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青山绿水留连客 碧树丹枫点缀秋

2024-06-27收藏

辽绿釉细颈扁腹蒜头瓶。绿釉陶器,始烧于汉代,唐代复烧,宋代流行。绿陶,以氧化铜为着色剂,氧化铅为助溶剂,是低温烧制而成的珍贵陶瓷品种。绿色,象征生机与希望,温馨与平和平。在「气候恶劣、物质贫乏」的北方游牧社会,对绿色的渴求与祈盼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起源于北魏,最早吟咏阴山敕勒川的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以雄浑壮阔的基调,再现了「逐水草而居」的马上民族,对绿色的依恋与向往。敕勒族,又称「高车族」。公元4世纪,这支祖居阴山两侧的游牧民族被北魏征服,演化为鲜卑拓跋氏的分支。【敕勒歌】始见于北魏,它贴近牧区、赞美绿色,赢得胡人喜爱、口口相传、形成北方千古传承的时代绝唱。从秦汉到两宋,北方夷族政权,历经杀伐征战、相生相克,「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在乱世纷扰中相继亮相。干燥少雨的气候,姗姗来迟的春天,加剧了北方少数民族「尙绿情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以艺术的笔触,将塞外「气候恶劣、苍凉孤寂」的生存环境表述得神完气足、入木三分,让人惊叹不已。契丹尚绿,与秦汉以降,中原地带将绿色打入冷宫,形成巨大的反差。汉代创烧绿釉,定位厚葬名器;魏晋经济低迷,绿釉销声匿迹;唐代绿釉复烧,行销北方牧区。古代帝王着黄色龙袍,大臣着紫色官服,不入流的小吏着装碧绿。明清,将绿色与「娼优」混为一谈。在塞外草原,纵横驰骋的马上民族,却始终把绿色视为「生命之色」、「希望之色」,图腾膜拜,推崇备至。对绿色的认知的差异,并未在政治层面影响到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唐代立国之初,太宗李世民对突厥恩威并举,在军事威慑的基础上,采取相对宽容的绥靖政策。荡平嗜血如命的突厥,仍划出「绿地」,为对方提供不可或缺的生存空间。唐玄宗时,赐契丹可汗李姓,以「和亲」方式,与契丹互通友好。赠帛赐银、开启边贸。中原地带绿釉产出与日俱增,通过「互市」营销塞外。架构起契丹贵族日常生活用器。

唐末,朝纲不振,藩镇割据。耶律阿保机乘势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大辽政权。辽国领土峰值达489万平方公里。东到日本海;东北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北到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西达阿尔泰山;南到河北白沟、及山西北部,包括幽云十六州。幅员广阔,通江达海,是中国北方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大草原游牧帝国。契丹突破白山黑水,席卷大半个中国,波及中亚、中东,打造出介于游牧农耕之间,精彩纷呈的渔猎文化。特殊的生产方式和客观环境,催生上自宫廷、下达百姓对绿釉的依恋与图腾。渔猎民族重商轻农的传统习俗,加持契丹手工业不输文采飞扬的北宋王朝。契丹得陇望蜀的疯狂侵扰,不仅劫掠了不计其数的中原地区物质财富,又将大量能工巧匠纳入囊中。北宋之初,宋廷盲目用兵契丹、造成疆域大幅缩水。「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休兵,面对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大辽营建起自给自足的瓷业产销体系。林东上京窑力拔头筹,赤峰缸瓦窑、北京龙泉务窑、林东南山窑、林东白音戈勒窑、辽阳江官屯窑、山西大同窑、都是享誉北地的著名窑口。辽代,是历史上最为珍重绿色的朝代,即使皇族帝陵损失殆尽,他们依然以窖藏、殉葬的形式,使绿釉传承于世。呼和浩特辽代陈国公主墓,有大量瓷器陪葬,并有少量绿釉出土。绿釉珍贵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辽绿釉与唐代同类制品主要区别在于:1. 唐代胎质为白色粘土,质地松软,有指纹痕;辽代半土半沙,胎质缜密,烧结坚致。2. 唐代绿釉为低温油,釉层易脱落;辽代为中温釉,胎釉结合牢固。3. 唐绿釉有流釉之弊;辽代少见流釉。4.唐代器型以中原文化为宗,仿古多见;辽代融入「舶来」元素,具有浓郁的西亚情调,异域色彩。5. 唐绿釉大气磅礴,折射着盛世王朝的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辽绿釉形制简约、粗犷奔放,体现游牧民族生性彪悍、快意情仇。上述绿釉细细颈蒜头瓶,是源自波斯金银制品的经典器形,肥硕的扁腹,挺拔的细颈,优美的器形,闪射着西域文化的绚丽多姿、艺术创作的独到之处。印证着契丹依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此藏品,高16.5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10.6厘米。胎质粗放,色调灰褐,作者采用拉胚,削切、刻划、粘接工艺,铸造起「线条饱满、气势恢宏、古雅庄重、霸气十足」的奇幻造型。传达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武气概、「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此器,曲线流畅 ,比例协调,形制诡异,古拙凝重。蒜头口,扁圆腹,细长颈,饼形足,平底外撇,削切工丽。口部及颈、肩,装饰简洁明快的阴刻双旋纹。外壁,通施古拙凝重的绿色透明釉,釉质晶莹,通透靓丽,呈色翠绿,赏心悦目,闪现较强的玻璃质感。釉面通体可见不规则的细碎开片,片纹密集, 纵横交织,密如网格,细若鳞片。放大镜下,参差错落、大大小小的土浸(蚕卵斑)遍布釉层,透过细孔胎骨黄褐色历历在目。釉表斑驳,包浆厚重,光怪陆离、璀璨夺目的蛤蜊光闪烁其间 。 为藏品平添一份妙不可言的神奇与魔幻。内壁及外底无釉,胎骨裸露,内壁手纳纹,外底旋削痕如行云流水,洒脱奔放,炫人耳目。此器,通体洋溢着流光溢彩的塞外风情、出神入化的异域色彩。折射着汉唐「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之余绪。此藏品,虽历经千年,却完好如初、风采依旧。作为辽代贵族阶层案头陈设之器,它工艺精湛,品味高端,其文化价值、史料价值 ,收藏和市场价值非同一般。

契丹王朝,从公元916年到1125年,历经9帝,享国209年。以游猎为生的生存模式,造成契丹文明程度极度低下。耶律王朝,对中原文化倾慕友加。「澶渊之盟」以后,其汉化过程进入快车道。带动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社会进步、文明提升。辽道宗耶律洪基时期盛况空前。财政丰盈,百姓富足。伴随物质生活的极度膨胀,帝王昏庸、吏治腐败,皇族内斗、外戚弄权,军心涣散,国事衰微。后金势力乘机坐大,与契丹水火不容、刀兵相见。契丹皇室利令智昏,固守对赵宋王朝的巧取豪夺。最终,在宋金联合夹击下归于覆灭。王朝更迭,世事变迁,并未撼动游牧民族的审美坐标。 青山绿水,嫩草铺绿,花开花落、碧水蓝天,依然是女真「尙绿」的本源。金代,绿釉产出不减当年,精品之作入围达官显贵的法眼。这些,均基于对绿色的讴歌与礼赞。 华夏例证同样举不胜举。韩愈【早春赠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乃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都是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青山绿水留连客,碧树丹枫点缀秋。」 历史对绿色的鄙视与歧见,并不能埋没绿色默默无闻的付出,生生息息的贡献。绿色蕴含着健康、光明、和谐,清新、宁静、舒适,环保与安全,内蕴丰厚的文化内涵。绿色植物,不仅为人类设置秀色可餐视觉盛宴,并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丰富植物营养,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绿色,功高至伟、令人肃然起敬。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摒弃了历史的偏见,为绿色正名。「绿色通道」、「绿色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都是极具时代特色的明证。上述藏品,形制壮硕,釉色靓翠,装饰简约,工艺精湛。潜藏着契丹民族对生存的渴求,绿色的赞叹。

题目:【青山绿水留连客 碧树丹枫点缀秋 】

副题: 辽绿釉文化内涵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