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隧道「體檢」「好幫手」今日亮相

2024-05-15科技
隧道、公路、橋梁……交通基礎設施要想經久耐用、品質過硬,好的「體檢」必不可少。如何獲取準確的隧道結構資訊?如何「透視」橋梁結構,精確捕捉橋梁內部的微小變化和潛在隱患?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巖土工程領域對於更精確、高效的勘察和檢測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加。5月15日上午,超視覺感知——AI巖土透視雷達產品釋出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大灣區國創中心」)舉辦。
會上,研發團隊工作人員現場遠端連線探測現場,對產品的各項功能進行演示。據介紹,AI巖土透視雷達產品由大灣區國創中心成果轉化支撐平台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研發。該產品結合了邊緣雷達計算硬體、AI演算法和雲平台先進技術,采用先進的高速脈沖發生器和皮秒取樣技術,能夠實作高效的地下巖土勘察和檢測,透過AI演算法對雷達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支持即時數據監測和智慧決策,為隧道、橋梁等巖土工程和建設行業提供全新視角與解決方案。
邊緣雷達計算硬體
如何理解新產品在勘察效率與準確性方面的優勢?據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王鵬介紹,檢測隧道需讓機器緊貼隧道表面,以往需要至少兩位技術員擡著機器,這很容易影響隧道檢測的穩定性與準確性;其次,隧道檢測後生成的影像灰白一片,對技術人員識讀影像,提出了很高的專業技術經驗方面的要求。「這些問題主要制約的就是隧道檢測的效率,隨著中國高鐵建設發展,高鐵隧道裏程逐漸增加,如何提高檢測效率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否可以有新的硬體方案讓數據采集更加簡單高效?是否可以透過人工智慧的協助進行自動化數據處理和研判?是否可以將先進的管理模式引入檢測任務和計畫的管理?基於這樣的思考,AI巖土透視雷達產品的研發逐步推進。
產品套用場景
目前該產品主要套用於鐵路隧道檢測,能夠準確測量隧道的初支護和襯砌的厚度、定位內部鋼筋和支護、辨識空洞和其他病害,此外還能套用於橋梁檢測、公路檢測。「舉個例子,在檢測橋梁的橋面和橋體結構時,雷達會發射特定波長的電磁波,電磁波遇到瓦斯、液體、固體後反射回來的情況是不同的,由此可以辨識出混凝土內部的缺陷,如蜂窩、裂縫和剝落等。這項技術特別適用於對橋梁進行定期的健康狀況檢查,從而預防潛在的維護問題和結構故障。」王鵬解釋道,「未來,我們將繼續對產品進行升級叠代,一方面繼續提升產品檢測的效率,另一方面,目前產品的檢測物件主要集中於混凝土結構,後續將進一步拓展檢測深度,強化對路基等物件的檢測。」「本次新產品的推出,是國創中心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融合的思考的體現,希望產品能在鐵路建設行業得到廣泛套用,並逐步擴充套件至其他相關行業。」大灣區國創中心主任田宏表示,該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以關鍵技術突破和產學研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使命,致力於打造集「有組織科研+有組織成果轉化」於一體的大灣區科技創新樞紐,今後將繼續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貢獻力量。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趙越圖源研發團隊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