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青头潜鸭、卷羽鹈鹕、华北豹等先后「落户」!珍稀动物频现,见证石家庄生态蝶变

2024-07-06动物

6月24日,石家庄再次发现了桃花水母,这是一种濒危的古老生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此前,「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黑鹳等珍稀动物也先后现身省会。此外,平山驼梁自然保护区连续五年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

随着生态持续向好,省会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栖息环境。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入住石家庄,也让我们跟随这些大自然「精灵」,从它们的视角来看看生态向好的石家庄。

——动物告白——

青头潜鸭:滹沱河湿地是非常好的栖息地

我叫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人称「鸟中大熊猫」,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物种,全球数量不足1500只。

大家都说我「水中无倒影,青头不落脚」,可见我对「家」的要求极挑剔,一直在努力寻找水质非常好的栖息地,所以我还被视为自然界当之无愧的金牌「环境测评师」。

2022年,我终于又找到了一个新家———石家庄市滹沱河湿地。

当我跟同伴在石家庄滹沱河正定段觅食、嬉闹时,被石家庄鸟类摄影爱好者拍到了。算啦!我也不藏了,于是又大大方方地去了滹沱河平山段、灵寿段。

这里的生态环境正逐步改善提升,水清草绿,让我们不得不「爱了」。

黑鹳:爱了这里,我从候鸟变成留鸟

我叫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濒危珍禽,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

鸟类摄影爱好者特别喜欢给我拍照,因为我红嘴红腿红脚、乌黑的背、白肚皮,在阳光的照耀下,羽毛呈现铜绿色的金属光泽。但是我的伙伴们数量非常稀少,现在全球仅存数量2000余只。

随着近年来石家庄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越来越喜欢留在这里生活了。现在,我已经由过去的候鸟,变成石家庄的本地留鸟。目前,在石家庄市冶河、滹沱河、槐河湿地一带,我们的族群个体数量达到了200多只,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黑鹳种群。我们集中分布在石家庄平山、井陉、灵寿、元氏等地,这既是我们的越冬地,也是繁殖地,更是我们的保护地。

卷羽鹈鹕:这是一块安心休整的宝地

我叫卷羽鹈鹕,也叫「大嘴鸟」,2021年2月,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数量约在1万至2万只左右。

我属于大型白色水鸟,体羽灰白,眼浅黄,喉囊橘黄或黄色,颈背有卷曲的冠羽。我个头大,食量大,活动空间需求也大,对环境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2023年11月,在石家庄滹沱河岗南水库西段,我们一家三口一会儿在天上翱翔,一会儿又在水中栖息、觅食,好不惬意,一不小心就被鸟类摄影爱好者拍到。不过,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打搅。

说实在的,石家庄滹沱河湿地真不错,这里为我们栖息、迁徙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真是一块安心休整的宝地。

中华秋沙鸭:这里的水干净,鱼虾还多

我叫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是世界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

我可是比扬子鳄还珍稀的世界濒危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我腹身上黑下白,脑袋后面有黑羽冠,像个「小辫子」,这也是我与普通秋沙鸭的明显区别之处。

我的嘴是红色的,尖端有钩,主要栖息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出没于湍急河流和开阔湖泊。我们成对或以家庭为群,对水质、生态环境的要求十分严苛,河水必须是清澈流动无污染的,而且要有充足的鱼虾。目前,石家庄滹沱河湿地满足了我们的所有需求,这里的水干净,鱼虾还多,所以我们来这里落脚休息了。

华北豹:太行山植被茂盛,吃喝不愁

我叫华北豹,是全球9个金钱豹亚种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估计,在全国我的「族人」数量不足400只。

历史上我曾广泛分布于太行山区域,后因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生态资源环境变迁,我几乎绝迹。最近这几年,你们人类通过仪器监测发现,我们在位于平山的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现得频率越来越高了。自2019年以来,保护区共拍摄到我们50多次。

我们在这个保护区是食物链的顶端,因为这里森林草原植被茂盛,环境越来越好,小动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真是吃喝不愁。你们说,这个有吃有喝有景看的好地方,谁不愿意来!

——业内解读——

石家庄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科长吴玉琼:

加快绿化太行步伐,省会三年完成营造林300多万亩

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是野生动物安然栖息、自由生长的乐园。2021年以来,我们先后实施太行山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加快了太行山绿化步伐,铸就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底色,森林资源显著增长,截止到2023年底,石家庄市三年共完成营造林绿化308.84万亩。如今,西部太行披上了最美绿装,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今年,我们以滹沱河城区段打造「鸟岛」为重点,优化提升鸟类栖息生态环境,强化对鸟类的监测保护;以滹沱河流域井陉和平山为重点,谋划建设了黑鹳小区。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动物持续增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在石家庄随处可见。而这座城市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背后,是石家庄市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扎实推进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

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工程运维服务中心宣传开发科科长蔡佳伊:

水变得越来越清,滹沱河鸟类已增至220种

从2017年起,石家庄正式启动了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历时四年,完成对黄壁庄水库以东的109公里流域的系统治理。去年9月,我们聘请北京林业大学做了一个【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绩效评价研究】,植被覆盖度、消纳降雨量、年均碳汇量等生态指标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既丰富了野生动物资源、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为鸟类栖息、迁徙提供了良好条件。滹沱河的鸟类从以前的80种,增加到了现在的22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已达到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6种,这个数据相比2015年增加了80%多。

今年初,我们启动推进滹沱河沿线综合整治工程,新建、提升了5个生态鸟岛。我们这个鸟岛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尽量体现它的自然性,营造出人鸟共生的生态空间。

下一步,我们还会持续强化管护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让滹沱河上的鸟类共享治理成果。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蕾

■供图/石家庄市林业局

■编辑/裴红川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