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曹红星: 一边雕刻玉石,一边雕琢自己

2024-04-19收藏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各个时代都有非常精美的玉雕作品,这些作品无不显示着中国玉雕工艺师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智慧。绿松石雕刻作为玉雕种类中的一个流派,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近年来随着绿松石收藏与珠宝行情的走热,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中华玉雕工艺师——曹红星

在「世界绿松石之乡」——竹山县,有这样一群爱绿松石、刻绿松石之人,他们致力于绿松石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发扬,用心血和智慧创作出无数具有艺术价值的绿松石作品,本土雕刻师曹红星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

少有天赋,半路出家学玉雕

1974年11月,曹红星出生于竹山县宝丰镇曹家湾村二组一位普通农民的家庭。曹红星的父亲曹先训对绘画情有独钟,十分擅长手工制作,受父辈的熏陶,曹红星从小就爱刻刻画画,捏泥人、画花草是他的最爱,由此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

曹红星爱动脑、爱动手,其作品经常受老师、同学的表扬。上了初一后,他对美术课更加感兴趣, 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都是他爱画的素材。初二下学期,因为家里困难,曹红星选择辍学,为了不在家吃闲饭,年仅14岁的曹红星偷偷到十堰一建筑工地打工,因为年纪小、体力吃不消,曹红星又改卖起了蔬菜和水果,但都收入甚微,生存都成问题。

「农民的儿子特别能吃苦,一定要学一门手艺。」在广东打工的表姐认为曹红星很有美术天赋,适合学习玉雕。在表姐的劝说下,经过反复考虑后,1994年2月,曹红星只身来到广州一家玉雕厂打工,老板看他忠厚老实,有美术基础, 能吃苦,在没有工资的前提下,同意他学习玉雕,由此曹红星正式踏入了玉雕这扇大门。

玉雕是一种执着的文化,一旦决定从事玉雕,就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在工厂的低矮屋子里,由于是新手,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不甘人后的曹红星没日没夜地学习、琢磨,常常粉尘满身,一坐就是一天,业余时间他还自学艺术课程,阅读中外古典名著,没有钱买,就借别人的书抄写精华部分,提升艺术鉴赏水平。

为了学习更多本事,从1994年到2009年,曹红星辗转了10多个工艺美术厂,整天泡在雕刻厂里,研究各位师傅的雕刻技巧,揣摩他们的创意巧思。尤其是在深圳、惠 州、汕尾等几家大型工艺美术厂学得了真经。

期间,曹红星曾向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春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微雕玉雕双艺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常世琪虚心求教,在名师的指引和他自己的努力下,曹红星的玉雕技艺日渐成熟。从「摸着石头过河」的「门外汉」成长为「巧手绣石头」的行家里手。

返乡创业,坚持中磨炼手艺

2009年2月,曹红星学有所成,为了帮助家乡更多年轻人学会玉雕手艺,他决定返乡创业。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支持下,曹红星筹资20多万元在宝丰镇集镇北大街办起了「红星雕刻」,收徒传技。2011年3月,他注册成立「竹山县红星绿宝工艺厂」,专门从事绿松石雕。

绿松石雕是一份苦差事,从设计到雕琢,再到打磨抛光,完成一件作品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脑力和体力的双重付出,稍有瑕疵,就会破坏整件作品的完美。许多学徒害怕损坏玉料而畏于下手, 曹红星会手把手地指导徒弟们慢雕细刻,并且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胆大心细」,对于学徒们因雕刻生疏出现的纰漏和损失,曹红星从不追究责任,不让学徒承担经济赔偿,这样的举措大大增强了学徒们敢于动手的信心。

在教授学徒的同时,曹红星也没有放弃自我提升,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曹红星坚持在教学中学习,在与其他师傅的研讨中学习,在一次次雕刻尝试中总结学习,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雕刻本领。

「其实雕刻就像母亲带小孩子一样,重要的是要心细。」曹红星说,绿松石外形、质地、大小、软硬变化万千,其设计、雕刻难度很大,琢玉艺人无不把做好一件绿松石作品作为技艺挑战目标。曹红星曾为雕刻一件巨型观赏石,足足把自己关在工作室中一个月,经过反复的调整与雕琢,才得以大功告成。

在曹红星看来,绿松石雕最难还是构思,因势造型、依色取巧,怎样依势而雕才能最大程度利用石料的技巧很难掌握。他会反复地观察石料结构、走势构思,让精美的石头会「说话」。根据每件松石的质地和品相,构思至少3种雕刻方案,通过不断地筛选,最终确定最合适的方案。

凭着一手好技术,曹红星的作品很受欢迎。因简洁大气,构思奇特,寓意新颖,不落俗套,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曹红星的绿松石瓷松作品【刘海戏蟾】获得2013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银奖,【五子闹佛】获得 2014年中华玉雕精品展「中华龙奖」作品金奖。2013年4月被十堰市人民政府授予「十堰市劳动模范」称号,2014年5月25日,被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玉雕艺术研究会授予「中华玉雕工艺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