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文物之莲鹤方壶

2023-12-07收藏

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春秋中期盛酒(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两件形制相似,高度稍有细微差别,我们今天讲的这件是收藏于河南博物院,也是该馆镇馆之宝。

一、 文物特征

该壶通高126.5厘米,宽54厘米,重64.28公斤; 壶身为扁方体,壶的腹部装饰着蟠龙纹,龙角竖立。壶体四面还各装饰有一只神兽,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翘首望着远方,造型灵动。壶通身由鸟纹、兽纹、龙纹及蟠螭纹相互交错,其严禁的纹饰布局与主体灵活游动的龙螭结合,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二、 流传经过

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新郑李家楼发掘了一座春秋郑国国君大墓,此墓出土了近百件青铜器,专家们认为,这批文物是郑国王室的祭祀重器,其主人可能是郑国国君子婴。 1927年,河南省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馆筹委会,这批历经周折辗转的青铜器文物成了河南省博物馆的首批「镇馆之宝」,开启了河南文物事业之路。 1949年冬,国民党政府指示「速将河南存渝古物运存台湾,行政院分令教育部、河南省政府遵照办理」。莲鹤方壶等河南古物在即将飞往台湾的重庆机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拦下。 1950年8月,河南省代表会同文化部代表共赴重庆接收河南存渝古物。文化部代表挑取一尊底部稍有残缺、高近126厘米的莲鹤方壶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自此,两尊莲鹤方壶分置两处。

三、 说「壶」

1. 形状:小口高领,鼓腹或垂腹,一般有圈足和双耳,多有盖。常见圆体壶和方体壶二类。 2. 命名:金文中的壶是象形字,像有盖两侧有系和腹部庞大的容器,故壶可以视为长颈容器的统称。古代酒的品种很多,故酒壶的器形也各不相同,许多有专门用途的酒壶,都有自铭。 3. 用途: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可见壶是古人盛酒用的,但也用于盛水。 4. 流行时间:壶在商代已有,春秋战国尤其盛行,一直沿用到汉代或更晚。

四、 文字溯源

甲骨文之形,以人居邑中,以方国为本意,篆文中笔画有讹变,以致有失其形。字经隶书,又近似甲文文和战国文字之形,楷书承于隶书之形。六书中属于异文会意。

2.壶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及篆文的字形,都是上像壶盖、中像器容与耳、下像底座的样子,隶书则将壶盖与容器、器耳的部分连笔变形。

莲鹤方壶构图极为复杂,壶立、花开、鹤飞、龙舞、兽走,造型设计非常奇妙,其装饰艺术采用平面、立体、浮雕、圆雕、镂空等多种手法;铸作技艺卓越精湛,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工艺精湛,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整体风貌,与商周时期的厚重庄严的青铜器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堪称青铜时代的绝唱,为先秦青铜礼器之最,被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