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北宋官窑、官汝窑、官钧窑相关问题再探

2024-02-10收藏

中国瓷器自古便享誉全球,其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不少精品、珍品被西方的皇室与贵族所珍藏,价值堪比黄金,极为珍贵。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仍收藏有大量的中国瓷器,部分作品被誉为镇馆之宝。

瓷器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对全球各族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其影响力超越了其他任何物品,无与伦比。古瓷器作为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对于瓷器的收藏从未间断。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名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变得如同谜一般。即便是数百年前的古人,也曾感叹:「难得一见,千金难求唉!」

北宋时期,作为瓷器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见证了瓷器艺术的巅峰,也诞生了水平最高的瓷器——北宋皇室御制的「官窑」瓷器。北宋「官窑」作为御用窑厂,在当时,其保密性极高,外界人士难以获准进入,因此关于其内部运作的细节鲜为人知,使得「官窑」被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至今仍然有许多谜团待解。

一、窑址之谜

根据南宋时期顾文荐所著【负暄杂录】,宣政年间,京师(今指北宋都城)自行设立窑炉进行瓷器烧造,该窑被命名为官窑。

此外,南宋人叶寘在其著作【坦斋笔衡】中提及,南宋成立「修内司」官窑时,遵循了北宋旧有的制度,在修内司设立窑炉,专门烧造青瓷,称之为内窑。

叶寘的记载清晰地表明,南宋朝廷在中兴渡江之后,继承了北宋时期的官窑制度,并在修内寺设立了专门的窑炉,用以生产青瓷器,这一做法体现了南宋对北宋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然而,由于北宋御窑对外严格保密,普通民众和学者难以进入,外界对其了解有限。窑厂又缺乏详细记录,导致后世文献资料中对北宋官窑的记载存在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统一性。因此,尽管后世对北宋官窑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可参考的实物标本有限,所依据的资料往往带有片面性,使得许多专家和学者在研究北宋官窑的过程中可能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经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考证,有必要对北宋官窑研究中存在的误解进行澄清。一些专家、学者在提及五大名窑中的北宋「官窑」时,错误地认为存在多个官窑窑口,包括北宋官「汝窑」和北宋官「钧窑」。现予以明确,北宋时期仅存在一个官方设立的「御窑」官窑窑口,即北宋「官窑」窑口,并无其他所谓的第二个或第三个官窑窑口。

这一事实是研究北宋「官窑」的藏家、学者、专家必须首先理解的基本前提。遗憾的是,不少专家学者仍持有错误观点,误以为北宋时期存在多个官窑窑口,并且有些专家声称已发现北宋官「汝窑」和北宋官「钧窑」的窑址。

为确保研究的客观准确性,特此声明,北宋官窑研究应基于正确的历史认识,避免进一步的误导和混淆。

二、窑口之谜

关于北宋「官窑」窑口的考证。据【清波杂志】记载,北宋时期设立了唯一的官窑,即北宋「官窑」。周辉在【清波杂志】中提到汝窑专为宫廷烧制,釉料中含有珍贵的玛瑙末,只有御用拣选剩余的瓷器才允许外售,由此可见其珍贵性。需要澄清的是,所谓「玛瑙末为釉」实际上指的是使用玛瑙粉末,而非一些人误解的玛瑙矿石。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提及,北宋皇室专用汝窑瓷器,这一点从他所说的「故都(指北宋)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可以明确看出。这表明北宋时期,官窑所产的汝窑瓷器是皇室专用的,而并非意味着存在另一个独立的「汝器」窑口。因此,可以确认汝器实际上就是指北宋时期的官窑瓷器。

经过考证,北宋时期建立的「官窑」因由官府所建而得其名。该窑烧制的瓷器中,包括陆游所提及的「汝」瓷,因此也被称作「汝窑」。例如,周辉记载的「汝窑」以玛瑙末为釉,便是使用了这一称谓。然而,「汝窑」在此并非指代一个具体的窑口,而是指一种特定的瓷器品类,即添加玛瑙末为釉的产品。

一些专家将「汝窑」解释为一个独立的窑口,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汝窑」作为瓷器品类的名称,不应被误解为窑口名称。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官窑」、「汝窑」、「汝」器均指代北宋时期的同一「御窑」窑口,即北宋「官窑」。

这一点对于研究北宋「官窑」的专家学者而言至关重要,他们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并接受和遵循这一事实。

据史料记载,「故都,惟用汝器」及「汝窑内加入玛瑙末,供御拣退」,均是指北宋时期唯一的官窑。该官窑隶属于修内司,负责烧制御用瓷器,部分瓷器以「修内司」命名。

尽管我们确知北宋官窑曾烧制汝器,但必须认识到,一个窑口在多年运营过程中,不可能仅烧制单一品类。目前,我们尚无法确切知晓官窑烧制的具体品类数量。但是,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可以确认官窑确实烧制了多种品类的瓷器。

明崇祯年间,方以智在其著作【物理小识】中提到:「均州五色,皆汝之类也」。这一记载清晰地表明,后来的均州窑所产的五色窑变瓷器,与北宋时期的「汝」瓷属于同一类别。同时,这也证实了北宋官窑曾烧制与均州五色相似的窑变瓷器。

根据研究,我们已经发现数件相关标本,这些实物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的观点。这些标本展现出低温烧制、石灰釉、「澄泥」胎质、土性化特征,以及施化妆土、模印、支烧、垫烧等北宋早期瓷器的工艺特点。它们体现了北宋瓷器发展的规律:从低温到高温的转变,从土性化胎质向瓷化过渡,以及从石灰釉向石灰碱釉的演进。这些特点构成了早期五色窑变瓷器发展的基本脉络。

这些标本与后期的均州瓷器在特征上有所不同,可以明确区分。北宋石灰釉瓷器的制作工艺精湛,釉色优美,具有独特性,与后来的禹州钧瓷以及其他已知钧瓷窑址的标本特征不相符合。经过层层筛选和比对,这些标本完全符合北宋「官窑」五色窑变瓷器的时代特征。

根据确凿的物证和历史文献,可以明确证实北宋「官窑」烧制的五色窑变钧瓷的存在。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提到「故都惟用汝器」,与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的描述相呼应,均指代北宋「官窑」。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中也对「官窑器」有所记载,描述其质地细腻、色青带纷红,以及特有的蟹爪纹和紫口铁足等特点,这些特征与汝窑瓷器相似,进一步印证了北宋「官窑」瓷器的确切存在。

根据文献资料考证和现存实物标本,已证实北宋时期的「官窑」烧制了天青色的「汝窑」瓷器以及五色窑变的「钧窑」瓷器。这些瓷器均属于北宋官窑的不同品类,体现了官窑烧制的多样性。

三、「汝」「钧」不分论

北宋时期,官窑烧制的五色窑变类瓷器,尽管色泽多变,但通常仍以「汝窑」命名。因此,后世出现了「汝」「钧」瓷难以区分的情况。原因在于,当时并未对五色窑变瓷器进行明确分类,也没有形成「钧瓷」或「均瓷」等专有名词。是后人将这类瓷器单独划分并加以区分,之后才采用「均」或「钧」瓷来指代窑变釉瓷器,从而确立了这一类别的名称。

关于北宋官窑瓷器的确切起源,有明确的事实基础。北宋时期的「官窑」确实烧制了五色窑变「汝」瓷,即后世所称的「钧」瓷,这一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尽管有些西方学者和国内专家提出了北宋无「钧」瓷的观点,认为「钧」瓷始于明代,但这些观点是错误的,基于对文献资料的考证和对存世标本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中的「官窑」、「汝窑」和「钧窑」实际上是同一窑口的不同称谓。

2. 后世所尊称的五大名窑——官、汝、钧、哥、定——确实是存在的,但其古义与今义有所不同。在这里,「五大名窑」应理解为当时流行的五种创新瓷器品类,而非五个不同的窑口。

3. 因此,一些专家和学者所谓的北宋官「汝窑」窑址和北宋官「钧窑」窑址并不存在。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北宋时期仅建立了一个皇室御窑,即北宋「官窑」窑口,并未有其他官设窑口的存在。

这是研究北宋官窑的研究者必须遵循的一个事实和基本原则。

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标本,北宋官窑烧制了多种瓷器品类。这些包括天青色的「汝窑」,五彩缤纷的「钧窑」,具有开片纹线的「哥窑」,以及白釉的「定窑」等。目前,对北宋官窑的确切定位仍在研究整理中。

北宋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成就至今仍未被超越。随着研究的深入,北宋官窑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特别是通过北宋官汝窑(1)号标本的天青色奉华款莲瓣纹碗,以及北宋官钧窑(1)号标本的天蓝挂红仿青铜鼎式钧瓷鼎标本的发现,我们仿佛找到了一把钥匙,终于开启了通往北宋官窑深奥秘境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