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过去很流行,现在没人用,盘点茶桌上正在消失的4个物件

2024-06-12收藏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外面和两位朋友喝岩茶。

从足火肉桂,喝到铁罗汉,最后朋友亮出了一泡水帘洞老丛水仙收尾。

茶过三巡,开始各种闲聊,将话题聊到了茶器上。

朋友A:「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茶桌上的零碎物件都是出现在新手的茶桌上,老茶客的茶桌上倒是清清简简的,一个都没有。」

朋友B:「你是说茶滤?」

朋友B:「还是说茶道六君子?」

朋友B:「哈哈哈,这些都是入门「闲置款」,摆在桌上都嫌占地方,扔了又可惜,不过价格也不贵就是了。」

朋友A:「说的就是这些。有时候也想不明白,用几千上万高端茶器,喝着好茶的人,有几人用过滤?还有茶夹什么的,身边也没见过几人用来夹茶杯,薄胎的品茗杯一用力就夹碎了,或者没夹稳摔下来也会碎掉,彻底废了。」

谈到那些「买来就后悔」、「买来就闲置」的无用茶器物件,很多老茶客在心底都有说不完的感慨。

今天这篇且来闲聊一番,那些正在从日常茶桌上退场的落伍闲置物件。

【2】

一、茶滤。

茶滤在茶桌上的普及率,日渐减少。

这些年在外面喝茶,落座后大致看一遍主人家的茶席布置,几乎没有茶滤的出镜。

话说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大家默契地不再使用茶滤?

单论这个问题,私下和朋友喝茶聊天时,问过许多人,也收集了各方观点。

有人觉得茶滤太难洗,嫌麻烦。

茶滤本身带有细细密密的滤网,用上一段时间,滤网上面的孔眼会留出一堆茶渍茶垢。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用小刷子,细细去刷洗,对懒人不友好。

有人认为,即便偶尔有碎叶,也会沉到公道杯底部。

茶桌上,茶滤能派上用场的地方就是过滤。

但这个过滤功能比较鸡肋。

因为品相过得去的茶叶,不会有太多茶叶碎屑,若有,也一早就售后退货了。

偶尔零星碎茶,在泡茶时随茶汤一齐流出来,也不碍事。

受到重力影响,这些碎叶会自动沉入公道杯底部,倒茶分汤时不会随便掉入茶杯。

有人担心,觉得茶滤会带走部分茶香。

没洗干净的茶滤、带有厚厚茶垢的脏茶滤,或者是没有达到食品不锈钢级别的金属茶滤,在与茶汤亲密接触时会沾染茶水,导致串味。

即便没有串味影响,茶水流经之处,茶香也会遍及。

比起直接出汤,多过滤一遍后,茶汤当中也会有少部分「水香」会附着在滤网上。

还有人则是单纯嫌弃茶滤用起来麻烦。

现在的茶圈流行干泡茶台,讲究一些的还要铺上防水桌布,摆上桌旗。

而茶滤每次用完后都是湿哒哒的,滴落的茶水会弄污桌布。

比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茶叶不是特别碎,碎到让人没法用正常方式冲泡,多数人不会动用茶滤这个物件!

【3】

二、茶洗。

乍一看,很多人会误看成「洗茶」。

其实,茶洗是清洗茶具、温杯烫盏的器物。

材质通常是陶瓷类。

器型拥有这样的共性:宽口径、浅腹,类似浅盆。

就像到外面吃饭时,有些餐馆会直接给你端来一盆热水。

这盆热水的作用,并非用来喝,而是烫餐具。

轮番让碗筷、汤勺、汤碗、饮料杯「下水」。

其中,还要让碗口在热水内旋转一圈。

仔细烫到位,更利卫生。

茶桌上的茶洗,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

能同时容纳多个品茗杯,一起泡热水浴。

全方位用热水烫过的杯子,更显卫生。

但现在,茶洗这个物件逐渐在圈内落伍。

原因无它,因为现在干泡茶台更流行。

再按过去这种,直接用一盆热水烫杯子的做法,会弄得台面一滩水,看起来并不清爽。

如今的烫壶温杯、烫碗烫杯,有更直接的做法。

直接往洗干净的空盖碗内注入沸水,合盖后拿起轻晃,让热水遍布内壁后再倒出公道杯。

重复上述动作,烫过公道杯后,继续再烫茶桌上洗净的品茗杯。

温杯后的废水,要么倒入茶桌上的茶盂,要么往桌下的茶水桶倒,也很省事。

从2017年后,我们在烫壶温杯时,没有再动用过早期买的茶洗。

但那个天青色的茶洗,也没有浪费。

而是给它改了用途,每年到了腊月,用来养一盆水仙花,倒也相得益彰!

【4】

三、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包括6样小物件。

组合当中的成员,并不固定。

背后有着多个不同版本组合。

这些物件,包括茶刷、养壶笔、笔扫、茶夹、茶匙、茶则、杯叉、茶刀、茶针、茶拨、茶则、茶筒等。

零零散散,不尽相同。

凑到6个,便能组合出道。

养壶笔,沾上茶水后均匀刷在紫砂壶上,适合有「养壶」需求的朋友。

笔扫与茶刷,它们的作用类似湿泡茶台的小扫把,能将卡在茶盘缝隙的碎茶叶扫干净。

茶夹,即一个夹子,通常是竹木材质。常见用途是夹茶杯。

茶匙,类似奶粉勺,用于取茶,但一般只有颗粒状茶叶能派上用场。

杯叉,大家可以联想叉车的「叉子」,能将茶杯叉起来,递到客人面前。

茶刀与茶针,能对付茶饼与茶砖,撬茶专用。

茶拨与茶则,搭配使用。

取茶称重时,要用上茶则,将干茶铺在茶则上,也便于赏茶。

而茶拨,则是辅助投茶,将茶则上的干茶慢慢拨入盖碗或者茶壶。

茶筒,其实换一处地方,它的名字叫笔筒,只是一个收纳工具。

这些零碎物件,虽说它们的价格不贵,但不建议盲目成套买。

提前确认自己用得上,再去分开购买为好,避免闲置落灰!

以茶筒为例,市面上的竹木茶筒,长期摆在湿气重的茶桌边上,容易发霉。

将一堆零散用具装在其中,反而不卫生。

【5】

四、盖置。

盖置,即盖子的归纳处。

茶壶泡茶,有壶盖。

盖碗泡茶,则有碗盖。

有的茶友,在布置茶席时比较细心。

除了茶盘、盖碗、公道杯、茶杯等基础配备外。

连小小的盖置,都考虑上了。

其实,在泡茶时,盖置能发挥用武之地的场合不多。

多数情况下,哪怕没有专门买盖置,亦无妨。

因为有太多替代品。

随便找一块干净的小石子,或者是将闲置的茶杯用来临时充当盖置,也能派上用场。

除了清香型铁观音之类的茶叶,在泡茶出汤后需要揭盖晾茶外。

平时我们喝武夷岩茶、喝红茶、喝白茶,在相邻两道茶汤之间,不需要将盖碗彻底敞开,让盖子另外放置在盖置上。

揭盖闻香后,照常合上盖子比较好。

这样能避免茶香过多飘散。

要是一泡茶喝到一半,临时有事需要离开。

也仅需在合盖时,留下一丝缝隙透气就行。

【6】

最后,再聊一聊茶夹。

面对薄胎的青花品茗杯、郎红主人杯、影青闻香杯等。

盲目用茶夹夹起茶杯,的确不妥。

因为它们太薄了,没法过分受力,容易造成夹碎损毁。

但茶夹这个物件,也并非毫无用途。

至少我们在煮老白茶、煮老丛水仙的叶底时,会经常用到茶夹。

将泡开的叶底,用茶夹「拨」、「夹」、「刮」入煮茶壶内。

添入清水,煮开后便是一壶甘润茶汤……

可见,关于自己的茶桌上到底要添哪些物件,得以实用为出发点。

别盲目跟风,才能避免闲置浪费。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