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蓝紫剔透的中国「蜻蜓眼」之蓝紫色——中国蓝中国紫(铅钡玻璃)

2023-12-07收藏

蓝紫剔透的中国「蜻蜓眼」之蓝紫色——中国蓝、中国紫(铅钡玻璃)

战汉时期,琉璃珠用料一般以蓝、绿设为主,常见的料色有白、黄、赭、黑等不多几种。由于各地务时期配料的差异,各色会有不同,但基本组成都相似。

中国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大部分是铅钡玻璃,颜色也各有不同,但是灯光照射后显示出一种通体透亮的蓝色,玲珑剔透的蓝紫色。那么这种蓝紫色是怎么来的呢?

莫名的,想起了秦始皇兵马俑中的一尊佣身着蓝紫色衣服,这种蓝紫色因此命名为「中国紫」、「中国蓝」,成分为硅酸铜钡。

那么事实上两者是不是真的有关系呢?

2014年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出土、由上百块残片拼凑起来的一尊驭手俑腰身挺拔,双臂微微前伸,双手呈抓握状……它的造型惟妙惟肖,头部缺损让人遗憾,而艳丽的紫色衣袖和袖口那一抹纯净的蓝更让人过目不忘。

图 经过保护修复后的彩绘御手俑。新华社发 张天柱摄

这尊兵马俑身上的紫色、蓝色被称为「中国紫」、「中国蓝」,也称「汉紫」、「汉蓝」,是一种工艺复杂、完全由人工合成的颜料。

中国古代早期的颜料多取自矿物质和植物,完全由人工合成的颜料因其制作方法复杂而显得弥足珍贵。

多年来,中外文物保护工作者共同对秦兵马俑彩绘进行了详细实验分析,解密了「中国紫」和「中国蓝」的配方及制备工艺,也为中国古代颜料的制作及使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一项长期合作研究结果显示,秦兵马俑身上的「中国紫」、「中国蓝」中存在一种在自然界中未曾发现的独特物质——硅酸铜钡。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介绍,此前美国学者曾从汉代文物的蓝色、紫色颜料中分析出硅酸铜钡,兵马俑彩绘中此成分的发现,将中国人工合成色彩的历史又提前了。

为了弥补兵马俑迅速褪色这个遗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外科学家开展了长达多年的研究与合作,并有了令人意外的发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弗利尔研究所的伊丽莎白·菲兹胡等人第一次从汉代陶器、青铜器彩绘及颜料中分析出蓝色和紫色硅酸铜钡,并命名为汉紫、汉蓝,也称「中国紫」「中国蓝」。经过多年艰苦攻关和科学研究,中国考古工作者也在上世纪90年代取得突破。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铁表示,通过查阅考古文献、实地调查取样,并用现代仪器分析这些物质的物理、化学特征发现,「中国紫」和「中国蓝」是由中国古代先民发明创造并在实验室成功制造的颜料。

「硅酸铜钡是‘中国蓝’和‘中国紫’的典型‘中国特色’。」夏寅说,它们的特点是人工合成,将石青、石绿、重晶石、石英等物质混合,在一千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反应,生成新的物质硅酸铜钡。

「硅酸铜钡的制备条件较为苛刻。」夏寅说,需要将青石绿、重晶石、硫酸钡、石英等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在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进行反应。

夏寅介绍说,「中国紫」的成分为硅酸铜钡,不但需要人工合成,而且由于性质不稳定,在合成过程中对于材料配比和温度掌控要求非常高。因此,古时只有高级别的人物才能使用这种颜料。(转载)

因此,在科技条件不发达的2000多年前,「中国紫」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颜料。新近的考古发现也不断证实,只有等级很高的皇室和贵族的墓葬才会使用紫色。

在古代文化中,紫色也是特殊的颜色,如古代有「紫气东来」的说法。 春秋时期,紫色曾是国君衣服的颜色。史载,齐桓公非常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受他影响,当时一匹紫绸的价格要高于五匹素绸。

也有「恶紫夺朱」之说,【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汉代后,紫色成为与朱色并肩的色彩。到了唐代,「紫」作为服色,远超于「朱」之上。唐代官府规定,亲王以及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用朱色。

宋初,服色规定与唐朝同,后在神宗期间,规定四品以上的官服颜色为紫色。此外,道家重紫色,因此仙人都穿紫袍。

在秦汉时期,「紫」为天之色。紫穹、紫庙、紫宵、紫虚、紫冥都是天空的代称。 紫府、紫房、紫宫、紫清则是神仙天帝所居,天上的云和气分别叫做紫云、紫气,而紫宸、紫庭、紫禁、紫薇被视为帝君或帝位。

秦始皇时建造的咸阳宫布局就仿照天上的紫微宫,而北京的紫禁城寓意也在于此。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中国古代星象北天极处一区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因此故宫又称紫禁城。

后世,紫色还成为皇家、高官府邸所喜欢的装饰性颜色。有意思的是在西方文化中,紫色与宗教、帝王贵族等也密切相关 ,如在古希腊,紫色更是智慧的哲学家的服色。

中国古代的颜料多取自矿物质和植物,如今拥有紫色彩料的历史遗物,主要来自秦汉墓葬文化的考古出土物 —— 彩陶殉葬品,如各式陶制器皿、陶佣身上的彩绘。

陶胎琉璃珠(铅钡玻璃)

关于铅钡玻璃器,这就不得不说中国出土的早期战汉琉璃珠「蜻蜓眼」了。

战汉时期,琉璃件用料是半透明为主,多为铅钡成分,一般认为,要达到仿玉的效果。

这种琉璃珠用料一般以蓝、绿色为主,常见的料色有白、黄、赭、黑等不多几种。由于各地配料的差异,各色会有不同,但基本组成都相似。

根据出土的战国蜻蜓眼珠子来看,装饰效果不同的珠子很有可能是使用了不同的工艺。

此外,还有一种独特的镶嵌眼圈的工艺:将几个大小渐次的玻璃圈套成同心圆状,镶嵌于蜻蜓眼珠出现在历史中的时间太短,有关于制作工艺的记载无处可寻,以致后一种工艺至今屡次尝试也无法复原,令人甚为遗憾。

图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制蜻蜓眼珠饰

「战国蜻蜓眼」因为珠子上面有一圈套一圈的纹饰,这种纹饰的样子与蜻蜓的复眼十分相似,故此得名。它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 现代中国砖家学者却有不少认为造型样式上明显受到了西方古珠玻璃珠的影响 ,是当时新兴的一种工艺和装饰风格。

那么蜻蜓眼眼圈图案是怎样制作的呢?据分析,是预先制好有图案的料棒,然后将烧造后还未冷却的玻璃珠镶乳其横截面切片中,待其冷却后即是成品。

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陶胎蜻蜓眼,即在陶胎体上镶嵌玻璃质的蜻蜓眼。

图 琉璃胎蜻蜓眼

由于年代久远,多数蜻蜓眼纹饰都已经脱落,保存完好的极为少见。

战国蜻蜓眼这种珠子仅仅在战国时期的二百多年间流行过, 从出土的战国蜻蜓眼的材质上来看,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琉璃胎蜻蜓眼,另一种是陶胎蜻蜓眼。 陶胎蜻蜓眼以陶土为胎体,绘制图案后烧制成形。

江陵望山楚墓(时代为战国中期)出土有「蜻蜒眼」式的陶胎珠,其珠体上的花纹表面已经被烧成了玻璃质,但其胎体即仍然是烧结在一起的陶胎。

1996年发掘的湖北省荆门罗坡岗楚墓群,出土有几颗直径约为4—5厘米的玻璃珠,出土时已经破碎,其内部均为细沙粒,表面是一层已被烧成玻璃质、较坚硬的外壳,外壳上分布着数个「蜻蜒眼」,「蜻蜓眼」上有绿、白、棕等色花纹,成分分析表明含有较多的氧化铅和氧化钡,为我国制造的产品,出土该类玻璃珠的楚墓的年代最迟不晚于战国中期。

这里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显示为陶胎珠,更加说明这部分琉璃珠是由陶瓷器产生的,成分是铅钡玻璃。

而战国早期,除了铅钡玻璃外,还流行一种钾钙玻璃。 由此有人认为,我国商代最早出现的原始瓷釉为钙釉,我国古代含碱钙硅酸盐玻璃可以认为是从瓷釉到釉砂和玻砂演变而来。

这里提到的原始瓷釉为「钙釉」可能就是战国钾钙玻璃的起源之一,也应该和钠钙玻璃有关系,但是究竟是怎么联系的起来,还需要了解。

那么钾钙玻璃和钠钙玻璃里的钾和钠是怎么来的呢?

草木灰。这是钾钙玻璃和钠钙玻璃共同需要的原料之一,也是其中的钾、钠的来源。

可是,为何钾钙玻璃认为是中国产的,钠钙玻璃却当做是「西方传入的技术」呢?!这个问题就在后面的釉和草木灰章节中来详细解答了。

琉璃釉:

低温色釉之一,釉料以石英为主,铁、钴、锰为着色剂,以铅为助熔剂。多为在烧好的素胎上施以琉璃釉,然后经低温二次烧造而成,主要用于装饰陶胎制品。釉色有黄、绿、蓝、紫等多种。

琉璃釉始见于战国的陶胎琉璃珠。隋、唐、辽时更为发展,隋、唐时期多用于装饰建筑构件、冥器、供器等。明清时期继续烧造琉璃釉,于皇家宫廷建筑、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饰件上较为多见。

铅釉:

是用氧化铅作助熔剂,烧成温度在1000℃以下,上在已烧成的瓷器上,入炉二次烧成的颜色釉。【南窑笔记】称其为「炉内颜色」。发明比青釉晚,但在汉代已较普遍。

低温色釉釉面光泽强、表面平整光滑,釉层清澈透明;色彩丰富,传统品种有胭脂红、孔雀绿、象牙黄、鱼子黄、宝石蓝、葡萄紫等。缺点是硬度较低,易出现划痕,化学稳定性也较差。

江陵望山楚墓(时代为战国中期)出土有「蜻蜒眼」式的陶胎珠,其珠体上的花纹表面已经被烧成了玻璃质,但其胎体即仍然是烧结在一起的陶胎。

1996年发掘的湖北省荆门罗坡岗楚墓群,出土有几颗直径约为4—5厘米的玻璃珠,出土时已经破碎,其内部均为细沙粒,表面是一层已被烧成玻璃质、较坚硬的外壳,外壳上分布着数个「蜻蜒眼」,「蜻蜓眼」上有绿、白、棕等色花纹,成分分析表明含有较多的氧化铅和氧化钡,为我国制造的产品,出土该类玻璃珠的楚墓的年代最迟不晚于战国中期。

这里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显示为陶胎珠,更加说明这部分琉璃珠是由陶瓷器产生的,成分是铅钡玻璃。

例如:甘肃出土的这件造型与装饰手法都非常奇特的蓝色陶杯

2006年,甘肃省天水市陇山西麓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战国晚期西戎墓群,迄今共出土了80余座贵族墓,共计1.5万出土文物,成为当年国家级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先秦考古史盛事之一。这就是马家塬战国墓群遗址。

马家塬出土文物主要以精美的金属器为主,最华美的战车车饰,而在众多精美绝伦的金属器之外,也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琉璃器,包括了下图这件极其珍稀的蓝釉陶杯。

图 战国晚期 漢蓝釉漢紫乳钉纹陶杯

自发布伊始,就引起了少数学者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她的造型、釉彩、乳突装饰形式都令人中国砖家联想起遥远的古埃及费昂斯,但检测报告说明了她的成分为铅钡铝硅酸盐,是国产货!而她的独特的紫彩,也经检测为硅酸铜钡,即著名的汉紫-由美国化学家在1992年发现的古代中国西周开始独自研发出来的一种神秘紫色颜料,被称为汉紫。

无论如何,这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古代琉璃珍品,也和美秀博物馆的那件稀世奇珍 - 七星琉璃杯相似。

图 砂芯成型法绿玻璃团七星纹杯

证明了这些中国出土的战国蓝釉琉璃器和铅釉陶在早期是一体的,也是铅钡玻璃的起源。

近数十年来,在河南、陕西、山东都曾从西周墓葬中发现了一些玻璃管珠,特别是湖南博物馆在长沙、衡阳、常德、湘乡等地的古墓中发掘出了大量战国、两汉时期的玻璃,主要是一些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礼器、具有中国文学和道德观念的印章,其上多有具中国民族装饰特点的纹饰及图案,表明是华夏祖先制作的。

这些玻璃的化学组成与埃及和其他古老文明地区的玻璃截然不同,都是属于氧化铅—氧化钡—二氧化硅(PbO—BaO—SiO2)或氧化铅—二氧化硅(PbO—SiO2)体系,即是用氧化铅(PbO)作助熔剂的玻璃。

如果再检测唐宋时期的玻璃,便会发现又出现了氧化铅—氧化钾—二氧化硅(PbO—K2O—SiO2)体系的玻璃。总之,一个以氧化铅(PbO)为助熔剂的独特玻璃体系始终在中国古代流传着。

既然高温融化石英砂可以变成副产品玻璃,就可以想到融化石头炼制琉璃了,那么历史上中国有没有这种方法炼制的琉璃呢? 有,具体稍后专门章节细述吧。

在古籍里早有记载:

三国吴万震所撰【南州异物志】中记: 「琉离本质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

证明古人一早就懂得琉璃和石头的关系。 这个说法既符合草木灰制造钾玻璃说,又符合草木灰制造瓷器釉灰釉料,即是陶瓷器制造釉所说的「无灰不成釉」 (以后会专门讲到草木灰的) 。

中国紫、中国蓝的秘密

多年来,中外文物保护工作者共同对秦兵马俑彩绘进行了详细实验分析,解密了「中国紫」和「中国蓝」的配方及制备工艺,也为中国古代颜料的制作及使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一项长期合作研究结果显示,秦兵马俑身上的「中国紫」、「中国蓝」中存在一种在自然界中未曾发现的独特物质——硅酸铜钡。博物院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介绍,此前美国学者曾从汉代文物的蓝色、紫色颜料中分析出硅酸铜钡,兵马俑彩绘中此成分的发现,将中国人工合成色彩的历史又提前了。

为了弥补兵马俑迅速褪色这个遗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外科学家开展了长达多年的研究与合作,并有了令人意外的发现。

专家解释里提到硅酸铜钡的制备需要将青石绿、重晶石、硫酸钡、石英等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在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进行反应。

在前面资料里解释了 硅酸铜钡的制备需要将青石绿、重晶石、硫酸钡、石英等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在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进行反应 ,而之前中国铅钡玻璃属于氧化铅—氧化钡—二氧化硅 (PbO—BaO—SiO2) 或氧化铅—二氧化硅 (PbO—SiO2) 体系,即是用氧化铅 (PbO) 作助熔剂的玻璃。(这证明了本文开始的猜测。)

专家推测认为,这种铅基玻璃的发明不是来自制陶工艺的启示,而是源于冶金的经验 (不过,本人认为两者皆是起源) 。根据目前考古发掘到的铅钡玻璃绝大多数出于楚地湖南的事实来分析,那个地区自古是盛产铅的地区,现又已查明所利用的矿种是方铅矿,而这类方铅矿还经常与重晶石(BaSO4)共生。

可以设想,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当用陶质坩埚、土釜氧化焙烧这种方铅矿时,当氧化铅生后一旦与陶器内壁的粘土成分接触,容器壁又有800—900℃的高温,就会在埚、釜壁上生成一层润泽、晶亮的铅釉,从而使工匠得到最初的启示。

这种铅釉经敲击脱落下来,很像玉石,古人逐步利用铅矿煅灰混以粘土、石英砂一起熔炼,就成为我国最早的玻璃。如果所利用的方铅矿中混有共生的重晶石,那么所得到的玻璃中自然地就会有BaO的成分了。

这很符合铅钡玻璃的烧制情况,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蜻蜓眼」琉璃珠会在光照射之下显示通体蓝紫色之美。

图 上海琉璃珠博物馆 古代玻璃蜻蜓眼珠饰特展01

图 打灯情况下蜻蜓眼的色彩发生变化01

图 光照情况下,整体呈现蓝色02

图 蓝胎琉璃珠打灯

中国铅钡玻璃的产生应该是冶金技术导致的,但是,也确实和陶瓷器以及釉有一定联系,也属于胎釉同源体系的玻璃。 这说明玻璃的产生和冶金和陶瓷器都有关系。

中国铅钡玻璃那就应该属于玻砂类琉璃了。

如此,验证了前文推测, 烧制蓝紫色硅酸铜钡染料时,会得到蓝紫色基底的铅钡玻璃,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蜻蜓眼」琉璃珠会在光照射之下显示通体蓝紫色之美了!

中国紫、中国蓝即硅酸铜钡还具有超导磁性 「兵马俑里的中国紫、中国蓝呈现超导磁性,斯坦福大学和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研究都支持了这一点,然而在中国却不见官方报道。」

腾讯视频:20161010- 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紫是人工合成超导体

https://v.qq.com/x/page/e0335ijgw89.html

超导体会产生抗磁性

一是磁体靠近超导体时由于电磁感应原理会在超导体中形成电流 ,由于电阻为零,电流不但不会消失,还会产生与原磁性相反的磁场,即同名磁体相对。 另一方面在超导体的内部没有磁性,即闭磁性。 是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造成的。

超导是指导电材料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物体分子热运动下材料的电阻趋近于0的性质。 「超导体」是指能进行超导传输的导电材料。零电阻和抗磁性是超导体的两个重要特性。人类最初发现物体的超导现象是在1911年。当时荷兰科学家卡·翁纳斯等人发现,某些材料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完全消失,呈超导状态。使超导体电阻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

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茂林-昂尼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268.98℃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卡茂林-昂尼斯称之为超导态。卡茂林由于他的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奖。

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震动。在他之后,人们开始把处于超导状态的导体称之为「超导体」。超导体的直流电阻率在一定的低温下突然消失,被称作零电阻效应。导体没有了电阻,电流流经超导体时就不发生热损耗,电流可以毫无阻力地在导线中流大的电流,从而产生超强磁场。

1933年,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当金属处在超导状态时,这一超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却把原来存在于体内的磁场排挤出去。对单晶锡球进行实验发现:锡球过渡到超导态时,锡球周围的磁场突然发生变化,磁力线似乎一下子被排斥到超导体之外去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迈斯纳效应」。

后来人们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浅平的锡盘中,放入一个体积很小但磁性很强的永久磁体,然后把温度降低,使锡盘出现超导性,这时可以看到,小磁铁竟然离开锡盘表面,慢慢地飘起,悬空不动。

迈斯纳效应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用来判别物质是否具有超导性。

为了使超导材料有实用性,人们开始了探索高温超导的历程,从1911年至1986年,超导温度由水银的4.2K提高到23.22K(绝对零度代号为 K = -273.16摄氏度)。86年1月发现钡镧铜氧化物超导温度是30K,12月30日,又将这一纪录刷新为40.2K,87年1月升至43K,不久又升至46K和53K,2月15日发现了98K超导体,很快又发现了14℃下存在超导迹象,高温超导体取得了巨大突破,使超导技术走向大规模应用。

超导材料和超导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导现象中的迈斯纳效应使人们可以到用此原理制造超导列车和超导船,由于这些交通工具将在无摩擦状态下运行,这将大大提高它们的速度和安全性能。超导列车已于7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载人可行性试验,1987年开始,日本开始试运行,但经常出现失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高速行驶产生的颠簸造成的。超导船已于1992年1月27日下水试航,目前尚未进入实用化阶段。利用超导材料制造交通工具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障碍,但它势必会引发交通工具革命的一次浪潮。

超导材料的零电阻特性可以用来输电和制造大型磁体。超高压输电会有很大的损耗,而利用超导体则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损耗,但由于临界温度较高的超导体还未进入实用阶段,从而限制了超导输电的采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超导材料的不断涌现,超导输电的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

现有的高温超导体还处于必须用液态氮来冷却的状态,但它仍旧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1987年2月20日,中国科学家赵忠贤等13位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了起始转变温度在100K以上的超导体-钇钡铜氧,这一发现使中国在低温超导材料领域又一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此期间,超导体-钇钡铜氧的副产品硅酸铜钡却无人注意,只发现其为一种紫色物质。

1992年美国佛利尔研究所Fitz Hugh从中国汉代陶器彩绘颜料中分析出紫色硅酸铜钡,并将它们命名为汉紫,据此认为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汉朝已经能够人工化学合成颜料。这一发现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后来科学家们也在秦汉时期的多种器物中发现了这种紫色,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紫」。

2003年,在斯坦福大学上学的刘志回国探亲期间,到西安参观兵马俑。兵马俑的「裤子」上的紫色粉末状物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随后找到博物馆的相关人员索要跪射俑战袍上五毫米紫色样本并带回美国。为了解开兵马俑身上紫色染料之谜,样本交由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最杰出的国际实验室之一)的科学家们研究。最终,他们证实了紫色染料是硅酸铜钡,并由此结论证明中国秦朝已经可以人工化学合成颜料。

2004年,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把温度直降至绝对零度(-273度),然后把汉紫置于高性能磁场中。此时,奇迹又一次发生,三维的汉紫变成二维。在这种强磁强压之下,我们眼睛可视的任何物质都是三维,而这个三维的汉紫色变形了,变成二维的形状。这项发现意味着新超导材料与量子计算机的核心传输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中国紫的故事在两千年仍没有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图 瑞士科学家分析汉代彩绘陶楼上面中国紫

超导材料最诱人的应用是发电、输电和储能。

由于超导材料在超导状态下具有零电阻和完全的抗磁性,因此只需消耗极少的电能,就可以获得10万高斯以上的稳态强磁场。而用常规导体做磁体,要产生这么大的磁场,需要消耗3.5兆瓦的电能及大量的冷却水,投资巨大。

超导磁体可用于制作交流超导发电机、磁流体发电机和超导输电线路等。

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前述的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

中国的炼丹术其实就是今天生长晶体技术的源头,看现在的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 基本离不开炼丹术最经常使用的几种物质。

中国铅钡玻璃离不开冶金技术,但也确实和陶瓷器、釉有一定联系,也属于胎釉同源体系的玻璃。 这说明玻璃的产生和冶金和陶瓷器同时都有关系。中国铅钡玻璃应属于冶金玻砂类琉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