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股票

A股几次底部的研究

2024-09-12股票

为什么要做底部研究?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这些哲理名言在资本市场上的体现,就是涨跌周期的循环再现;也就是说资本市场上没有什么新鲜事,一切不过是各种因素交织作用下在K线的记录。底部的研究,就是试图分析还原当时底部形成的历史条件,以期指导未来再次面对相似情形的应对。

1. 2012 年以来市场上的几次底部

1.1 几次底部的时间节点

2012 年 12 月 4 日形成的 1949.46 点在 2012 年初开启的反弹持续到五月份之后,上证指数在 5 月 4 日创出阶段性高点2453.73 之后无力再创新高,形成技术上的 M 头走势,且右肩略微低于左肩,左肩的高点是 2012 年 2 月 27 日的反弹阶段性高点 2478.38 点。自此开始,上证指数一路震荡下跌到当年的 12 月 4 日形成的阶段性底点 1949.46 点,下跌空间自2453.73 点起算共 504.27 点或 20.55%。

形成底点的前后几日市场上并没有显著影响市场走势的重大新闻。

2013 年 6 月 25 日形成的 1849.65 点

市场的表现总是周而复始的由波谷向波峰运行,然后再由波峰运行到波谷,循环往复。当指数来到 2013 年 2 月 18 日的 2444.80 点之后,事实上是进入到新一轮的下跌周期,这一波下跌持续到当年 6 月 25 日,形成阶段性底点 1849.65 点,下跌空间 595.15 点或 24.34%。

形成底点的时刻有重大新闻影响,也就是当时的「钱荒」事件,导致 6 月 24 日、25日两天的股市走势当天最大跌幅都超过了5%,这显然是资本市场一次恐慌时刻,好在事情很快过去,上证指数也就此筑成了一个新的底点,就在投资者惊魂未定时分,指数再次悄然出发迈向下一个波峰。

2016 年 1 月 27 日形成的 2638.30 点

自 2013 年 6 月 25 日 1849.65 点之后,市场经历了新一轮上涨行情,本波行情持续时间较长,从 2013 年 6 月 25 日持续到 2015 年 6 月 12,接近 2 年的时光,尤其是在 2014 年 7 月之后市场进入快速拉升阶段,并最终来到了行情的最高点5178.19 点,行情最大上涨幅度是 3328.54 点或 179.96%。杠杆的破灭迭加各种因素,导致股指出现了迅速下跌。虽有「救市」措施,但迭加各种因素影响,指数在信心丧失、人心惶惶的时刻中于 2016 年 1 月 27 日创出了阶段性底点的 2638.30 点,自此本轮股灾算是基本结束。这一轮下跌幅度巨大,自 5178.19 点开始起算共下跌了 2539.89 点或 49.05%。

本轮最终底点的形成前后几日,并没有重大的新闻事件,该轮下跌的导火索更多是来自于市场结构、杠杆资金、估值过高及部分政策迭加所导致。

2019 年 1 月 4 日形成的 2440.91 点

自 2016 年 1 月 27 日在投资者惊魂未定时,新一轮行情开始悄然起步。当时针指到 2018 年 1 月 29 日的 3587.03 点时,这一轮行情再次戛然而止,指数再次开启了新一轮周期的下跌,一直跌到 2019 年 1 月 4 日形成的 2440.91 点,下跌时间几乎持续了一整年,下跌空间也有 1146.12 点或 31.95%。

形成底点的前后几日并没有特别的重大新闻。

2020 年 3 月 19 日形成的 2646.80 点

自上证指数上涨到 3288.45 点之后,市场却悄悄地步入了新一轮的调整行情走势。2020 年初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指数在 2020 年 3 月 19 日创出了 2646.80 点的阶段性底点。这一轮调整从事后来看,更像是一次长周期行情的中继调整,虽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带给投资者一些恐慌,但是市场还是走了出来,并再一次创出行情的新高。由于本轮调整的幅度为 641.65 点或 19.51%,我们将之纳入到统计阶段性底点的样本之中进行考虑,也是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较大事件对资本市场冲击时的参考。

形成底点的原因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

2024 年 2 月 5 日形成的 2635.09 点。

自 2020 年 3 月 19 日的 2646.80 点开始,上证指数一路震荡上行到 3731.69 点。就在投资者的紧缩预期刚刚缓解并期待市场进一步上行时,指数几经反复,虽然看起来像技术上的上涨趋势,但是却无力进一步创出新高,并在 2021 年 12 月 13 日形成阶段性高点 3708.94 之后一路震荡下跌,一路震荡下跌到今年 2 月 5 日的2635.09 点,自 3731.69 点开始起算下跌了 1096.60 点或 29.39%

阶段性底点前后几日并没有重大的新闻。

1.2 几次阶段性底点的市场情况

我们首先考察阶段性底点的换手率,可以发现,阶段性底点并不与换手率的最低点相对应,也就是市场上所谓的「地量地价」并不能简单的等同,反而在某个阶段性底点产生时,当天的量能还有放大的现象。此种现象说明,市场阶段性底点的产生并不是来自于「哀莫大于心死」的不交易时刻,更大可能是来自于一段下跌之后由于进一步下跌所引起的恐慌交易,也就是多空双方在分歧最大的某时刻所产生。由于阶段性底点一般情况下不等于其当日的收盘价,故阶段性底点时市盈率并不是最低点,因为其前后数日的收盘价很可能小于阶段性底点产生的当日收盘价。

1.3 几次阶段性底点的货币市场情况

银行间资金需求方以手中债券作为质押,向资金供给方获得资金,并在未来约定时间偿还约定金额(本息)以解除债券质押取回债券的业务,这种融资方式的利率就叫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由于质押式回购是以国债为抵押,其抵押品缩水的风险几乎为零,同时约定了定期回购,持有资产未来变现的流动性能够得以保证,所以该利率几乎接近于社会平均利率,能够很好的反映整个社会经济体对资金的需求和时间配置状况。由图 8和图9 可知,无论是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还是上海 SHIBOR 利率在 2013年 6 月 20 日这一天都是大幅走高,均超过了 11%,显示货币资金短期内在银行间比较紧缺。该次货币资金紧缺的情况,最终很快解决,利率快速恢复了平稳运行的状态。

此次事件之后,上海 SHIBOR 利率到目前为止再也没有出现如此短期的迅猛上升的情况,央行有力地维护了社会资金的良性运转。其他五个时间点 2012 年 12 月 4 日前后,2016 年 1 月 27 日前后,2019 年 1 月 4 日前后,2020 年 3 月 19 日前后,2024 年 2 月 5 日前后,货币市场资金利率运行的都是相对平稳,再没有出现此次利率短期大幅飙升的现象。

2. 几次底部给我们的启示

地量见地价」只是一个朗朗上口的图书理论,在实际的市场中某个阶段的地量可以作为参考,但其意义有限。通常情况下,市场在缩量之后运行一段时间,由于抛盘再次增加导致换手率升高,反而促使市场进一步下跌,可能形成一个阶段性底点。 货币资金市场一般不是形成阶段性底点的主要原因,但是短期迅猛变动的资金利率确实可以形成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并有可能产生阶段性底点。

由表 1 和图 7 可以知道,虽然我们很难确定一个参数的恒定值用来预判市场底点,但上证指数估值低于 12 倍时,可以认为进入低估区域。阶段性底点的形成原因或许是非常复杂的迭加效应,但是个别事件可能成为催化剂。

此为报告精编节选,报告PDF原文:

【主题策略-投资策略专题研究:A股几次底部的研究-申港证券[徐广福]-20240904【10页】】

报告来源:【价值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