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动物

猛禽:不说凶残

2024-03-24动物

文/宋晓杰

猛禽指凶猛的掠食性鸟类,它们大多有锐利的脚爪、坚硬的喙,视觉敏锐,分布较广,生活环境多样,居于食物链顶端。现猛禽在中国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里所说的猛禽包括伯劳、大鵟、毛脚鵟、红隼、秃鹫、长耳鸮、短耳鸮、鹗、鹊鹞等等,现略述三五。

牛头伯劳 红尾伯劳

如果只以「大」「小」来论「英雄」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比如伯劳,具有极强的「欺骗性」!

当初,知道「劳燕分飞」这个成语的时候,我曾私下里想,充其量伯劳也不会比燕子大多少,毕竟这个词条把它们「捆绑炸弹」一样弄到一起相提并论嘛。果然,伯劳确实与燕子的体形不相上下,但是,它们却远远比燕子凶猛得多,这是我压根儿没有想到的。

伯劳的总类大约有六十种之多。在这里,我们只简单地介绍牛头伯劳、红尾伯劳、灰伯劳三种伯劳。

单从外表看,伯劳科的鸟类还算温良。你看看躺在树枝上晒太阳的牛头伯劳,还像在妈妈怀里一样撒娇呢。就那么个小东西,真的看不出它们残忍的本来面目,眼中也没有凶光。可是,它们确实是性情凶猛的鸟类家族,素有「雀中猛禽」之称,还背负着「屠夫」的恶名。

伯劳与鹰一样,属于肉食性动物,有坚硬、尖利、钩状的嘴,但是没有鹰的利爪。伯劳之所以被称为「猛禽」,就是与它们个性鲜明的嘴有关——也就是说,它们的嘴不仅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精良的「武器」,还因此为它们赢得了「荣光」。

那么,伯劳到底是怎么捕食的呢?

它们常常站在高处静静地俯视,等待时机,迅速出击。它们还把捕捉到的昆虫及蛙、蜥蜴、小鸟和鼠类等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的尸体,展览「战利品」似的,插在仙人掌、山楂刺、铁丝网、荆棘等东西的尖刺上,然后,再一点点地撕食。

有时,不能或不想全部吃掉的食物,伯劳也用这种方式储存着,什么时候想吃了,再顺便取来消灭掉。

也有人观察它们之后说,伯劳根本就不喜欢吃那些风干了的尸体。那么,那些「牺牲品」被晾于尖刺上的作用,就只剩下「展览与炫耀」了吧。

在一张照片中,我看到一只灰伯劳,正眼皮儿不眨地撕扯着一只老鼠的头,血淋淋的场景尤其令我这个晕血的人不敢正视……真不敢相信,那么小的鸟儿,却具有如此强悍的杀伤力!叫它们「屠夫鸟」,一点儿不过!

别看伯劳那么强悍,但是,由于它们的生活环境是开阔的草原、牧场、疏林边缘、灌木、洋槐等阔叶林,随着城市的扩建、牧场的机械化耕种,导致伯劳的数量逐年减少,我们能看到它们的机会可能也会越来越少了。

△谷宝臣 摄

大鵟 毛脚鵟

比起伯劳来,毛脚鵟的觅食方式更为技艺高超,充满一波三折的悬念。

它们主要是通过在空中飞翔来寻找食物,或者站在地上、高处,等待食物。

以大鵟捉拿蛇为例。

大鵟一旦发现了蛇,便先用双脚将蛇牢牢地抓获。然后,振翅飞到300米以上的高空之中。不甘束手就擒的蛇弯曲着身体,奋力抗争,准备缠绕大鵟的双脚,以期达到逃离困境的目的。

「好吧,成全你!」

只见大鵟突然伸直双腿和脚爪,将蛇撒开,蛇便被狠狠地摔在了地面上——并不是不想吃它,而是——俯冲而下!大鵟再次将蛇抓起,带到空中,重复着前面的动作。直到蛇完全失去反抗的能力,大鵟才稳稳当当地降落到地面上,慢条斯理地开始享受美食。

大鵟的体形,在鸟类中算是比较大的,它们强健有力的爪子和钩子一样的嘴,是它们夺食的有力武器,使它们轻松地就能捕捉到野兔、雪鸡。就是在动物当中,越疆过界的,它们也可以较量较量。你看,它们还能毫不费劲儿地杀死绵羊。

毛脚鵟没有大鵟的身材大,也没有大鵟那么凶猛,它们主要以田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小鸟儿为食,也捕食一些野兔、雉鸡、石鸡等较大的动物。除了在开阔地低空飞翔、盘旋觅食之外,它们有时还埋伏在地上或站在电线杆以及树上,等待食物。当猎物到来时,再突然出击,既省事儿,又准确。

在这方面,看来毛脚鵟是动了不少脑筋的。

红隼

红隼呢,平常喜欢单独活动,尤其傍晚时最为活跃。它们的视力敏锐,喜欢逆风飞翔,可以快速地停在空中,振翅。

白天,红隼低空扇动着两翅,在空中作短暂的停留、盘旋,以便搜寻地面上的老鼠、鸟类、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椎动物,或蝗虫、蚱蜢、蟋蟀等昆虫。一旦锁定了目标,它们便收拢双翅,俯冲而下,直扑猎物。然后,再从地面上突然飞起,迅速升上高空。有时,它们则站在悬崖岩石的高处或树顶和电线杆上,等候猎物,再猛扑过去。

红隼,为比利时的国鸟。它们黄褐色的披风、条纹裙子,还算美丽。但是,用这么点儿的小鸟儿做国鸟,想必自有比利时的道理。

与红隼相似的还有猎隼,也是以小动物或鸟类为食。它们都比较易于驯养。驯养后,是很好的狩猎工具。因此,历史上早就有猎手驯养猎隼。

在阿拉伯国家,驯养隼类是一种时尚,更是财富和身分的象征。常言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捕捉隼类,从事走私活动,给这些种群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秃鹫

在猛禽中,秃鹫的飞翔能力是比较弱的,好在它们找到了一种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滑翔。这些大翅膀的鸟儿,在荒山野岭的上空悠闲地漫游着,用它们特有的感觉,寻找肉眼看不见的上升气流,并依靠上升的暖气流,舒舒服服地继续升高。

秃鹫的形态特殊,可供观赏,羽毛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牧区,秃鹫尤其受到民间的保护。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常有人捕杀它们来制作标本,作为一种畸形的时尚装饰,加之秃鹫本身的繁殖能力较低,使种群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像变色龙一样,秃鹫在争食的时候,身体的颜色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

平时,它们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铅蓝色的。当它们啄食动物尸体的时候,面部和脖子就会出现鲜艳的红色。这是在警告其他的秃鹫:赶快跑开,千万不要靠拢!

如果另一只身强力壮的秃鹫气势汹汹地跑来争食,它招架不住了,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这时,它的面部、脖子马上从红色变成白色。胜利者趾高气扬地夺到食物,它的面部和脖子变得红艳如火。根据秃鹫体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知道哪只秃鹫的体力强,哪只秃鹫体力弱了。

土灰色的背景,山岩、枯树虬枝、土地,都是土灰色的。虽未亲临,却仿佛闻到了厚重的土味。而「恶」是不是天生就存在着呢,它们一生下来就对周围充满敌意吗?

我们看到的秃鹫多是在动物园里,它们怒目金钢一般,逼视着你,仿佛它们一生下来就与你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而当我们看到沙漠上鸟儿的断翅残首,如木乃伊一般不见全尸,零落的羽毛还在风中瑟瑟抖动。「一定是它干的了!」当我们看到秃鹫俯冲着向下的姿势,双爪紧攥,双翅如战机滑翔,特别是尖锐的目光寒气逼人,那说明一定是它看到了草丛中穿梭的兔子——它的美食!

往往,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不义的族群。可是,它们却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是功是过,角度不同罢了。

有时,秃鹫还会想出更为「偷懒」的办法觅食。由于它们飞得太高,不一定能及时发现地面上的动物尸体。但是,乌鸦、豺和鬣狗等食肉类动物,为它们提供了食物的目标。

每当发现那些动物聚集在一起,秃鹫就会警觉地降低飞行高度,进一步侦察。假如确实发现了那些动物在分食食物,秃鹫就会迅速降落。而周围几十千米之外的秃鹫,也会以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速度,接踵而来,蜂拥冲向「美味」。

我没有到过青藏高原,更没有亲眼目睹过秃鹫的风姿,所以,很难想象它们的「尊容」,更无法想象它们是如何地高大、凶悍、强壮。但是,一看到如「胜斗士」般的它们,还是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凉气。

△谷宝臣 摄

长耳鸮、短耳鸮

秃鹫不吃活物,只吃死尸——长耳鸮和短耳鸮,则不然。特别是对于鼠类,它们可是当仁不让,大块朵颐。

长耳鸮和短耳鸮,就是我们所说的猫头鹰。

鸮类棕黄色的大圆脸太像猫脸了,也有点儿像人的脸。它们的眼睛天天睁得那么圆,并不是遇到了什么吃惊的事儿,它们天生就长着「一惊一乍」的模样。更有意思的是,鸮类的两个耳孔不仅形状的大小不同,就连高度也不相同。这对产生立体的听觉,并依靠这种听力像雷达一样定位、准确地捕到食物,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耳鸮喜欢栖息在阔叶或针叶乔木的高枝上,而且,它们的栖息地往往非常精确而固定,甚至,精确到某棵树的某一段树枝上,以至于那些固定居所的垂直下方,遍布着它们的排泄物——污秽之物,也成为搜寻它们的重要线索了。

在动物世界中,鸟类是唯一有羽毛的恒温动物。它们的平均体温比哺乳动物高出十度左右。鸟类对自然界很重要,不仅因为它们有绚丽多彩的羽毛,委婉动听的歌喉,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消灭害虫,是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卫士。

短耳鸮也是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猎食。但是,白天时它们也常常出来活动。平时,它们多栖息于地上或潜伏于草丛中,很少栖于树上。飞行时,也是不慌不忙,贴着地面低低地飞。在繁殖期,它们常一边飞翔,一边发出「不—不—不——」的鸣叫。

别看它们的样子比长耳鸮小那么一点点,而且没有长耳朵,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它们成为根除鼠害的能手。它们捕鼠本领比起长耳鸮来,丝毫也不逊色。

有人曾经对40只短耳鸮极其幼鸟的食量进行过一次细心的观察和记录,结果发现,它们在100多天当中,竟然一共吃掉了44000多只鼠类——做一个简单的除法运算,这结果无论如何都是令人惊心动 魄的。

可是,每到夜晚,当人们听到短耳鸮低缓的叫声,总会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感、嫌恶感或恼怒感。甚至认为,听到它们的叫声是「不吉祥」的,可能会有什么不测的祸事要降临了吧,那可是先兆哦。千百年来,众口烁金啊。

显然,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对短耳鸮天大的误会。它们夜以继日地劳作,辛辛苦苦地铲除害虫,既为我们做了好事,还要长久地蒙受着不白之冤,真是比窦娥还冤!

鹗——就是鱼鹰。

飞翔时,鹗要鼓翼与滑翔交替着进行。一旦见到了鱼类,它们便会俯冲到水面,用脚把鱼抓到。

但是鹗不会马上动手「收拾」猎物,而是不慌不忙地将猎物带回栖息处,慢慢地食用。有趣的是,鹗吃完鱼之后,还会拖着脚,在水面上低低地飞——好像人在洗脚一样。

看出来了,它们是挺爱干净的鸟儿吧。

鹗雌雄在交配的时候,常成对地在水面上互相追逐,或者在空中翱翔。停息时,多立于水域岸边的枯树上或电线杆上。

鹗的性情非常机警,叫声响亮。

它们的巢都是用较粗大的树枝搭建而成。如果繁殖成功,无外界的干扰,巢完全可以使用很多年。甚至,有的巢会连续使用18年之久。鹗一点儿也不懒惰,它们每年都要对巢进行修修补补,因此,它们的巢结构较为庞大,也比较结实。

像所有充满亲情之爱的鸟儿一样,鹗对幼雏也是关怀备至。如果有大型的雕类、鸥类天敌企图来偷袭它们的「小宝宝」,鹗从身型上不占优势,怎么办呢?

它们会想出好办法来保护幼雏。

你看,鹗不慌不忙地飞到巢的上空,故意作出摇摆不定似乎马上就要摔下来的样子。同时,它们还发出「切利利,切利利」的叫声,以分散天敌的注意力。直到把天敌引走,才肯善罢甘休。

如此说来,鹗也算一种比较智慧的鸟儿了。

【绿色中国】 A(上半月) 2024年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