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股票

香港「草根股神」从5000元炒到2亿元,他的股市诀窍就8字

2024-10-05股票

在这个财富汇聚的香港,股市中诞生了无数的财富传奇。

人们津津乐道的包括「东方股王」李兆基,「资本猎手」刘銮雄等

但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从基层起步的股市奇才,他以一名普通维修工人的身份,带着仅有的5000元投身股市,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失败,最终却实现了惊人的逆转,资产飙升至数亿,投资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4万倍。

他,就是被尊称为香港「草根股神」的曹仁超。

20岁一战封神

「只有贪钱的人才能赚钱。」

曹仁超曾说: 「我一生都对金钱饥渴。」

他对财富充满热情,并且激励他人同样去追求财富,他说:「追求财富并不可耻,正是对财富的渴望推动了经济的前进。」

他的这种渴望,源自于一个字:贫困。

1947年,曹仁超在上海出生,三岁时随家人逃至当时的香港殖民地。

童年时期的曹仁超和父母

曹仁超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13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使得他的生活更加艰难。

他的母亲独自工作,辛苦地抚养他们三兄弟,扣除了房租和学费,每月的生活费仅剩65元。曹仁超常常忧虑,担心家中无力支付房租,最终会被房东赶出家门。

每晚临睡前,他都会默默祈祷,希望第二天醒来不会发现自己流落街头。

有一次,邻居丢失了金饰,却无端指责是曹仁超所为,强行要搜查他。尽管最终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对方还是嘲讽地说:「你这么贫穷,将来难免不会走上偷窃的道路!」

那时的曹仁超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他深知自尊的重要性。这番话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暗自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赚大钱!

然而,当时的曹仁超还只是个孩子,愤怒过后,他只能默默地回家,继续吃那价值两元的简单饭菜。这顿饭是母亲精心准备的,用鸭血、豆芽和豆腐煮成的汤,再分别烹调。

曹仁超吃了整整五年这样的饭菜,几乎要吃到吐,但他也终于成年了,进入工厂成为了一名纺织机械的维修工人。

「打工仔」和「富翁」之间似乎还有着天壤之别,曹仁超在迎来一夜暴富的机会之前,首先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真爱。

曹仁超一家四口

他对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梁细霞一见倾心,毫不犹豫地向她表白:「从现在起,我要追求你,直到我们步入婚姻的殿堂。」

梁细霞不以为然,回了一句:「疯了吧你!」随即登上了公交车。

但曹仁超可不是说说而已,他真的追着公交车跑了整整两条街。由于跑得太急,不小心被路边的垃圾桶划伤了,梁细霞在车上看到这一幕,心生不忍,下车来帮他包扎伤口,曹仁超心里暗自得意,觉得这伤受得值。

为了实现对梁细霞的承诺——「带你去半岛酒店用餐」和「让你过上好日子」,曹仁超开始拼命攒钱。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收入有限,攒钱的速度慢得令人心焦。

就在这时,通过朋友介绍,他得知一位股票经纪人需要一个英文流利的助手,曹仁超便每天去帮忙打扫卫生、整理文件,偶尔还要打英文信件,每月能赚220元。

在打扫的时候,曹仁超会偷偷观察屏幕上的数字,心里对那些巨额数字感到震惊:这才是真正的赚钱方式!

他决心要尽快攒够本金,然后投身股市,让自己的钱翻几番。这样想着,他连扫地都变得更加起劲。

为了更快地攒钱,曹仁超同时打了好几份工,还经常给报社投稿赚取稿费,晚上则去做家教。终于在1969年,他攒够了5000元,毫不犹豫地投身股市。

刚踏入股市的曹仁超并不追求那种稳健的投资策略,他专门寻找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一心想要实现「一夜之间暴富」的梦想。

那时,股票交易允许「先交易后付款」,可以在两周后结算。曹仁超充分利用这一规则,大胆投资,大量购入股票。在最高峰时,他手中持有的股票市值超过百万,而口袋里的现金却只有区区1万元。

幸运的是,他赶上了港股市场的繁荣期,虽然偶尔会有小额亏损,但总体上是大赚特赚,最高纪录是一天之内赚了3万元。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他的初始投资5000元飙升至20万元,而当时香港的平均工资也不过几百元。

20岁的曹仁超开始变得骄傲自满,自认为是「股市天才」,却没有料到,紧接着他就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挫折。

一夜之间,一无所有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市场将此事件视作不利因素,导致恒生指数急剧下跌30%。

曹仁超的资产从20万瞬间缩水至7000元,仿佛一夜间回到了起点。

然而,曹仁超并未沉溺于失望之中,反而用剩余的几千元请朋友们共进晚餐,以「庆祝」他的首次破产。

在乐观的情绪释放之后,他开始冷静反思,意识到自己的失败源于缺乏专业背景。

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曹仁超决定暂时退出股市,他从书店带回了一大堆金融专业书籍,开始在知识的海洋中勤奋学习,专心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经过两年的深入研究,曹仁超领悟到了一个关键的投资原则:投资股票必须关注整体的市场趋势。

1971年之后,港股市场迎来了牛市,曹仁超准确判断这一上升趋势将会持续,于是他决定再次投身股市。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到了1973年,恒生指数如同一根神奇的「金箍棒」,已经飙升至1200点,相比1970年的100点,增长了十多倍。曹仁超以「王者归来」的姿态,迅速赚得了50万。

但这次,曹仁超选择了及时收手,他迅速卖出股票并将收益兑现,用10万为妻子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实现了他当初的承诺。

即使后来恒生指数飙升至1700点,曹仁超也保持了冷静,他认为股市的这种疯狂行为预示着崩溃即将到来。

不出所料,1973年香港股市遭遇了灾难性的崩盘,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曹仁超为自己提前退出市场感到庆幸,同时也有些自得,他觉得自己把握时机的能力简直超凡脱俗。

在股市暴跌之际,许多人开始蠢蠢欲动,想要趁机入市。曹仁超也不例外,他判断恒生指数已经触底,于是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抄底操作,将剩余的数十万资金全部投入,买下了后来被李嘉诚收购的和记黄埔。

可是,命运又一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股市并没有如他预期的那样触底反弹,而是继续断崖式下跌,曹仁超投入的所有资金瞬间缩水至10万元。

祸不单行,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他所在的公司也解雇了他。

失去了工作,股市中的资产不断缩水,而家中还有妻儿老小需要他来供养,曹仁超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那晚,他独自走到天星码头,眼前那片漆黑的海面仿佛一张深渊巨口。有那么一刻,他甚至产生了跳海的念头,想要一了百了。

直到天色渐亮,曹仁超才带着迷茫回到家中,看到母亲和妻子泪流满面。

妻子梁细霞走到他身边,坚定地对他说:「就算你沦落到乞讨,我也会像黄蓉一样陪伴你,每天为你做饭。」

这句话让曹仁超彻底清醒,作为家庭的支柱,他不能倒下。

这次惨痛的失败让曹仁超深刻认识到,无论何时,都要及时止损,保留实力,未来总有希望。

20岁时,他冲动鲁莽,总是全仓投入,对小风险不屑一顾。到了30岁,他终于开始明白,投资需谨慎,「不要自恃聪明,因为股市专治聪明人。」

40年4万倍

进入80年代,香港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迅猛的增长,曹仁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坚信房地产价格必将上涨。他开始将资金投向地产股,并采取了长期持有的策略。

同时,他也在香港购置了多处房产,等到市场时机成熟时再出售。到了1997年,他的资产从最初的几十万飙升至超过两千万。

进入新世纪后,曹仁超再次洞察到中国内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他开始大量购入内地的国有企业和红筹股。然后在2008年市场达到顶峰时果断卖出,又一次实现了丰厚的收益。

自1969年踏入股市以来,曹仁超在超过四十年的投资生涯中,获得了超过四万倍的惊人回报。他经常在专栏中分享自己对市场的见解,其文笔既风趣又直击要害,赢得了众多政商界人士的喜爱和追随。

曹仁超曾回忆,他最感激的就是自己早年的两次重大失败。因此,他也常常告诫年轻人,早期的失败实际上是宝贵的财富。「年轻时经历失败,虽然痛苦,但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训,而且你还有时间去弥补和挽回。」

当有人问曹仁超总结他一生中最关键的投资心得时,他简洁地回答了两个字:「止损」。

「一旦亏损达到20%就必须果断退出」,这是曹仁超坚守的原则。许多人将被套视为长期投资的一部分,但曹仁超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不止损等同于自我毁灭,保留大部分资本,你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曹仁超分享投资经验

曹仁超还坚信,投资应该「顺势而为」和「止损不止盈」。许多人股票一涨20%就急忙卖出,但曹仁超却更为贪婪,他至少要等到股票翻倍才会考虑卖出。

「投资要狠、忍、准,一旦认定了,就要像鲨鱼一样紧追不舍,这样才有机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曹仁超在股市中的作风可谓果断而激进。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曹仁超却是一个和蔼可亲且充满幽默感的人。他总是面带微笑,眼睛笑成一条缝,加上他那两百多磅的身形,活像一尊慈祥的弥勒佛。

在30岁之后,曹仁超开始将部分收益用于慈善事业,并经常鼓励年轻人要不断学习:「只要像我一样坚持四十年,每天投入十多个小时去工作和学习,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