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華為芯片也得靠邊站?中企崛起時刻來了,取代英偉機會出現

2024-02-12科技

當前,中國廠商們正積極尋找能夠替代輝達芯片的突破口,成為業界關註的焦點。在其中,華為備受關註並被視為備選方案。

這一點實際情況也確如所言。據美國媒體報道,在輝達遭遇多項出貨限制的情況下,華為於2023年從中國廠商處獲得了超過5000個910B芯片的訂單。預計到2024年,華為在該領域的份額還將進一步增加,這一趨勢的原因在於國內兩大科技巨頭減少了對輝達芯片的采購。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市場上有訊息稱,為了與輝達進一步競爭並滿足國內廠商的更多需求,華為計劃削減麒麟芯片的生產力度,以提高910BAI芯片的產能。如果這一訊息屬實,可能對輝達造成一定沖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仍有一個短板未能彌補。國產芯片與輝達的差異並非在工藝、算力和效能方面,而主要在於CUDA。CUDA已形成了輝達強大的生態系。相比之下,華為在這一方面尚有提升空間。因此,僅憑華為芯片作為備選方案,未能真正取代輝達。

然而,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國企業海光資訊崛起,可能改變局勢。海光資訊公司擁有兩條產品線,一條是CPU,另一條是DCU,後者是針對輝達GPU產品的競爭對手。據報道,海光資訊的第一代DCU產品在記憶體頻率和視訊記憶體位寬上幾乎與輝達A100一致,但在互動速率上存在較大差距,只能達到A100的30%左右。預測數據顯示,綜合實力約為A100的50%水平。

盡管初代產品存在差距,但海光資訊的第二代產品已經有所提升,據估計可達到A100的80%效能水平。雖然與CUDA生態仍有距離,但與輝達相似的生態環境意味著廠商可以以較低成本完成生態遷移,從而開辟取代輝達的突破口。

正如先前所述,輝達真正的優勢在於CUDA,而海光資訊與輝達CUDA的生態、編程環境等諸多方面高度相似,具有較高的適配性。因此,在相似的生態環境下,采用海光資訊產品的廠商可以以較低成本完成生態遷移,進而開啟取代輝達的突破口。

希望海光資訊的下一代產品能夠盡快問世,在效能上能與輝達相媲美,或許這將是國產GPU芯片真正崛起的時刻。對於這一趨勢,期待您的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