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钧窑为何与众不同

2024-04-12收藏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 。北宋徽宗时期,官府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区东北部设置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因窑址邻近古代春秋战国的钧台,故名为「钧台窑」,简称「钧窑」,所产瓷器即名「钧瓷」 。

钧窑天蓝釉盘

钧窑天蓝釉盘,元—明初,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底径7.1厘米。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进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便是 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还有常见且为人们欣赏的冰片纹、菟丝纹等 。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宋,高15厘米,口横20厘米,口纵16.5厘米,足距横13.4厘米,足距纵10厘米。
花盆长方体。广口委角,折沿,斜直壁,平底,四云头形足。内壁釉呈月白色,外壁天蓝色和玫瑰紫色釉相间,釉面可见「蚯蚓走泥纹」,外底施酱色釉。底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十」,表明这件花盆为同套花盆中尺寸最小者。
花盆为钧窑瓷器中的重要品种,是当时为满足皇宫需要按照宫廷出样设计和烧成的。

钧釉的乳光状态和窑变现象是构成钧瓷艺术美的两个 外观特征 。乳光状态是指钧窑釉那种像青玛瑙或蛋白石一般美丽的天青色半乳浊状态,不仅使钧釉产生一系列由浅到深的蓝色,而且还赋予一种含蓄的光泽和优雅的质感,减少因釉面玻化而带来的妖艳浮光。窑变现象是指钧釉在高温下熔融流动,乳浊和着色色彩发生复杂的交错变化,而使釉色变得绚丽多彩,紫、红、蓝、白交相掩映,给人一种大自 然瞬息万变的美的感受。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金,高4.1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2.9厘米。
碗口微敛,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口沿呈浅黄色。外底不施釉,圈足端涂褐色护胎釉。
北方中原地区的民间钧窑系产品中,时常会在蓝色底釉上涂抹紫红色斑块。紫红斑系氧化亚铜胶体粒子的呈色,这些釉斑的形状不定,没有规律,融合在底釉中,如同窑变效果。

钧瓷窑变艺术在于 铜红釉的创烧 成功,得以把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地显示出来,出现具有特殊美感和艺术情趣的瑰丽色釉。青者若蓝天;月白胜美玉;紫者或象熟透的葡萄,或似怒放的玫瑰;红者或如盛开的牡丹,或肖深红的海棠;蓝紫相间,如蔚蓝水光中泛出的片片紫浪,绚丽多姿;紫红相映,如莹润的玛瑙,凝厚深沉。钧瓷的这种窑变艺术改变了历代青瓷那种一览无余的玻璃质感,而把瓷器特有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崇高的理想美融为一体,创造出五彩斑斓且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精品。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北宋,高18.3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13厘米。

花盆通体呈十二瓣菱花式。折沿,深腹壁,盆身外侧凸起十二条直线纹,矮圈足。盆里满施天蓝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底有五个圆形渗水孔,刻数目字「三」。

此种花盆一般与盆托配套使用,是宫中最常用的陈设瓷。此盆为菱花式,以近于直的微曲廓线构成丰润端正的形体,以凹凸变化的曲线勾勒出菱花形的盆沿和足边,腹部的棱线与菱花式口沿、足边相呼应,和谐美观,是造型设计中实用与美观融合一体的典例。钧窑釉色之美,恰似蔚蓝天空中涌现出一片绚丽的红霞,给人以变幻无穷的美感。这美感在于釉色凝炼含蓄,浓厚质朴。钧釉以蛋白石光泽的青釉为基调,兼具宝光内蕴不透明的乳光状态和绚丽多姿的窑变现象。美丽的釉色同具有微弱透光性的乳光状态结合在一起,赋予钧瓷一种莹润幽雅、美丽含蓄的光泽。

钧窑花盆有长方、六方、菱花、葵花、海棠、仰钟式等。尽管形式多样,但都实用美观。菱花式花盆通体披挂的玫瑰紫色釉与盆体边棱部位呈现的茶黄色相互映衬,犹如夕阳与晚霞辉映,给人以美的遐想。

钧窑瓷器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