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中华白海豚为何会受困搁浅?泉州相关救助力量怎么样?走进海洋野生动物的「120」

2024-09-07动物

搁浅的南瓶鼻海豚在救助站接受救治

泉州网9月4日讯(融媒体记者 许钹钹 实习生 吴铮雯/文 受访者/供图)近日,经过十余天的治疗,在南安水头海边滩涂搁浅的中华白海豚终于能够自主进食,各项身体指标也逐渐好转,让一直担心其伤势的市民们终于放下心来。成功救助搁浅的中华白海豚,这在福建省尚属首次。人们救助受困海洋生物的消息不时见诸媒体,为何海洋生物会受困搁浅?泉州目前救治搁浅珍稀海洋生物的力量如何?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日走进泉州海洋野生动物的「120」探寻答案。

水生野生动物「120」救助齿瘤喙鲸

不懂潮汐规律 幼年海豚更易搁浅

「成年的海豚不容易搁浅,搁浅更容易在幼体身上发生。」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吴轲朝告诉记者,以中华白海豚为例,幼年白海豚一般会跟在母亲身边3年左右,然后才离开母亲单独觅食。因此,3~5岁刚刚脱离母亲的幼年白海豚,经常还不懂潮汐规律,容易在觅食时搁浅。泉州刚刚救助成功的这只中华白海豚,就是年约四五岁的幼年白海豚,今年6月还在厦门海域出现过,7月才在泉州海域被记录。「这说明它这两个月才刚到泉州来,对这边的海域还不太熟悉,泉州海域内晋江围头、南安水头一带有两三个白海豚种群,它还没办法合群。」

吴轲朝介绍,白海豚一般在海深12米以上的近海区域觅食,它们会在涨潮潮水将小鱼小虾带到近海,食物链更为丰富时,出来觅食。但近海也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基建、海岸线爆破、人为的拉网、种植、养殖等,都可能会导致白海豚受伤搁浅。聪明的海豚觅食时,还有一个「喜好」,它们常常会选择跟在渔船撒下的渔网后面,「捡漏」漏网之鱼,但这也更容易导致它们被渔船船桨和渔网所伤。

「白海豚的年龄、外伤、自身的导航系统,误食的异物,航道的改变和近海的基建等,都可能导致海豚受伤搁浅。」救助站主任成林说。

获救的绿海龟在救助站得到妥善安置

特殊的「120」 守护海洋野生动物

2022年10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复,在台商投资区设立我市首个省级部门批复的水生野生动物救助站。这之后,海洋野生动物们有了自己的「120」,我市海洋野生动物的救助能力得到了增强。

「曾经有一只南瓶鼻海豚在莆田海域搁浅,渔民发现它一直在莆田海域周边转悠,两三天后发现它没办法活动了,赶紧通知我们赶过去救援。」成林回忆,救助人员在礁石上发现了这只已难以动弹的南瓶鼻海豚,将它带回了救助站。但由于年纪大、呛水后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救助站前后花了12天时间救治,最后仍没有办法留住它的生命。

今年7月份,惠安县农业农村局与救助站联系,其辖区内有爱心人士日前救助了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绿海龟。这是一只雌性绿海龟,足足有5公斤重,看起来精神状态良好,但体型偏瘦,游动时多漂浮,无下潜行为,进食时尾部上翘,救助人员初步考虑存在消化不良病症,将其接回救助站进行全面检查与治疗。目前,绿海龟仍暂养在救助站内,待评估其健康状态和野化训练后,并经专家组评估其适合野外水域生存,再将其放归大海。

南瓶鼻海豚、江豚、鲎、柏氏中喙鲸、绿海龟、抹香鲸……自救助站成立以来,多种珍稀海洋生物在受困时得到了帮助。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救助受困、受伤的水生野生动物,泉州、福州、厦门6家救助站成立了福建省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救护联盟。「我们主要负责泉州、莆田海域范围内的救助,包括大型鲸豚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等,有时候也会协助其他救助站处理一些救助情况。」成林介绍。

提醒

海滨游玩时随手带走垃圾

发现海洋生物受困及时报警

保护海洋环境,才能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执法支队渔政渔港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吴江峰介绍,海洋垃圾不仅破坏海洋生态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及人类健康安全。

吴江峰说,废弃的渔线渔网经常会缠绕海洋生物,造成海洋生物受伤或影响其活动,影响进食和呼吸功能。海洋垃圾还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尤其是塑料制品在生物体内无法消化和分解,会损害消化道或刺激胃肠组织产生饱胀感而停止进食,导致生物死亡。

他建议,我们应减少塑料制品使用,不乱丢垃圾,做好垃圾分类以减少和预防海洋垃圾。到海滨游玩时,保护海滩环境,离开海滩时带走垃圾,并帮助收走他人遗留的废弃物,积极参与到海滩清洁活动中。倘若发现受伤、搁浅的海洋生物,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平日里,拒绝捕杀和消费珍稀海洋生物。潜水时,不触碰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不触摸、喂食海洋生物。

责任编辑:林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