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大揭秘:读懂它们也就读懂了千年瓷都

2024-07-03收藏

文|峰哥

引言

明代对于中国陶瓷发展史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它是中国陶瓷业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

洪武二年,朱元璋在珠山设立御器厂,从此开始了六百年的御窑生产史。

在御窑的引领下,包括民窑在内的瓷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其中,民窑瓷器和官窑瓷器的关系错综复杂。

明早期,御窑厂原料垄断、技术领先优势明显,民窑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器发展缓慢,民窑瓷器风格和官窑瓷器风格差别显著;

明中期,民窑技术进步明显,特别是国产青花料的发现和使用,使得民窑青花瓷器的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明晚期,特别是御窑厂停烧后,御窑技术融入民窑,加上海外市场的兴盛, 景德镇民窑瓷器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近年来,由于城市大规模的基建, 出土了大量的窑业废弃瓷片和生活遗址瓷片, 为研究民窑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近年收集了一些资料,发现明代民窑瓷器的款识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明代瓷器款识的发展及研究概况

款识是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瓷器的款识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对研究陶瓷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明一代,官窑瓷器的款识比较明确清晰,目前看来,洪武时期尚未有在瓷器上题款的习惯。

至永乐时才有少量款识出现, 典型的是篆书永乐年制款

至宣德时期,瓷器款识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款识几乎可以出现在器身的任何一个位置,所谓「宣德款识遍器身」。

此后,进入了瓷器史的「空白期」,瓷器鲜有题款者;

在明成化后,瓷器款识复兴 ,各时期官窑基本题有款识,且一般由专人书写。

至于民窑,其发展受到的约束规制较少,因此款识的书写也相对自由。

目前看来,明早期民窑款识属于发展早期,由于民窑瓷器多为日用瓷,款识相对简单,大都为一些简单的 吉语、姓名等,多为单字款。

明中期流行生产各种祭器、供器和陈设器等奢侈用瓷,其瓷器艺术风格也开始多样化。

明晚期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各类手工业生产和各类艺术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也在悄然兴起, 官窑开始衰退没落,民窑摆脱了官窑的束缚。

隆庆年间又开放了海禁,景德镇的瓷器开辟了空前的海外市场,景德镇民窑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

民窑款识空前发展,年号寄托款大量出现,吉语款空前流行,堂名款繁荣,款识发展进入一个百花齐放时期。

当前,关于瓷器款识的研究也有不少,如吕成龙的【中国古陶瓷款识】、弘全的【中国古代陶瓷款识】、刘锋的【中国陶瓷款识总览】都是有关我国陶瓷款识的综合性著作。

但是目前款识研究对民窑款的研究稍显滞后。

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的分类和书写特征

瓷片款识内容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大致分为年号款、吉语款、堂名款、供奉款、图案款、数字款等类型。

年号款也叫纪年款,一般用皇帝的年号或者天干地支纪年。按照纪年是否到代,民窑纪年款又分为本年款和寄托款。

本年款是确切的瓷器生产纪年,寄托款为后世仿照前期年号书写的纪年款识,是后朝对前朝的一种追思。

寄托款在明代民窑瓷器款识中非常普遍,比如「大明成化年制」款,成化本朝纪年款较为少见,但寄托款在成化后历朝历代都有仿制。

还有一类纪年款为干支纪年款 ,这类纪年款有单纯干支纪年的。

但更多的是与其他款识同时构成一个整体款识,比如干支加姓名、干支加事件等。

此外,还有一类用皇帝年号加数字的精准纪年,能够精确到瓷器的确切年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明代纪年款(包括寄托款)从数量上看,宣德、成化、嘉靖、万历最多;永乐、弘治、正德较少。

洪武、天顺、天启、崇祯更少;正统、景泰、泰昌则非常稀少。

众多纪年款中,永乐、洪武、正统、天顺、景泰一般都是寄托款,真实年代基本在明晚期。

吉语款是景德镇民窑款识的一个大类 。在陶瓷上题写具有吉祥寓意词语的款识。

景德镇民窑吉语款中,明早期常见有「福」「寿」「禄」等单字款,一般写在碗盘内心。

字体比较丰富,有梵文、隶书、楷书、草书等充分反映了民窑款识的特点。

明中期吉语款相对较少,明早期流行的碗内心单字吉语款急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习惯写于碗底足墙内底心,常见「福」字款。

多字吉语款开始出现,还处于萌芽阶段。

明晚期是吉语款的集中爆发期 ,这个时期的吉语款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长命富贵」「金玉满堂」「万福攸同」等美好愿望的款识。

总之,吉语款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

名民窑堂名款多为权贵、人雅士定烧瓷器所题的堂名款识,也有一种叫法为「室名款」。

这种款识起源于明代中晚期,当时的堂名款多为官窑或民窑的精品。

款识多为「堂」「轩」「斋」「府」等,应为文人雅士为自己书斋定制器物。

「某某置用」「某某造用」等格式类型,字体多数为楷书,大多是一些私人或商人的家常款。

写有「某某记」「某某号」的则应为商家定制款。

明晚期的一些精致器物上则常见诸如「沈府佳器」「冶园雅制」等为富人权贵定制款。

而「德府造用」「赵府造用」「晋府造用」等,多为明代王府用瓷。堂名款瓷器往往为定烧器物,一般出现于寺庙供器中。款识中往往包含「某某寺置」「某某喜拾」等字样。

图案款是在瓷器上带有图案标识的一种款识,也叫「花样款」「记号款」,多数为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图案。

图案款在明代数量不多,到清代才大量流行 ,品种和数量都明显多于明代。

此外,民窑款识还有一些其他品类,比如单写一个姓的款识,如「刘」「王」「许」等,此类款识可能是瓷器定制者姓氏或者是商家姓氏。

如「稀粥烂饭」「筹算明白」等,创作缘由可能为陶人自省的一种方式。

由于明代民窑款识是民窑性质,可以不加外框,也可以加上各种形式的外框。总之, 民窑款识的最大书写特征是随意性。

几类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的内涵探讨

景德镇晚明瓷器款识中有一类常用到「溪」「桥」「山」「泉」「湖」等地名的款识。

比如「近溪」「近泉」「南溪」「南山」「继湖」「继湖置用」等,应为地名款,应是学生给老师的礼物。

景德镇明早期碗心常见有众多单字款 ,这些单字款识涉及的字非常多,比如「松」「青」「柳」「忠」等。

此类款识的瓷片一般不会批量出现,但字的种类数量非常多,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缘故,时有新的字款发现。

还有一类款识为数字款,年代从明早期到明晚期各个时期都有,这种单字简体数字款极有可能也是供家族集中采购使用的。

还有一种数字款,为大写的「肆」「肆字」,而其他数字的大写字款较少,因此可能是古代酒肆的定制款。

总之, 明代民窑款识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不时有新的款识出现,其内涵的探讨具有较大的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发展的原因探讨

明代洪武时期御窑厂始建,于永乐时期进一步发展, 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窑制度。

此时景德镇民窑的发展缓慢,直到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过后。

随着瓷器原料,特别是青花料的来源改变,民窑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民窑生产日益繁荣。

明晚期官窑停烧,瓷器生产要素全面倾向民窑 ,更是促进了民窑的蓬勃发展。

民窑瓷器款识的出现和发展与民窑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发展主要受官窑、经济背景和百姓心理需求的影响。

结语

明代是中国瓷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

明代瓷器款识多为书写款,大致可以分为吉语款、年号款、堂名款、图案款、供奉款等。

民窑瓷器款识的出现和发展与民窑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而民窑兴衰亦与官窑发展密切相连

加上社会背景的变革,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的发展主要受官窑、经济背景和百姓心理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若干款识的分类和研究,总结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的发展规律。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能为瓷器的断代、鉴赏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