,更需要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惊人的创造力。这样的工艺,在四千年前就已经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实在令人惊叹和敬佩。

那么,这样精美的陶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这是另一个困扰着专家们的问题,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蛋壳黑陶的功能,与它的形制和工艺,似乎并不相符。它看起来像一个高脚杯,但它的杯口太大,杯壁太薄,不适合作为饮具使用,而且它的杯柄里还有一个陶球,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这又是为了什么呢?经过专家们的推测和验证,发现蛋壳黑陶的功能,可能是作为一种祭祀用的礼器,而和珅的陵墓,原本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但是,它却没有能够保住和珅的荣耀和富贵。和珅死后,他的陵墓就遭到了人们的破坏和掠夺。首先,是嘉庆皇帝下令抄家的时候,派人到陵墓里挖掘,查抄和珅的陪葬品。据说,和珅的陪葬品有金银珠宝、玉器、铜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种类繁多,数量众多,质量上乘,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件造型奇特的「水壶」。这件「水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水壶,而是一件陶器,形制类似于水壶,但是没有壶嘴,只有壶盖,壶身上有一个小孔,可以用来倒水。这件「水壶」的高度为23.5厘米,口径为8.5厘米,底径为10.5厘米,壶身呈圆柱形,壶盖呈半球形,壶盖上有一个小钮,壶身上有一个环形把手。这件「水壶」的造型,与其他的吴国陶器有很大的不同,显得十分独特和新颖。

这件「水壶」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彩绘图案。这件「水壶」的表面,几乎全部覆盖了彩绘图案,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令人赞叹。这些彩绘图案,有几何图形、动物图形、植物图形、人物图形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壶身上的一幅人物图。这幅人物图,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有十二个人物,分为两组,一组是六个男子,一组是六个女子,他们分别坐在两张长桌旁,桌上摆满了酒肉和水果,他们或饮或食,或谈或笑,神态各异,生动逼真。这幅人物图,不仅展示了吴国贵族的生活风貌,也反映了吴国社会的性别关系,可以看出,吴国的男女之间,有着相对平等和和谐的关系,而不是像其他诸侯国那样,男尊女卑,男女分离。

这件「水壶」的彩绘图案,不仅有着高超的艺术水平,而且还揭开了三个历史谜团,让人大为惊讶。这三个历史谜团,分别是:

吴国的陶瓷技术。这件「水壶」的彩绘图案,是用什么颜料画的呢?经过化学分析,发现这些颜料,都是用矿物质制成的,而不是用植物或动物制成的。这些矿物质,有赤铁矿、方解石、石英、高岭石等,它们都是一些常见的矿物,但是要把它们制成颜料,却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工艺。这些颜料,都是先用水溶解,然后用胶质物质粘合,再涂在陶器上,然后经过高温烧制,才能形成彩绘图案。这种技术和工艺,与后来的瓷釉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这件「水壶」是一件早期的瓷器,而不是一件普通的陶器。这说明,吴国的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超过了其他的诸侯国,为中国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国的文化交流。这件「水壶」的彩绘图案,除了有吴国本土的文化元素,还有一些外来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来自于哪里呢?经过比较研究,发现这些文化元素,有一些来自于中原地区,有一些来自于西南地区,有一些来自于东南亚地区,甚至有一些来自于印度地区。这些文化元素,主要体现在几何图形、动物图形、植物图形等方面,比如,壶身上的一些菱形、三角形、波浪形等图案,就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图案有着相似之处;壶身上的一些鹿、马、鸟等动物图案,就与西南地区的古滇国的青铜器上的图案有着相似之处;壶身上的一些莲花、菩提树等植物图案,就与东南亚地区和印度地区的佛教艺术有着相似之处。这些文化元素,说明吴国与周边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吴国不是一个封闭而保守的国家,而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国家。吴国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吴国的文化发展和创新,也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做出了贡献。

吴国的饮食文化。这件「水壶」的功能,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经过实验和推测,发现这件「水壶」的功能,是用来冲泡茶叶的。这件「水壶」的小孔,可以用来过滤茶叶,而不需要另外的茶漏或茶壶。这件「水壶」的彩绘图案,也与茶叶有关,壶身上的一些植物图案,就是一些常见的茶叶品种,比如茉莉花、菊花、桂花等。这件「水壶」的功能和图案,说明吴国的人民已经有了饮茶的习惯和品味,吴国的饮食文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高度,吴国的饮茶文化也为中国的饮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