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打卡邮票上的南京文物古迹,把南京「邮」回家

2024-09-18收藏

来源:【紫金山新闻】

又是一年开学季,恰逢中秋国庆佳节,南京向大学新生发出邀请,挑选印有南京城市文化特色的明信片,把「南京」邮寄给家人。除了明信片,代表南京特色文化的历史遗存,也频频登上邮票这个重要载体。不妨跟着访古达人邵世海走近邮票中的南京文物古迹。

邮票中的南京长江大桥

一百年前,南京文物登上邮票

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其时,大清邮政尚未建立,南京本地的「金陵书信馆」即发行了一套本地商埠邮票,其中有南京明孝陵、鼓楼、朝天宫等文物古迹。

在邵世海看来,这套邮票可视为南京文物题材邮票之滥觞。

「金陵书信馆」发行邮票之明孝陵

「金陵书信馆」发行邮票之鼓楼

邵世海在南京学习、生活已有20多年,一直对邮票上的南京文物题材,特别是对不可移动文物感兴趣。留在南京工作后,他更是满南京转,访古,拍摄文物古迹,等等,而这一切都缘于小时候集邮之启蒙。

据邵世海介绍,在南京众多不可移动文物中,中山陵一度频频登上邮票。从1929年发行的「孙总理国葬纪念邮票」,到1946年航空邮票,再到1947年发行的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纪念邮票,都是以中山陵为主题元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发行的航空邮票,则以航拍视角俯瞰整个中山陵,显得十分壮观。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遗存至今最重要的六朝时期文化遗产,深受外国人的喜欢,并将其应用到邮票创作当中。据邵世海介绍,有一枚发行于1996年,是亚洲邮展时期瑙鲁共和国发行的「南京六朝石刻-辟邪」;还有一枚出现在了列支敦士登1997年发行的云锦邮票中,其中包含了石刻辟邪的图案。

远处可见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桥大桥成为邮票宠儿

「1949年之后,在国内南京文物题材的邮票中,最知名的当数南京长桥大桥。」这组邮票发行于1969年,一套四枚。其时,南京长桥大桥刚建成不久。

邵世海告诉记者,早在来南京上学之前,他就通过邮票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了一番了解和认识,「1998年9月初,我刚踏上南京的土地,就迫不及待地和送我的家人一起走路走到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堡上,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小到一颗钉子,大到公路铁路承重的数据,都由我国技术人员自主生产设计,南京长桥大桥在中国桥梁史上意义重大。其形象一度代表了新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发行的南京长江大桥美术封上,在蓝天白云之下,桥头堡的三面红旗显得非常鲜艳;1976年发行的游泳之「万里长江横渡」,远处即为南京长江大桥图案;1979年发行的T36铁路建设中的「铁路大桥」邮票中,也有南京长江大桥的身影。

如今,南京长江大桥不但是重要的过江通道,还是南京最「年轻」的市级文保单位。早在2009年,南京长江大桥就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却因种种原因没能入选。在此之后,由于文物保护属地管理,而大桥跨越了南京的鼓楼、浦口两区,它被分段公布为区级文保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6年10月,集荣耀与伤病于一身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进入封闭维修改造阶段,其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项目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南京长江大桥已完全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大家共同的情感记忆。

「紫台」古代天文仪器频频现身

紫金山天文台不仅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而且浓缩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这里完好地保存了明、清两代天文学家实测所用的5件古代仪器,包括浑仪、简仪、圭表、天球仪和地平经纬仪,现已一同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发行邮票中的我国古代科学家郭守敬和他发明的简仪

1953年发行邮票中的古天文仪器

这些古天文仪器见证了中国古代天文学重要成就。上世纪30年代,为了免遭战争破坏,它们被悉数抢运至南京。当时,要搬运如此庞大的精密仪器绝非易事,只能通过最原始的办法,即在底座垫上圆木,用人推着一步一滚地往前。

「今天,对着这些文物,依然可以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的跳动。」邵世海介绍,1953年发行的特7「中国古代文物」中就出现了浑仪的身影。2012年,中国和丹麦联合发行「古代天文仪器」,浑仪以相同的面目再次现身其中。1962年,纪92「古代科学家」中的天文邮品,图案就包括了我国古代科学家郭守敬和他发明的简仪。

一组南京老明信片发行五万组

今天,集邮的人群已大幅减少,但南京作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不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量全国居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也是遍及全市,依然有不少不可移动文物在一些关键节点登上邮票。

据了解,作为金陵大学旧址主要建筑之一的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大楼,位于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的原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曾先后登上邮票,在学校校庆期间发行面世,寄托着莘莘学子对母校、对南京的感念。

南京大学北大楼

「我特别喜欢雕刻版的邮票,虽然色彩上面不够绚烂,但每一枚雕刻版的邮票都是经过设计师一笔一笔工笔的设计,再加上雕版师精心雕刻,最后通过先进的印刷设备进行印刷。」邵世海告诉记者,他还收藏有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组【南京风光】老明信片,均于1955年4月在南京初版。

1955年初版的【南京风光】老明信片

紫金山天文台

玄武湖内的南京少年之家

燕子矶

玄武湖

明孝陵

中山陵博爱坊

中山陵

【南京风光】第一组,以南京明孝陵石象为封面,包含中山陵、中山陵正门、中山陵流徽榭、明孝陵、灵谷寺等12张图片;第二组以玄武湖为封面,包含玄武湖雪景、栖霞山、紫金山天文台等12张图片。从版面信息可以获知,这组明信片在发行次年就进行了第三次印刷,发行量达50000组,定价均为六角。相隔将近70年,它们正无声地细诉着南京从光阴里流过的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受访者供图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