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會聊天的陪伴機器人,到會烹飪的功能機器人;從第十屆上交會,到剛結束的2024外灘大會,凡是有機器人展示才藝的展區,定是會場中最熱鬧的地方。在這些人形機器人的背後,實則為具身智慧技術高速發展的體現。所謂具身智慧,簡單來說就是給能理解、推理並與物理世界互動的AI「頭腦」,加上一個「身體」,而這個「身體」可以是各種形態,比如機械臂、汽車、亦或我們熟悉的人形機器人。這在國內外已形成一種不可逆的趨勢。無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還是輝達執行長黃仁勛,都在公開場合表達過,人工智慧的下一個浪潮將是具身智慧。可以想象,那些曾經只在動漫影視作品中出現的機器人,正在陸續叩開現實世界的大門。
人形機器人有多能幹?「炫技」給你看
人形機器人有多火熱?從國內外科技大會上的機器人展示數量和技能,就能窺探一二。
2023年7月,聯合國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了「人工智慧向善(AI for Good)」全球峰會,機器人多到被譽為科技界的「奧斯卡」。據媒體報道,包括全球第一個超現實主義機器人藝術家「艾達」、人形搖滾歌手機器人「苔絲狄蒙娜」以及最先進的醫療保健機器人「葛蕾絲」等等,都可以在這裏看到。
峰會還舉辦了全球第一個由機器人主導和參加的新聞釋出會。9位人形機器人站在台前,自如地與記者互動,討論關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監管問題以及如何建立人機之間的信任。
回到國內,在今年8月舉辦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集中亮相了27款人形機器人,創下歷屆之最。
比如,有具備拿水杯、搬運箱子等靈巧操作能力的電科機器人1號,它擁有在斜坡、碎石地、草地等非平整路面穩定行走能力,可套用於工業制造、安防巡邏、應急救援等領域;還有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系列,能夠與工人、AGV、無人物流車以及智慧制造管理系統等協同,為工業場景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實用的服務。
2024年釋出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顯示,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市場規模將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預計到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超百億,達到104.71億元,2030年有望成長為千億市場,市場規模達1192.46億元。
從「炫技」到「服務」落地
在他看來,當前人形機器人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提高泛化性和通用性。雖然一些人形機器人已經能夠完成簡單的動作,如擺pose、跳舞等,但這並不足以體現其真正的價值。他提倡將重點放在訓練機器人的抓取和放置等基本技能上,透過提高這些技能的泛化性來解決實際套用問題。「眼下,人形機器人的能力瓶頸並非在於‘大腦’的感知、理解、判斷,而恰恰是缺乏類似人類‘小腦’的泛化執行能力。」王鶴說,這一瓶頸導致的問題就是人形機器人「幹活」不夠快、不夠敏捷。他認為,這一瓶頸的根源是高品質數據的匱乏。「機器人‘大腦’所需數據可從互聯網的文本、影像中獲得,而‘小腦’所需的數據少之又少,有限的來源之一是國外部份企業采取的人工遙控機器訓練的方式,采集到的數據既難、又貴、且慢。」
還有專家指出,即時性、推理速度也是當前具身智慧面臨的另一瓶頸。目前,基於大模型的機器人控制線上決策至少需50毫秒,一般延遲為1至5秒,無法滿足工業場景3至10毫秒的需要。
「人形機器人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它的突破一定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技術的沈澱,大規模量產、商業化也都是挑戰。」多位受訪者表示,盡管人形機器人的成長速度肉眼可見,但達到產業爆發的「iPhone時刻」還有距離。北京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熊友軍表示,人形機器人會率先在工業場景落地,接下來是套用於商業場景,最後是進入千家萬戶。其中,工業場景的落地最快今年或明年就能在部份試點實作,人形機器人「入戶」則要10年左右才能實作。
人形機器人在中國的發展機遇
新興事物的成熟總會遇到瓶頸,但好在,人形機器人在中國發展擁有自己的發展機遇。
一方面,中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這讓人形機器人在醫療、護理和日常生活輔助等領域的需求日益凸顯。另一方面,新一代年輕人更傾向於追求知識和技能型工作,傳統的體力勞動逐漸失去吸重力,這為人形機器人在制造業、農業和服務業中的套用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此外,全國各地都在加碼推進機器人和智慧制造領域的相關政策。
5月31日,【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慧高品質發展高水平套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提出,加快組建廣東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
6月15日,【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指出,瞄準人工智慧技術前沿,構建通用大模型,面向垂直領域發展產業生態,建設國際演算法創新基地,加快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
6月28日,【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著眼世界前沿技術和未來戰略需求,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帶動醫療健康、協作、特種、物流四類優勢機器人產品躍升發展,實施百項機器人新品工程,打造智慧驅動、產研一體、開放領先的創新產品體系。
這些利好政策的推出,將持續為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發展與套用提供堅實的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