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AI 終將無處不在 便利背後 我們正在失去什麽?

2024-10-08科技

在過去幾年,AI技術迅猛發展,從寫作、繪圖,到客服、面試,AI幾乎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受到,AI雖然強大,卻在無形中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現象。

從「連線」到「隔離」:AI在社交中的尷尬

最近,一位應屆生源源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參加了四五次秋招面試,但一直沒有見到真人面試官的影子。所有面試都是由AI來進行,問題重復又呆板,稍有網路卡頓或表現稍顯不標準,AI面試官就直接掛斷。她覺得自己再怎麽準備也難以應對這些沒有情感、無法靈活調整的「冰冷機器人」。

像源源這樣面對AI面試困惑的人不在少數。數據顯示,56.6%的企業已經或打算在招聘中引入AI套用,尤其是互聯網公司,AI面試已經成了「入門標配」。原本希望透過面試與企業建立更深連線的求職者,如今只能對著螢幕跟一個冷冰冰的程式對話,人的溫度在招聘環節中逐漸消失。

不僅是面試,社交平台的虛假AI使用者也成為了另一個問題。一些平台上,使用者點開頭像想建立聯系,結果對方卻是AI生成的虛假形象。像小姜這樣的社交平台重度使用者表示,這種情況讓人越來越難以分辨真假。人們在尋找真實溝通時,卻一次次撞上了AI的「柏林墻」,心與心的交流被遮蔽在外。

AI客服:從「幫助」到「阻礙」

不光是社交,AI還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服務場景中,比如客服。使用者小寧表示,她在聯系某快遞公司客服時,多次請求「轉人工」,AI客服卻一直以「找人工會更慢哦」「人工客服已經下班了哦」等理由阻止她,感覺好像除了AI再沒有人能幫助她一樣。這種體驗無疑讓人更加孤立無助,AI客服從原本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工具,漸漸變成了「阻隔人」的屏障。

一些企業為了降本增效,大力引入AI客服。相比於人類客服,AI客服可以24小時線上,且成本更低。然而,這樣的選擇雖然節省了企業開支,卻在無形中犧牲了使用者體驗,使用者的需求往往得不到充分響應,找人工客服也變得越來越難。在某種程度上,AI正在替代人的工作,但這種替代帶來的卻是溝通的斷裂。

隱匿的AI墻:我們還能找到真實的人嗎?

大學生金鑰最近遇到了另一個「AI騙局」:某天晚上,他透過了一個來自「附近的人」的好友申請,對方言辭熱情,讓他感受到了一絲情感的火花。但就在對方發來一個連結,並突然打來視訊電話後,金鑰發現自己掉進了一個圈套——對方竟然是個AI生成的形象,甚至還用AI換臉制造出了他的視訊。那一刻,金鑰感受到的不只是驚訝,還有對虛擬世界的迷茫與恐懼。

類似的情況在網路上屢見不鮮。在社交軟體 Soul 上,AI聊天機器人「AI茍蛋」甚至能模仿真人,主動和使用者打招呼、找話題,語言詼諧自然,讓人真假難辨。雖然AI聊天機器人給一些人帶來了陪伴,但也有很多使用者質疑,這樣的陪伴真的有意義嗎?人們渴望的是真實的交流,而不是被編程設定好的語言回應。

技術便利背後的代價:人與人疏離

AI技術的廣泛套用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它也在悄然拉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尤其是直播行業中的「數位人」現象,越來越多的直播間選擇讓AI主播代替真人主播。小路深夜刷到某品牌直播間購買商品,結果留言一直沒人回應,才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一個不具備即時互動能力的AI主播。

24小時不間斷的直播、穩定的情緒輸出、近乎一致的賣貨話術,AI主播無疑是企業降本增效的最佳選擇。然而,AI的冷漠與機械性卻無法替代真人主播與觀眾之間的情感互動。人們在購物的過程中,不僅是為了商品本身,更希望透過互動獲得情感滿足,但這種需求正在被AI所掩蓋。

AI面試、AI客服:人們如何應對「冷冰冰」的未來?

AI的套用不僅體現在消費娛樂場景中,更滲透到了求職、客服等各個方面。AI面試已經逐漸普及,成為許多企業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篩選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對於求職者來說,面對AI面試的過程充滿了無奈和挫敗感。社交平台上,不少應屆生分享了「討好AI面試官」的經驗:如何用詞、如何調整語氣,甚至為了更好地應對AI,還改變了自己的說話方式。

這種現象令人深思:為了突破AI這堵「柏林墻」,人們開始模仿AI、迎合AI,甚至失去了自我。企業用AI去篩選人,求職者模仿AI去迎合企業,這樣的迴圈下,我們是否會迷失在AI設定的規則中,失去人與人之間原本應有的真實與溫暖?

技術築墻,人們在反抗

在AI大規模滲透進生活各個角落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人開始反思:AI真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改善,還是無形中剝奪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

技術是把雙刃劍,它能帶來便利,但也能成為障礙。無論是招聘環節中的AI面試,還是服務場景中的AI客服,抑或是社群網路中的AI陪聊,人們開始意識到,雖然AI很強大,但它永遠無法代替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交流。

有人選擇了放棄——放棄和AI面試官周旋,放棄在虛擬社交中的虛假聯系。有人則開始尋找應對之道,比如透過社交平台互相分享如何辨識AI的技巧,或是努力突破AI客服的重重阻礙,找到真正能回應自己需求的真人客服。

如何打破人與人之間的「柏林墻」?

AI的確是強大的工具,但它本不應成為隔絕人們相互交流的屏障。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技術,而不是被技術所控制。企業在使用AI時,或許也應該更多地考慮到使用者的體驗,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效率和成本的降低。

希望在未來,技術的發展能真正幫助我們更好地連線彼此,而不是讓我們感受到越來越深的隔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應該是真實的、溫暖的,而不應被冰冷的技術所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