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1985年杭州中河治理工程发现的宋代窖藏铜钱清理报告

2024-07-30收藏

1985年9月至1986年4月,在杭州中东河综合治理工程中河工地,接连四处发现宋代铜钱窖藏。其中1986年3、4月两起,由于报告及时,保护较好,又很快得到清理,故古钱保存完整。

本文为两批出土情况简报:

一、出土情况

1986年3月3日一批,在距丰乐桥北一百多米远的旧河道西岸,离地表6米左右深处发现。该钱在出土时整齐地排叠几层,埋在一方形坑内,钱贯已烂尽,铜钱锈叠成块。

1986年4月9日一批,是在距丰乐桥北七十多米远的旧河道西岸,离地表5米多深处发现的。该铜钱出土时保存没有第一处那么好,叠放凌乱,也置于一方形坑内。钱串也已烂尽,铜钱成叠结块,锈得厉害。

二、整理情况

前一批窖藏铜钱共计一百三十余斤,为一万二千九百八十枚,除一百十九枚残锈难认外,余皆字迹清晰,品相美观。经清理挑选,将可辨认的介绍如下。

(一)五代以前钱币956枚。

1.西汉四铢半两1枚,钱径2.3,穿宽0.65,肉厚0.1厘米。平背,无内外郭。「两」字从「人」。这种钱币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推行五铢前。是这批窖藏中时代最早的货币。

2.西汉五铢4枚二式。

I式为元狩五铢,钱径2.5,穿宽0.9,肉厚0.1厘米。面无内郭,外郭低窄,平背。是汉武帝元狩五年所铸最早的五铢钱,堪称珍贵。Ⅱ式为宣帝五铢。

3.新莽货泉4 枚四式。

4.东汉五铢8枚三式。

5.西魏五铢2枚一式。

6.唐开元通宝,共859枚,钱文隶书对读,基本可分为四型九式。「元」字第二划全都左挑。

7.唐乾元重宝,共36枚。钱文隶书,对读,共有二型五式。

8.唐会昌开元通宝,共19枚,钱背上可辨认的铸地为京、潭、润、洪、越、兴、兖、宣八地。

9.五代十国钱币:汉元通宝1枚。周元通宝5枚。光天元宝1枚。乾德元宝1枚。咸康元宝1枚。

南唐唐国通宝9枚。皆篆书。南唐开元通宝5枚。皆篆书。(二)除上述诸钱外皆宋代钱。

1.宋元通宝,共27枚二式,皆隶书,对读、平背。

I式:径2.5,穿0.55,肉0.15,缘宽0.25厘米。

Ⅱ式:径2.4,穿0.6,肉厚0.1,缘0.3厘米。背穿旁有月痕。

2.太平通宝,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铸,是赵宋第一种年号钱,共85枚一式。皆隶书、对读、平背。径2.45、穿0.55,肉厚0.7,缘宽0.3厘米。钱文清晰,制作较工整。

3.淳化元宝,共86枚,分真、行、草三体。皆旋读,平背。径2.4,穿0.5,肉厚0.1,缘宽

0.3厘米。

4.至道元宝,共181枚,亦分真、行、草三体。皆旋读、平背。径2.4,穿0.5,肉厚0.15,缘宽0.3厘米。

5.咸平元宝,共204枚一式,皆真书,旋读,平背。径2.45,穿0.55,肉厚0.12,缘0.3厘米。

6.景德元宝,共254枚一式,皆楷书、旋读、平背。制作一般。径2.5,穿0.5,肉0.15,缘

0.35厘米。

7.祥符元宝,祥符通宝,共521枚,皆真书,旋读、平背、阔缘。径2.5,穿0.6,肉厚0.15缘宽0.3厘米。

8.天禧通宝,共271枚,真书,旋读,平背。径2.55,穿0.6,肉厚0.12,缘宽0.3厘米。

9.天圣元宝,共574枚,为真篆二体,皆旋读,平背。径2.5-2.6,穿0.6-0.7,肉0.15,缘宽0.2厘米。

10.明道元宝,共86枚,为真篆二体,皆旋读,平背。径2.55,穿0.65,肉厚0.1,缘宽0.2厘米。

11.景祐元宝,共223枚,为真篆二体,皆旋读,光背,径2.55,穿0.7,肉厚0.15,缘宽

0.25厘米。

12.皇宋通宝,共1321枚,为真、隶、篆三体四式(篆有二式)。皆对读,平背。径2.4-

2.7,穿0.6-0.7,肉0.15,缘0.2厘米。

13.庆历重宝,当十钱。共8枚,皆真书、平背。分旋读和对读二式。径3、穿0.7,肉厚0.2,缘0.3-0.5厘米。

14.至和元宝,至和通宝,共134枚,各有真篆二体。至和元宝旋读,至和通宝对读,皆平背。径2.4-2.5,穿0.6,缘宽0.2,肉厚0.1厘米。

15.嘉祐元宝,嘉祐通宝,共389枚,各有真篆二体。嘉祐元宝旋读,嘉祐通宝对读,皆光背,径2.4-2.5,穿0.6,缘宽0.2,肉厚0.1厘米。

16.治平元宝,治平通宝,共250枚,各有真、篆三体。元宝旋读,通宝对读,皆平背,径2.4,穿0.7,缘宽0.25,肉厚0.15厘米。

17.熙宁元宝,共1136枚,为真篆二体,但品式多样,仅篆体就有四式,均为旋读,平背。径

2.3-2.5,穿0.7,缘0.25,肉0.15厘米。熙宁重宝折二钱,共379枚,为真篆二体。有大样小样之分,均为旋读,平背。大样径3.3,穿0.7,缘宽0.5,肉厚0.2厘米。小样径2.9,穿0.7,缘宽0.35,肉厚0.2厘米。

18.元丰通宝,有平钱1371枚,折二钱591枚,均为行篆二体,旋读,平背。平钱径2.3-2.5,穿0.6-0.7,缘0.25,肉厚0.1厘米。折二:径3,穿0.7,缘宽0.4,肉厚0.2厘米。该时期是北宋铸钱额最多的时候,版别也最多。所谓东坡元丰,此次未发现。

19.元祐通宝,平钱1130枚,折二钱169枚,均为行篆二体,旋读,平背。平钱径2.3-2.5,穿0.5-0.65,缘0.25,肉厚0.15厘米。折二钱径3,穿0.6-0.8,缘宽0.3,肉厚0.2厘米。20.绍圣元宝,平钱449枚,折二钱64枚,均为行篆二体书,旋读,平背。平钱径2.4-2.5,穿

0.6-0.7,缘0.25,肉厚0.15厘米。折二钱径3.1,穿0.6,缘0.4,肉厚0.2厘米。

21.元符通宝,平钱168枚,折二钱38枚,均为行篆二体,旋读,平背。平钱径2.4-2.5,穿

0.5-0.65,缘0.25,肉厚0.1厘米。折二钱径3.1,穿0.5,缘0.4,肉厚0.2厘米。

22.圣宋元宝,有平钱439枚,折二钱118枚,均为行篆二体,皆旋读,平背。平钱径2.4-

2.5,穿0.65,缘宽0.25,肉厚0.15厘米。折二钱径3,穿0.65,缘宽0.4,肉厚0.2厘米。23.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当十钱,共28枚。通宝钱文为宋徽宗亲书瘦金体,钱背、面均有内外郭,凹凸分明,制作极为讲究,重宝略差,有二式。

I式与通宝相同,均为径3.5,穿0.8,缘0.2,肉厚0.3厘米。Ⅱ式: 径3.3,穿0.7,缘0.2,肉厚0.3厘米。

24.大观通宝,有平钱181枚,折二钱1枚,亦为御笔瘦金体,制作极为讲究,平钱径2.5,穿

0.7,缘0.1,肉厚0.15厘米。折二钱径2.9,穿0.9,缘0.1,肉厚0.2厘米。

25.政和通宝,有平钱85枚,折二钱287枚,均为真篆二体,对读,平背。平钱径2.5,穿0.65,缘0.2,肉厚0.1厘米。折二钱径3,穿0.6,缘0.3,肉厚0.2厘米。

26.宜和通宝,有平钱55枚,折二折三钱287枚。分真、篆二体七型。皆对读,平背。平钱径2.5,穿0.6,缘0.2,肉厚0.15厘米。折二钱径2.7,穿0.65,缘0.3,肉厚0.15厘米。折三钱径

3.3,穿0.7,缘0.3,肉厚0.15厘米。

27.靖康元宝,折二钱8枚篆2隶1。皆旋读,平背。钱径3,穿0.7,缘0.3,肉厚0.2厘米。28.建炎通宝,折二钱共29枚。分真篆二体。皆对读,平背。有小样、大样之分。小样径

2.8,穿0.65,缘0.3,肉厚0.15厘米。大样径3.1,穿0.65,缘0.3,肉厚0,15厘米。1986年4月那批窖藏铜钱共计四十余斤,三千二百零二枚。铜钱保存没前一处那么好,多数锈蚀不堪,不过不可辨认的也仅十三枚。此处出土钱币中,最早的是三国蜀五铢。次为唐开元通宝,乾元重宝。最迟的亦为南宋建炎年间所铸的建炎通宝。两处窖藏的下限完全相同。建炎后的钱币在浙江并不少见,而这两批中均无一枚,可见当不迟于建炎年所藏。建炎四年,金兵铁蹄践踏江南,攻占杭州。很可能即当时战乱前所埋。难得的是后一批容藏中亦有「靖康元宝」一篆一隶二枚。二处钱币种类大致相同,并以北宋钱为主。另外,未清理的两批铜钱也以北宋钱为主。四批窖藏宋代铜钱均出土于河西岸,中河即南宋时的御河,为研究南宋初年的政治经济状况,提供了实物依据。

杭州中河 治理工程发现的宋代窖藏铜钱拓片宋代部分

拓片排列顺序以正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