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趣话龙年丨涨知识!盘点那些文物里的龙

2024-02-11收藏

作为中国传统的图腾,龙的艺术形象已渗透到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许多器物、服饰上都留下了经典的造型,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与龙有关的文博宝物数之不尽,接下来,请跟紧我们的脚步,让我们一起走近文物里的中国龙——

青铜龙

#虎头虎脑

这是自秦而来的双龙,呼啸、交缠、蛰伏,极有气势。青铜龙的龙体中空,头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张口,身饰鱼鳞纹,尾盘卷为中空的锥体。龙体分铸焊接成型,形体巨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它或许是盛大祭祀时的礼器,或许是巍峨建筑的装饰构件,或许是巨型乐器的底座。它们被伤害过的身躯,依旧威风凛凛;休整过后,依旧是巨龙腾飞。

唐代·鎏金铁芯铜龙

#大唐第一腾龙

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龙,鎏金铁芯铜龙身躯呈「S」形,前肢挺立,后肢上扬,细尾前摆,既俊逸矫健,又脱俗灵动,每一处细节都是大写的「气势」。


【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描述:鎏金铁芯铜龙,飞天而降。轻盈与厚重,飘逸与力量,定格在一瞬。千年过去,风云已经万变,飞龙神色不改。侧耳细听,它的泠泠龙吟,正是古老文明的深沉回响。

碧玉C形龙

#中华第一龙

作为「龙的传人」,不认识「中华第一龙」可还行?

碧玉C形龙,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遗址,又叫红山文化玉龙,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这是我国龙形象的原始形态,也是我国早期龙形态文物中的翘楚。

唐代·鎏金走龙

#大唐遗宝

这是一条器宇轩昂的「小细龙」,背脊呈锯齿状,长尾拖后上卷,全身刻画鱼鳞纹,金灿灿的通体鎏金显得贵气十足。


最富有生命力的是四条强健有力的腿,腿部筋肉突起,气宇轩昂,高视阔步,金灿灿的通体鎏金,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气质,表现出盛唐时代的艺术之美。

南宋·陈容【墨龙图】轴

#龙画之典范

这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画龙杰作,画面描绘了一条飞龙腾跃云天之际,龙的姿态盘旋矫健,云气缭绕全身,躯尾时隐时现,有凌驾于九天外的磅礴气势。

画家陈容用粗劲的线条,勾画龙身并以淡墨晕染,仅在龙的眼睛及爪处施有赭色,几笔渴墨扫出的漩涡,形象地表达了飞龙腾起时的劲疾风势。


画面右下,有陈容自题的一首三字诗:「抉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表现龙叱咤风云、势震山河的雄壮意气,赞美龙布雨九土、施恩于民的德泽,以此来比喻丈夫之志。

绿松石龙形器

#超级国宝

这件龙形「超级国宝」,由2300多片绿松石拼接而成,于2002年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学术界普遍认定是华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在夏人的脑海中,这就是龙的模样,12组菱形图案象征着龙的鳞纹,绿松石和白玉组成鼻眼,龙尾蜷曲,栩栩如生,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

金丝翼善冠

#皇帝的金冠

518根金丝,直径0.2毫米,走了八千多圈,成了龙鳞,上万圈后,成了皇冠。金丝翼善冠,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御用之物,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皇帝金冠。它整重只有826克,细细密密的金色丝线,像轻纱一样薄透,又如蝉翼般轻盈。


金冠的顶部嵌着两条金龙,镂空的龙身,錾刻的龙首,对着中间一颗填丝火焰珠,仿佛只要一声霹雳,就要凌空腾飞。它充分展示出明代金银细工的高超技术,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九龙壁

#天子之尊

如果你去参观故宫的珍宝馆,很难不注意到如此大气绚烂的琉璃影壁。


壁长29.4米,高3.5米,纵贯山崖奇石,壁心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着九条蟠龙,有逐火戏珠的,有龙尾前甩的,有前爪击浪的,有腾挪跳跃的……均似破壁而出,真真巧夺天工。


正中间的那条黄色龙叫「正龙」,代表皇帝自己;它两侧各有四条依蓝、白、紫、黄排列的龙,叫「升龙」和「降龙」,代表八旗子弟。九龙既各成一体,又互相追逐,个个呈现出峥嵘奋强的气概。紫禁城内的九龙壁,与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Hi威海客户端综合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