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股票

A股最大的错误——对散户太过友好,表面繁荣的美股实则天雷遍地

2024-07-22股票

散户众多带来的情绪化交易主导了A股市场

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占到40%以上,而A股的这一比例只有13%。不管各位愿不愿意听,我都要说一个结论,散户做主导的市场,最终的结果就是零和博弈,想要实现投资的长期稳定增值比登天都难。

一些爱搬弄是非的人可能会认为我这个观点是在讲:A股长期涨不上去,都是散户的错。然后我就成了众矢之的。

但是各位有过投资A股经历的朋友是否可以想一想,你操作的过程中,是不是喜欢追涨杀跌,是不是轻易听信消息或者相信概念就感觉一只股票能涨。注意!我这里用的是感觉,靠感觉做交易,那就是在搏运气,搏运气常见于那些领域呢?是不是彩票和博彩呢?所以先别各位着急反驳,不妨仔细想想。

很多人看到美股一直涨,就对A股意见颇多。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肯定是可以理解,但是!给为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这里给大家看一组数据:美股退市——2023年:933家;2022年:699家;2021年:545家。

A股退市——2023年:44家;2022年:42家;2024年上半年:算上退市整理的总共17家。

而美股总共多少上市公司呢?4642家。A股多少上市公司呢?4917家。

美国三年退出率高达40%!而A股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投资美股各位只看到大型科技公司一直涨,却没有看到有多少公司已经灰飞烟灭 。如果用买入A股的交易逻辑去投资美股,灰飞烟灭分文不剩的概率高达40% 。而A股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况。

在美国做散户是极其痛苦的,不然也会那么多人厌恶华尔街,从占领华尔街运动到游戏驿站散户血洗梅尔文资本,再到后来罗宾汉被逼拔掉散户网线。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华尔街和三花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不是被骗到倾家荡产我想美国散户也不会有那么大怨气。

而反观A股, 经常被诟病的涨跌停和T+1其实就是一种保护散户的机制。 至少制定这个交易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为什么最后成了庄家和机构收割散户的工具呢?交易从来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游戏。这里我个人只能解释 ,在制度降低交易风险的情况下,投资人反而有了更多的容错空间,于是投资的基本逻辑被抛弃,更多的人涌向能一夜暴富运气博弈,而不是扎实地去培养自己的交易逻辑和思维。 更甚者,根本不做风控,每一笔交易都是无止损交易。这么做,不被割韭菜才怪。

而这可以避免么?我只想说,很难!几乎不可能!因为绝大部分行为都是情绪在主导,有机会各位可以观察下自己,是不是这样。即使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你依然无能为力。因为纯粹理性地去生活,是一件痛苦和高能耗的事情。

疯狂的白酒,和克服不了的群体泡沫

既然不可克服,那就不做了么,或者把钱全部买基金?那问题又来了,基金就值得信任么?看看那些投资医药和白酒的家伙,现在亏得根本没法看了都。

由于散户作为市场的主体,那么交易节奏就是情绪在掌控。长久的路径依赖,也让基金表现出很强的情绪化的行为。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酒基金就是最好的例子,当 白酒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基金的申购源源不绝,新进的资金被动买入,白酒继续升高资金继续流入。于是就形成一个不可控的正向反馈,于是泡沫就形成了。 虽然当时基金经理开玩笑说白酒没泡沫,啤酒才有泡沫。但是最终还是出现了40%下跌,这说明当时白酒的泡沫是严重的。

至于白酒当时为何一路高歌猛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个伪命题的再现——涨价去库存。 涨价怎么可能去库存呢? 涨价历来只会积压库存,具体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产能在高利润情况必然是大规模扩张的,市面上显示的产品紧俏只是产品因为价格上涨预期从大仓库被转移到了一个个小仓库,小仓库的所有人持货待涨 。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不再因为其本身而被需要,而是因为持有者对其预期是价格上涨,因价格会涨而被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产品从使用属性过度到了金融属性。 而任何产品或者服务最终都会回归其基础属性,这个回归的过程就是泡沫破裂的过程。(价值回归,均值回归叫法不一样,但是实际效果大同小异。)

如何做才能做好投资呢?

答案是做减法

1.不懂的东西不要碰。

2.超出能力范围的资金不要碰

3.时机不到不要碰

4.预期逻辑一旦鉴定,就不要再有其他动作,坚持等待。

5.跨周期的必需品是首选,银行,保险,食品饮料,垄断性的能源企业等都有可选标的。

之前知乎上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交易老手只在意止损而对盈利并不特别看重?

因为能活下来的,都是减去所有浮夸行为和想法之后造就得一个个的猎人。他们明白,猎物错过一个还有更多的猎物等着自己,但是如果一旦暴露在猎物的爪牙之下,则自己就会终结猎人生涯。资本市场的残酷性,决定了大部分人的容错机会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