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漫

明智光秀续传7:军功彪炳胜率惊人,浅议明智光秀军事能力

2024-05-28动漫

织田信长曾数度亲发感状,表扬明智光秀「劳苦功高,无人可及」,「是光秀的奋战让我在天下人面前保住了颜面」,并以光秀为正面榜样要求大家学习,【信长公记】的作者对此感慨道「我真是从未见过信长公这么高度夸赞一个人」。

但现在网上却不知为何,充斥着「明智光秀只会搞内政,打仗不行」「没什么战功」「军事能力一般般」「战下手」这种毫无道理的负面评价,似乎这些网民比光秀的主君信长本人了解得更清楚一样。

那么在具体分析之前,我先将自己所知有实证的明智光秀参战记录做个简单汇总吧。

本圀寺之变(又称六条合战)

永禄12年(1569)正月5日-6日,今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堀川六条

三好三人众X细川藤贤、明智光秀(胜)

(【御汤殿上日记】【言继卿记】【信长公记】)

金崎殿后

元龟元年(1570)4月26日,今福井县敦贺市金崎町

朝仓&浅井联军X池田胜正、明智光秀、木下秀吉(胜)

(【御汤殿上日记】【言继卿记】【信长公记】)

石山砦之战

元龟4年(1573)2月24日-26日,今滋贺县大津市石山寺

暹庆X柴田胜家、明智光秀(胜)

(【信长公记】)

今坚田砦之战

元龟4年(1573)2月29日,今滋贺县大津市今坚田

渡边昌、矶谷久次X明智光秀(水)、丹羽长秀(陆)(胜)

(【信长公记】)

(这场战斗从清晨打到中午,由光秀方率先攻陷今坚田城)

龙门寺城之战

天正3年(1575)8月15日,今福井县越前市本町

三宅权之丞X羽柴秀吉、明智光秀(胜)

(【信长公记】)

天王寺之战

天正4年(1576)5月3日-7日,今大阪府大阪市天王寺区

本愿寺X织田(明智光秀救援战)(反败为胜,后叙)

(【信长公记】、【言继卿记】、【兼见卿记】)

黑井城之战

天正3年(1575)11月-天正4年正月15日,今兵库县丹波市春日町

赤井直政X明智光秀(遭到后方背叛而撤退,后叙)

(【信长公记】、【细川家文书】、【兼见卿记】)

龟山城之战

天正5年(1577)10月16日-19日,今京都府龟冈市

安村次郎右卫门X明智光秀(胜)

(【细川家记】)

八上城之战

天正6年(1578)3月14日-天正7年6月2日,今兵库县筱山市

波多野兄弟X明智光秀(胜)

(【信长公记】【兼见卿记】)

(注:八上城支城林立、易守难攻,光秀围攻八上城属于断粮包围战,在3月中包围八上城后,4月光秀接到信长要求其率军支援其他战场的命令,在写信劝降波多野兄弟未果,留下围城部队后,光秀本人便分身带着麾下本队精锐参战了本愿寺征伐、三木城之战、有冈城之战等等,最后终于搞定了支线任务的光秀,带着本队回到丹波攻略,便在很快的时间内搞定八上城的支城冰上城,立即迫降了弹尽粮绝的波多野兄弟。)

细工所城之战

天正6年(1578)4月10日-26日,今京都府南丹市小樱町

荒木氏冈X明智光秀(胜)

(【信长公记】)

冰上城之战

天正7年(1579)5月5日,今兵库县丹波市冰上町

波多野宗长、宗贞X明智光秀(胜)

(【细川家谱】【总见记】)

宇津城之战

天正7年(1579)7月19日,今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宇津町

宇津赖重X明智光秀(胜)

(【信长公记】【御汤殿上日记】)

鬼城之战

天正7年(1579)7月19日,今京都府福知山市大町

赤井幸家X明智光秀(胜)

(【信长公记】【总见记】【阴德太平记】)

黑井城之战

天正7年(1579)7月下旬-8月9日,今兵库县丹波市春日町

赤井直义、幸家X明智光秀(胜)

(【信长公记】)

岭山城之战

天正7年(1579)7月-8月20日,今京都府丹后市峰山町

吉元西云X明智光秀、细川父子(胜)

(【细川家记】)

弓木城之战

天正7年(1579)8月下旬,今京都府与谢郡与谢野町

一色义定X明智光秀、细川藤孝(胜)

(【细川家记】)

(在指挥军势包围了上面那个岭山城之后,光秀顺便带着藤孝攻击了这个弓木城,一色义定扛不住主动求和,因为一色家属于名门贵族,所以光秀这边也比较给面子,同意了求和的请求,和谈条件便是细川家和一色家结了姻亲。之后光秀便带着藤孝去安土城向织田信长做了丹波&丹后的平定报告。)

纪伊平定战

孝子峠之战、中野城之战、平井城之战

天正5年(1577)2月22日-3月1日,今和歌山县和歌山市

杂贺众X织田家(胜)

(【信长公记】)

(本此合战总大将应该是织田信忠,不过信长的其他两个儿子信雄、信孝也都参战了,这个军团配置相当豪华,不仅有明智光秀,还有泷川一益、丹羽长秀,以及光秀把两个大亲友细川藤孝和筒井顺庆也带来了,近畿军团应当是出了不少力,虽过程描述的并不十分详细,但记载了光秀、藤孝先拔头筹。)

片冈城之战

天正5年(1577)10月1日,今奈良县北葛城

海老名胜正、森秀光X明智光秀、细川藤孝(胜)

(【信长公记】【多闻院日记】【细川家记】)

本能寺之变

天正10年(1582)6月2日,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

织田信长X明智光秀(胜)

(【信长公记】【多闻院日记】【兼见卿记】)

(这个属于大军压境的突然谋叛,胜负毫无悬念,也不重要了)

二条御所之战

天正10年(1582)6月2日,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

织田信忠X明智光秀(胜)

(【信长公记】【多闻院日记】【兼见卿记】)

佐和山城之战

天正10年(1582)6月5日,今滋贺县彦根市佐和山町

丹羽长秀X明智光秀(胜)

(【多闻院日记】【武德编年集成】)

(这一战是丹羽长秀和明智光秀双方部下交战,结果是明智方攻落此城)

长滨城之战

天正10年(1582)6月5日,今滋贺县长滨市

羽柴秀吉X明智光秀(胜)

(【丰鉴】【天正记】【京极家谱】)

(这一战是丰臣秀吉和明智光秀双方部下交战,结果是明智方攻落此城)

山崎之战

天正10年(1582)6月13日,今京都府乙训郡大山崎町

织田信孝、羽柴秀吉X明智光秀(败)

(【兼见卿记】【多闻院日记】【言继卿记】)

还有元龟2年(1571)5月开始的长岛一向一揆征伐(7月近江宇佐山城に在城、比叡山焼き討ちに向けて坂本近在の土豪を懐柔する。9月12日比叡山焼き討ち。その功で近江志賀郡を与えられ、坂本に築城開始)

【7月光秀在近江的宇佐山城(担任城将),并为比叡山的征讨做准备,拉拢了坂本城附近的豪族。9月12日光秀火烧比叡山,因为这个功劳,被封了近江志贺郡,开始在坂本建筑城池。)(【信长公记】【兼见卿记】】

此外,还有一些虽有实证,但时间和过程记载得不够具体的战役汇总如下:

元龟3年(1572)的7月,光秀在琵琶湖与浅井军作战并取胜(【信长公记】);

元龟3年(1572)的8月,光秀在静原山用计逼死山本对马守,兵不血刃获得完胜。(【武家事纪】)

元龟4年(1573)2月,光秀已攻下今坚田城,征服了大半志贺郡,同年7月,光秀与藤孝攻击义昭取胜。(【信长公记】);

天正三年(1575)4月,光秀出征河内,进攻三好长康取胜。(【兼见卿记】)

天正6年(1578)5月,光秀为了支援秀吉出征播磨,在姬路北的书写山上摆阵。7月,攻陷了播磨的神吉城,12月,光秀进攻播磨三木城。天正8年(1580)4月,光秀奉命出兵备中,再次支援秀吉。(【信长公记】)

此外,【信长公记】中还记载了在对松永久秀的战斗中,光秀表现十分活跃。

以上是有实证的光秀参战记录。

另外,还有各种资料里虽存在但一时不能认定的孤证,比如明智光秀在越前征伐中立功、随信长进攻东美浓等【但如果用常理推测大多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越前征伐结束后,是由明智光秀负责朝仓安堵的,有他签发的安堵状为证(安抚民心的公告)】。

当然我也只是个普通的历史爱好者,单凭一腔热爱为光秀奋迅不止而已,既没有博览群书的精力,也缺乏博闻强识的智力,有可能还存在我没有了解到的光秀战绩,也希望学识渊博的大人们看到后能不吝相告,我好加以补充。

但从现存史料的记载中可以得出很明显的结论,明智光秀戎马一生,是完全无愧名将之称的,除了最后山崎之战那个神仙难救的场面外,光秀所主导及参战的战役几乎没有败绩,唯有两次可遭质疑的败退记录,一次是丹波攻略时的撤退(败走),一次是天王寺救援战。

但这两次都是有说法的。一次是因为后方突遭背叛,为了求稳不得不撤,一次是总大将战死,本来在边缘OB打酱油的光秀只得接过指挥权。不过以上内容主要是记录一下明智光秀有实证的战绩,其他解析放到下文统一来说。

总而言之,或许是因为光秀相关史料稀少,才能拥有如此惊人的胜率,但就事论事,以现有的资料来看,任谁也没法从战绩上踩明智光秀一头,所以开篇所提到的网上质疑明智光秀军事能力的那些论调,是毫无历史根据的。

关于「救火队长」「善后专家」明智光秀丹波平定的含金量

在现存的明智光秀参战记录中,只有三场需要在此加以注解,既然如此,我不妨从这三场战役入手,并将与之相关联的部分内容解释清楚:

第一、比叡山烧讨,此战具体过程我以前在【正传】写过,此处就不赘述了,以下直接出结论。

现在有一些论调是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或许并不存在,但不太站得住脚,因为这是场有多方记载实证存在的屠杀,不但主将明智光秀事后凭此功劳获得顶格封赏,且丰臣秀吉后面政治宣传时还拿来说事,称当时自己心存不忍偷偷放走了很多老弱病残,以此仁义之举来反衬光秀无论男女老少斩尽杀绝的冷酷无情。

但是,光秀在比叡山烧讨发生前是有明确记载屡次劝阻过的,劝谏无效后,才亲自上阵,作为一个军人,严格执行了当家主公的命令。

之前我也写过这件事,武士道中有句名言「为了情义,我不能坚持正义」,光秀正是这样做的,为了回报主君的知遇之恩,泯灭良知,违心将残酷军锋对准了主君的敌人。这场杀戮是明智光秀一生中少见的黑点之一。但我只负责解释,并不打算推说「此事或许并不存在」来洗白。

在光秀获封志贺郡建坂本城时,领内也发生了一揆,想当然便是比叡山烧讨的后遗症,不过很快被光秀镇压下去了。之后,光秀领下便几乎没有一揆记录,民安度相当高。

光秀在领内兴修道路、水利(之前当地就总有灾患报告但领主置之不理),还数次减轻赋税,这些都有实证留存,因此,时至今日,光秀曾治理过的大味城、龟山城、福知山城还有歌颂光秀善政的歌舞祭。

在光秀带兵参战的记录里,不管面对何等敌人,哪怕是可以一举踏平的小股部队,他的作风都是先行劝降,这几乎成了光秀出征的常规流程,不走完这个流程就打不起来,所以有段时间我戏称他仿佛有强迫症一样,是「不劝降会死星人」。

在打了胜仗后,光秀通常会立即安抚当地,尽可能劝说俘虏降归麾下而不是屠杀,做法是相对温和的。丹波攻略时,信长的指示是将抵抗者斩尽杀绝,为了让信长网开一面,光秀还特地写信陈情,希望主公能同意自己将俘虏收编而不是杀死,而当时两人的关系正在蜜月期,信长也很快同意了他的要求,所以光秀平定丹波后,收编了很多当地豪族,家臣团得到了明显扩容。

明智军团也称得上军风素良,多有打完仗帮助当地修复被战火波及的道路和建筑的记录流传。

以及现在还有光秀于各处签发的安堵状留存。

在丹波攻略前,光秀也是做足功夫,先给自己领内发了安堵稳定民心,之后便制定策略,兵马未动,流言先行,搞得丹波国内怨声载道,因幡的山名政丰还在苦战中便受不了日复一日或真或伪的传言,草草交出但马的出石城和竹田城,向织田家投降了。丹波土豪写信给毛利家诉苦都说「丹波大半国人都支持光秀」。光秀作为侵略者反而得到民众支持,也是奇事一桩。

战前招降,多用调略,战后纳俘,广发安堵,还给修复街道房屋,也是相当老派的武士集团作风。从中我们也能窥得光秀不仅性情温和,政战方面也都是偏向怀柔的,比起用杀人盈野、尸山血海来铸就武名,他更偏向于兵不血刃,将敌我损失都降到最低的做法。因此,在各类记载中,对光秀行军打仗风格的相关描述,都是「智将」、「儒将」,比叡山烧讨之残酷,在光秀征战一生的记录中都是比较特异的存在。这其中除了要以新参身份献上「投名状」,讨主君欢心的原因外,应该也有他自己迫切追求武勋的因素。

第二、在丹波攻略时,光秀有过一次紧急撤退,就是我上一节写过的波多野背叛。当时情况比较危急,虽然有部下认为完全可以顶着两面夹击继续强攻,但光秀认为后防空虚,有可能被敌人偷家,为了稳妥起见,立即下令撤退,并将此事汇报给了信长。在各项记录中,这场战斗的结果有被记载为「未与敌人接触便撤退」,也有记录为光秀「败退」「败走」的。但不管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光秀这一次败退非战之罪,信长了解了事情前因后果后,并未发怒,认为光秀这次败退「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所以依旧非常看好光秀,仍将丹波攻略继续交给光秀去做。(横向对比,信长一旦认为战败甚至有战果但不够令人满意的责任在己方的话,对主将的处理一般是轻则解除职务,重则降职流放。)

最后便是天王寺救援战。这一战在各种资料里记录的都很清楚,一直极受信长宠信的近畿军团长、也是负责此战的总大将原田(堀)直政于正面战场兵败身亡,织田家兵败如山倒,当时奉命在附近建砦待命的光秀只得临时接过指挥权,收拢残兵败将退守天王寺,得到求援报告的织田信长心忧如焚,等不及军势集结,便亲自带着几千人先去救援光秀了,即使动作如此迅速,织田家众人也都认为赶不及了(惨遭新败军心不稳,几百对一万多的兵力对比又这么悬殊,天王寺也不是啥易守难攻的坚城),但信长带人赶到时,没想到光秀仍指挥若定,天王寺稳得和塔一样,看到援军到来,光秀当机立断,将军队重新分组为两段,配合信长的攻势杀了出来,前后夹击直接击溃了敌人,并一路追杀取得两千七的首级,这在被戏称为村长打架的日本战国历史上,算是很牛逼的战果了,不信可以去查查二十万大军对冲号称顶上大战的关原之战才死了几个人。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网上说起这一战都拿来当成光秀的黑点,明明应该算是高光才对。

显然织田信长也认为此次战败跟光秀无关,首罪原田直政指挥不当,所以在总大将都为他战死的情况下,信长仍余怒未消,事后严厉处罚了直政一族。同时,信长很可能反而认为光秀此战表现相当优秀,果断配合夹击直接反败为胜的做法更是为织田家挽回了脸面,所以后来才让光秀成为管领近畿的继任者。

结合上文我上过的实证,从中任谁都可以发现,明智光秀打仗是很有一手的,他不但水陆兼修,有谋略,有胆识,治军严谨,还有善后的手段,作战对策也多,既有丹波攻坚之侵略如火,也有六条、天王寺守备之不动如山,算得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攻守兼备的将领。和光秀并称「织田双壁」的丰臣秀吉以兵粮攻闻名后世,但早在光秀八上围城时就用过这招,而秀吉另一成名作「水攻」,光秀也是擅长的(光秀麾下有支水军,曾在近江大放异彩,不仅烧光了海津浦、盐津浦、余吴以及琵琶湖沿岸的浅井家据点,同时,还侵攻了竹生岛,光秀的水军除了使用火箭以外,还利用铁炮大筒向岸上轰击。这支水军很快消灭了浅井家煽动的一揆势力,并攻陷了今坚田城)。

现在有些人认为光秀啃丹波这个软柿子都啃了好几年,因此判定他欠缺军事能力,是织田家中四大军团长中垫底的存在,但完全没想过,我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这么一说大概就都懂了。

日战圈曾有句很著名的诙谐总结是这样说的:(前提是对比武田信玄和织田信长的军事能力)武田信玄将周围都打成了名将,而织田信长剿灭的势力都不以武力著称。

这句话是在调侃被称为当世有数名将的信玄公战绩其实不那么好看,几代人才稳住甲斐基本盘,对外扩张也屡屡失败,导致周围小势力因打赢过武田家而显得名将辈出。但织田信长桶狭间之后席卷风云,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平定周遭,敢和他作对的都是没几年便被剿灭,很少有人能和织田信长打出什么有来有往的好看局面……

但是这个理论放在明智光秀身上也是完全说得通的,且不说其实当年「’丹波的赤鬼」等人相当有武名,丹波的国人众势力也是非常根深蒂固令人头痛的存在……就说丹波没有名将的原因,难道不正是因为明智光秀仅用三四年的时间就夺取丹波顺便平定了丹后吗?这期间除了波多野反叛那次让光秀感受到了些许危机,其他大多时候光秀打的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势均力敌的对手,有没有一种可能,不是丹波好打,而是光秀太强了呢?如果光秀打得再艰难困苦一些,可能丹波也就被迫名将如云了。

而且,光秀顺利平定丹波后,为什么从不过分夸人的织田信长要发感状诏告天下「明智光秀军功彪炳无人能及」,给出了这世上最高的评价呢(太田牛一语)?难道不是因为这份功劳让他喜出望外吗?

我们先看光秀这边,丹波攻略前,他只领志贺郡大约五万石,按照推算,五万石正常爆兵数是一千人到两千人之间。而攻略丹波时,信长是没有给过光秀别的支援的,一切都得靠光秀自己来办。光秀作为外样又没有根基,只有本队一门众算是精锐战斗力,唯一能使唤的外援是细川藤孝,不过当时藤孝的势力还远不如光秀呢,只是聊胜于无的存在。

而丹波国的石高是多少呢?二十九万石。

时人多认为丹波很小,因为他们觉得,即使是后来身为近畿管领权势如日中天的光秀,身份地位也远不及柴田胜家和羽柴秀吉,理由就是光秀直领只有不到四十万石(丹波一国加近江部分领地),而胜家和秀吉的石高要高出光秀不少。

这个论点对错暂且不论,先来看丹波二十九万石真的很小吗?

甲斐国,22万石左右。

相模国,20万石左右。

骏河国,15万石左右。

远江国,25万石左右。

三河国,29万石左右。

当时织田信长公的尾张基本盘也就五十多万石。

其实丹波和甲斐是有些相似之处的,都是非常多的山地,易守难攻,这也是很多信玄粉丝认为信玄处境艰难仗难打的原因。可是同理,丹波国也是一堆易守难攻的山城,却似乎没有人认为光秀面临的处境很困难。

而光秀四年时间,以自己不过几万石的封地,却实打实的拿下了丹波和丹后四十多万石的土地,这份工作结果无论用时还是质量,都是异常出色的,完成度简直匪夷所思,就这竟然还有人认为他没什么军功,如果这些人穿越成织田信长,对光秀这份功劳表现得不屑一顾的话,恐怕家中人人都要心寒得准备跳槽了。

什么叫实打实呢?意思就是,光秀拿到丹波和丹后,几乎完全是武力碾压过去,战后做到了领地一元化的。而有些人拿到土地,是靠拉拢、姻亲、安堵等联盟方式,将敌方连地带人一起招到自己麾下,但因为是所领安堵嘛(承认此人仍保有自己的土地),所以对这块地盘并没有完全的统治权,一旦发生战乱,该城很有可能再次倒戈。光秀靠武力压制丹波丹后,可以随意支配这块土地,享有完全的人事权和统治权,是没有这些后顾之忧的。

更不用说前文我上了一堆实证说明,光秀在丹波攻略期间,忙得跟个救火队员似的,到处参战,本愿寺征伐有他,荒木村重叛乱是他讨伐的,松永久秀叛乱也让他去打,中间还数次救援秀吉出兵播磨,除了这些实证,甚至还有丰臣秀吉和柴田胜家内讧时,信长让光秀去善后的说法。这些年光秀曾一度累的要死(非形容词,物理意义上的),在本愿寺征伐期间,光秀一病不起,直接被送回坂本,甚至传出了他活不过第二天的死讯(【言继卿记】【兼见卿记】),这场大病养了几个月才好。看看这南征北战的还要顺便完成自己的KPI,能不累吗?现在留存的各种织田信长签发的命令书信中,让光秀善后都快成其固定格式了(基本都是某某开头负责什么,某某协助负责什么,最后固定一句话是让明智光秀做好统筹策应。)

也正是因为光秀这份世所罕见的勤奋努力和实实在在的功劳,信长才将丹波国赐予了他。

后面信长奋笔疾书写公开信痛斥佐久间等人尸位素餐没一点用准备流放他们时,还把明智光秀树成了顺位第一的正面典型:你这废物和一帮和尚打了5年,不但寸功未进,连计策都不会用,看看人家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柴田胜家,哪个不比你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