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在动物世界里看自己

2024-07-06动物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说过:「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我们所见的以及所不见的所有生物都行走在进化这条极其漫长的道路上,自然也包括我,以及你和他。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人从哪里来似乎找到了答案,即便答案不太令人满意,但绝大多数人对进化是认同的。追溯到亿万年前,我们只是生活在地球上诸多物种中的一种,再细分一下单元,归动物类,和猛犸象、锯齿虎、松鼠、野猪没有什么不一样,今天的我们,难道便不是了么?

小时候,老师讲:「人类是一种高级动物。」

「哈哈,我们是动物,胡说呢吧!我们怎么可能是动物呢?动物不就是牛羊猪狗、鸡兔鸭鹅么?」岁数越来越大,知识也学了一些,才知道老师说的是有道理的,先不谈达尔文的进化论,就只说古人传下来骂人的话,就能充分证明我们却也是动物,「禽兽不如」「猪狗一般」。只有同类才能相互比较,非同类如何比较。当人类学了些知识、多动了些脑筋、日子变好了身子变懒了就引发了分工,咔一下和同村的小伙伴们拉开了差距,变成地主也就成了恶霸,脖子一梗、眼睛一瞪、心里一狠,就把混的比我们惨的其他伙伴归拢到自己身边,成了服务我们的仆人、奴隶、长工,他们有的变成美味打了我们的牙祭、有的关在笼内供我们赏玩。

「唉,这就是命啊!」

某位老板用象牙制成的牙签剃着牙缝中的肉丝,松了松鳄鱼皮制成的皮带,假模假样的揉了揉眼角,硬挤出一滴似有似无的泪来,悲天悯人的说道。

人啊,其实是所有物种中最坏的,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极端高级的物种,他们甚至连和他属性相同的人都不屑一顾。

因为,他们都感觉自己不是个人了。

人和其他动物相比,不是比他们高级了多少,而是人通过进化懂得了控制情绪、遏制欲望,去做更高级的善,抵制最原始的恶,这便是彼此最大的不同;当然,我们也看到某些人用原始的善来伪装,去做更高级的恶,这也是彼此最大的不同。所以,才会有「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的争论,实际上,无论是本善还是本恶,都不重要,本善不见得一生就向善,本恶也未必一生就从恶,正所谓「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后天的学习和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善恶养成才是最重要的。

前一段看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唤】,书中围绕孙家三代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去揭露人性中的卑劣、自私、冷漠,尤其是拥有儿子和父亲双重身份的孙广才身上体现最是充分,他对父亲不孝顺、对兄弟不友爱、对妻子不忠贞、对儿子不怜惜,恰如其分的可以表述为「禽兽不如」「不如猪狗」,可当我们谴责他、鄙视他、唾弃他时,是否也会想一想他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幼年时,父亲孙有元未曾教过他如何做人;成婚后,妻子只知一味顺从,从未制止过他不该做的。一个人在成长的路上没有方向,生活的路上没有篱笆,早晚都会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

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礼义廉耻,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我想,古人之所以把「父和师的教」放在了「子学」之前,自然就是体现了「教」在成人成才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有了教才会有学,至于子是学、还是不学,那就又另当别论了。

孙广才醉酒后掉入粪坑而亡,或许,这是上天对他一生最重的谴责,也是最好的安排。

我猜作者余华是绝不愿意孙广才这样的人物会有善终的,但如何死却也动了番脑筋,最终选择这种方式,也是让读者读完此书后懂得「善恶终有报,苍天饶过谁」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