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1996年,任正非致電李嘉誠:我是小任,華為的香港業務得仰仗您

2024-10-04科技

華為啊,誰不知道呢?華為技術公司1988年就成立了,它可是咱們國內最大的通訊裝置制造商,就專門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通訊網路技術與產品的。

可是26年前,1996年的時候,華為哪有現在這麽強大啊,當時才剛剛開始邁向大陸以外的地方呢。

任正非邁出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華為經由香港市場開啟國際市場。

所以呢,26年前的香港有兩個集團,一個是地產集團,一個是科技集團,這倆集團看起來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是卻演繹出了一段很特別的故事。

而且,就因為這次有了交集,後來任正非遇到別的困境的時候,李嘉誠好幾次都幫了大忙。這裏面到底發生了啥事兒呢?

【開拓市場迫在眉睫】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988年成立,是中國電信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在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裏,1995年是最重要的一年。

在1995年之前呢,任正非就已經達成了公司第一階段的目標了,就是把各方面的基礎都夯實,像基本的發展思路、資金需求還有企業精神內涵這些方面。到這個時候,華為靠著品質好的交換機裝置,已經解決了新公司在市場上怎麽站穩腳跟的問題了。

華為站穩腳跟後,就得持續拓展市場。

華為為啥得先開拓香港的業務呢?一方面是華為那時候在國內發展碰到瓶頸了,另一方面呢,1995年華為成功研發出數位程控交換機,香港會是推廣的一個突破口。

千禧年前後,內地有不少同型別的電信科技公司比華為厲害呢,當時華為的有利競爭還不怎麽明顯。

任正非察覺到,在當時的電信市場中,內地的電信市場差不多已經被瓜分完了。不管是中興、大唐這樣的本土大型通訊制造商,還是易利信、諾基亞、艾爾卡特之類的外國大型通訊裝置制造商,都對內地各個行業的電信市場垂涎欲滴。

任正非覺得,光靠著內地市場那是遠遠不夠的。

尤其是在1995年的時候,華為的核心發展目標已經從剛成立時解決立足的問題,變成了追趕世界上技術領先的企業。

1995年12月,任正非做了一場演講,在演講裏,他給大家描繪了華為國際化後的美好藍圖。

華為國際化發展很迫切,這可不只是為了搶占海外市場,更重要的是能吸引更多資金,提高華為整體的研發能力,增強華為在科技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就這樣,在1996年的時候,華為正式開始拓展國際市場,來提高公司的效益。

【試水香江】

既然要開拓國際業務,那第一單肯定是重中之重。說起華為的海外業務,在香港的業務就是個開門紅。

香港在當時是全球電信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呢。就拿最早的手提電話「大哥大」來說吧,它就是最先在沿海的粵港地區開始普及開的。所以啊,當時好多世界級的知名電信公司都特別看好香港的這個市場。

那時候,網路才剛普及,交換機也才上市沒多久,廠商們都想把最先進的交換機賣到這兒來。

香港原生的營運商都在搞業務升級,開拓新業務,好吸引更多客戶呢,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電信就在這些營運商之中。

1996年,和記電信剛拿到固網電信營運牌照,想要吸引客戶推廣業務的話,就必須在很短時間內把移機不改號的業務做起來。

和記要在短短3個月內實作移機不改號業務,可一時很難找到合適的供應商,之前的供應商做這個計畫起碼得6個月呢。

和記的計畫人員正急得抓耳撓腮、快沒轍的時候,經人介紹,任正非帶著當時沒什麽名氣的華為來到了和記。

任正非為表誠意,親自給李嘉誠打電話。當時,六十多歲的李嘉誠在商場上已經是前輩了,他擁有龐大的商業帝國和巨額財富,在商場上那可是相當厲害的。

可這時候任正非創立的華為才剛剛起步呢,市場根本就還沒開啟。

可任正非不卑不亢啊,他真誠地跟李嘉誠說自己的合作想法:「尊敬的李嘉先生,我是小任呢,我想讓世界都能看到華為,在香港的業務還得靠您幫忙啊。」

李嘉誠答應跟華為合作,當然不只是因為任正非的那番話,更關鍵的是任正非帶著華為把華為精神展現出來了。

李嘉誠不只是個實業家,還是個熱衷慈善的慈善家呢。他在內地捐款的時候,一直不讓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建築物。所以啊,他幫助年輕的中國華為公司發展,這就體現出李嘉誠的民族向心力了。

最後,華為憑借實力證實了,大陸企業的技術還有企業人員的素質並不比海外企業差。

約定的時間是3個月,華為特別重視這次合作,就派了他們最厲害的工程師來做這個計畫。結果還不到3個月就把計畫做完了,而且順利透過驗收。

這過程也不是順順當當的。到底是剛起步的公司,在香港這個和內地有一定區別的地方搭平台,技術方面就會有好多問題。

就像香港那邊,交換機的標準制式、客戶使用習慣還有信令配合這些,都跟內地不一樣。不過華為一直有精益求精的理念,不但把這些問題都解決得特別好,還按照香港的實際情況,客製了很靈活、適合當地環境的方案。

就像華為的裝置能放在樓梯間,這樣能節省空間。

在價格方面,華為的定價也比國際上一流產品低。並且,華為和和記合作的時候,和記對華為的產品品質、服務都有著嚴格要求,這些都為華為產品打進國際市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和記電訊在合作完之後,對華為那是一個勁地誇。雙方特別有誠意的合作,不光在商業上實作了共贏,還讓李嘉誠瞧出了任正非的品性和魄力。

華為在香港和記電訊那裏合作成功之後,李嘉誠還幫華為拿到了香港電信通訊裝置的授權經營權。

就這麽著,靠著這一合作,華為順利地邁向了國際,李嘉誠和任正非呢,他倆差了將近二十歲,也因為這個成了忘年交。

在這之後的發展行程裏,華為也始終沒讓李嘉誠失望,發展得穩穩當當的。到了2010年,華為竟然打敗了諾基亞、易利信這些老牌的電信大企業,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裝置制造商。

【雪中送炭】

誰都不會一直順風順水的,企業的發展也沒有順順當當的。

這幾年華為在海外開展5G業務時遇到的阻力,大家都能看到。不少海外國家絞盡腦汁,想要打壓發展得紅紅火火的華為。就在這個時候,李嘉誠向華為伸出了援手。

2010年,華為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裝置制造商的時候,李嘉誠的商業帝國也有了新的戰略布局。

那年李嘉誠一下拿出91億美元把英國電網公司給收購了,當時可鬧出不小的動靜呢。甚至有不少人抨擊他、質疑他,覺得他這是要「把中國的錢都掏空了,然後跑去美國」。

李嘉誠的公司收購英國電網公司後,就開始把在中國的業務和資產賣給英國,套現千億,然後用這些錢不斷加大在英國的投資。

就這樣,一下子就成了英國最大的單一海外投資者,最後把英國30%的天然氣市場、25%的電力市場還有5%的水務市場都給控制住了。按照當時的統計,李嘉誠在英國的總資產有6000億元呢。

國人的各種質疑並沒有影響李嘉誠做決策和投資。事實表明,李嘉誠的決策沒錯,甚至過了10年,這些投資成了他在英國援助華為的基礎。

2018年之後,華為碰到了各種各樣的麻煩事兒。特別是美國這樣的國家在中間搗亂,一個勁兒地打壓華為的產品。那時候,不少跟華為合作了很久的老客戶心裏也開始打鼓,不敢再和華為繼續做生意了,可李嘉誠卻直接出手幫華為。

當時李嘉誠站了出來,力挺華為,他名下的three UK電信公司就宣布跟華為簽約了。

而且啊,李嘉誠之前在英國有好多業務,投資經驗也很豐富呢。就因為這樣,他能在中間牽線搭橋,最後英國通訊業的EE、O2、沃達豐集團這三家巨頭公司都跟華為達成合作了。

要曉得,單是這四家公司就占了英國通訊市場87%的份額呢。在華為開拓歐洲市場遭遇危難的時候,是李嘉誠站了出來,給華為創造了機會。

這麽看來,華為在英國通訊業的地位很重要,這當中李嘉誠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美國現在還在想盡辦法打壓華為呢,英國現在也有向著美國那邊的傾向。可實際上啊,英國想要完全撇開華為是很困難的。

首先,華為是最早研發5G的企業,之前因為有李嘉誠幫忙,英國很多4G計畫也是跟華為合作的。

要是不管華為了,那英國肯定就沒5G領先地位了。這麽看,華為在英國有競爭力,這和李嘉誠的幫忙是分不開的。

【共建良好商業生態】

李嘉誠為啥能一直這麽支持任正非的華為呢?首先能確定的是,這倆人都稱得上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站在同一條民族戰線上。不過在商場裏,他倆的定位不太一樣。

李嘉誠弄出來的商業帝國,他對自己的定位更偏向於商人。他沒說有啥行業是靠著某種情懷或者理想信念來支撐的,就是一直把利益報酬當作中心。

任正非覺得自己就是個企業家,華為這家企業當然是要賺錢的,可這也是任正非的事業追求啊,華為是在為科技理想拼搏呢,還帶著國民品牌的那種情懷。

李嘉誠的商業裏就缺這種情懷,這就是為啥李嘉誠認同任正非,還能跟他成忘年交,還雪中送炭呢。

26年前,故事開始於香港。現在呢,華為有了更高的追求,一直在突破自己。我們盼著,每個商業公司之間,都能良性競爭、友好合作,實作互利共贏。

【參考資料】

孫簡,【華為海外行銷之道】,這是他2005年在清華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

李含揚寫了篇名為【華為集團國際化發展探究】的文章,登在【國際商務財會】2022年第8期上,頁碼是69 - 71頁。

厲鳳華寫的【華為公司商業模式分析】發表在【合作經濟與科技】2022年第3期,頁碼是138 - 139頁,DOI為10.13665/j.cnki.hzjjykj.2022.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