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三希堂收藏——文徵明作品山水画

2024-06-01收藏

三希堂,古时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书房名为「三希堂」,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 养心殿 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 乾隆 皇帝书写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 深心 托豪素」(其中豪素指书法)。另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一处「三希堂」,藏有【 快雪时晴帖 】。三希堂始于乾隆朝,后经 嘉庆 、 道光 、咸丰、同治、 光绪 、 宣统 各朝都从未有任何变动,仍保持原貌。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是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文徵明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文徵明去世,享年九十。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徵明,明代著名画家,以其精湛的山水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意境,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和自己的创新完美融合。他作画,不急进,不冒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功底全面,最终修炼成为山水画史上的一位巨匠。

文徵明绘画在用笔及风貌上虽然师从沈周,却并未被沈周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所笼罩,反而创造出秀丽、细润、雅致一路的山水。在苍劲浑厚之余而不失温润,笔墨没有干枯狂躁之弊,并运用许多书法的用笔来勾皴点染,表现力丰富节奏感很强。

而在用墨方面,文徵明也有许多创新之处。如他吸收了「云林墨法」那种惜笔如金的精神,并借鉴了赵孟頫、黄子久的墨法,并使之与「云林墨法」错综起来,形成其用笔精细、设色淡雅、构图缜密、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风格。这与他独特的审美理念有很大关系。文徵明崇尚古意,特别是赵孟頫绘画的古意,王蒙结构的繁密都被触入到自己的山水画中。其山水画有青绿山水、细笔本色画、粗笔山水、仿古山水等风格,反映出其转益多师、面目众多的特色。其中细笔山水最能代表文徵明自己的山水画面貌,是他的本色画。

其收藏价值极高,想了解更多关于三希堂收藏得文徵明作品山水画的,可以关注或者是私信小编共同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