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夜讀|胡廷楣:遛「狗」之美

2024-03-26科技
我已經習慣和一起研究棋文化的理科生聊天。
有一次,劉知青教授說出了人工智慧學者的特別憂慮:人工智慧的快速進步,會導致人類對於技術的依賴,以及自身的退化。這種退化在很多人身上都已經很明顯了:思考的退化,感受的退化,行動的退化。不知道有誰,也不知道如何來喚醒那些在新技術面前躺倒的人。幸好我們有圍棋。
2023年,我們遭遇了ChatGPT。中年理科生劉知青留下幾句雋語:可以把機器看作某種動物,例如貓或狗,但不要被具體的表現所限制,例如不一定要有四條腿。為了方便起見,我們不妨就叫它「狗」吧,「狗」既不是工具,也不是現象;換句話說,既是工具,也是現象。「狗」在成長中,現在比人差點,說不定將來不比人差,甚至更強大。
2024年,我們遇到了Sora。擔任過研究所所長的老年理科生陳祖源先生說:這幾天Sora在網路上影響很大,但從本質上說自動生成視訊和自動生成圍棋的AlphaZero一樣,由此更能感到AlphaGo在人工智慧發展史上的劃時代意義。我曾經比喻機器學習就如馬戲團訓練狗做算術,如果狗的壽命可以無限大,那狗解微積分也是可以訓練出來的。但即便如此,狗也並不知道它在做什麽,就如它現在銜著5字,放到2+3後面時一樣。
劉知青和陳祖源都將AI看作是「狗」,類似活物。
而棋手,早就根據發音,將AlphaGo之類圍棋軟體稱呼為「狗」。他們每人幾乎都有一只或者數只「狗」。人和狗一起活動在棋盤上,稱之為「遛狗」。「狗」走過一些人所熟悉的路,棋手便忽略,讓「狗」再走一步。走到冷僻的路,棋手便會認真思考。棋手不離「狗」,「狗」不離棋手。人透過「狗」深度理解了棋,「狗」又在棋譜中體現了自身的價值。
如今AlphaGo問世已經七年。背出了機器的棋譜又如何?棋手下棋,仍舊緊張激烈。現在棋手使用的AI有四五種,各有各的妖處。春節前收到【圍棋天地】03-04合刊,回顧2023年,有十大名局、十大奇譜、十大妙手……這些的的確確是棋手自己下出來的棋,只要是高水平對局,棋手總歸如履薄冰,全力以赴。中盤驚心動魄之際,並沒有現成的AI棋譜可背,復雜的棋局逼出了真性情和真功夫。
在「人工智慧的快速進步」面前,不願退化的棋手,當然還記得陳毅元帥大氣恢弘的提醒:下棋需靜,需沈著,需忍耐,需心平氣和。棋手沒有趴下退化,學成一只狗。他們知道「狗」其實沒有真正的認知,棋手卻可以從「狗不知」的棋中尋找棋理,透視可以連貫的思路。每一個現代棋手都是卓爾不群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認知、自己的美感、自己的風格。他們就這樣在棋盤邊上站立起來,彰顯具有時代特征的人格。
應該向人工智慧時代一個個清醒的沒有躺倒、拒絕退化的爛柯人致敬。他們於圍棋投入最深,故收獲最多。「超越自我」如今在世界最高棋壇不斷的競爭中一再復制。「自我」已經成為復數的棋者。
李喆六段和陳祖源先生合作,解決了中國圍棋技術史的難題之後,便在思考機器會給圍棋帶來什麽。他在武漢大學的講壇上,為未來的精英開出了前所未有的圍棋課。胡耀宇八段以全部熱情投入機器時代的對局分析,他能夠在棋手對局中,將「學習機器」的棋和「棋手本能」的棋分得清清楚楚。崔燦五段貢獻了對於人工智慧開局的深入研究,他在【圍棋天地】上的連載一直在進行……
他們都是有學問背景的棋手,哲學對於他們非常親近。我理解,他們珍視自己的內心感受,他們的努力,是在追求機器時代人類心靈的自由度。
2023年6月,【「局」·藝術VS圍棋】在上海開幕,主辦方邀請了中國、荷蘭和日本三國的現代藝術家。藝術家們出自本土的文化,對表現圍棋充滿了熱望。這些作品無拘無束,每件作品,都可以認為是在思考現代科學面前的圍棋,又都體現出對於各自文明的溯源。他們描述著觀念中的古老圍棋,也敘述著科學的進步,用各種方式,表現了當代人的智慧和情感。這個琳瑯滿目的展廳,就是現代社會文化的風雲際會,科學和藝術的交匯激蕩。
我當然相信機器會全面超越人的能力,但是機器絕對不能讓我們忘記自己是人。不敢說我能看懂他們的作品,但他們的作品感動了我。藝術家再一次啟發我,藝術或者文學,都是因為人而存在,都是人類精神交往中的互相認同和交融。
展覽公開展出的那天中午,與發起人陳海藍、策展人屠寧寧、畫家馬元相遇於展廳。面對馬元教授圍棋題材的觀念藝術作品,激動萬分,感想良多。
我相信現代藝術和文學可以互相誤讀,棋手和藝術家的身影,可以出現在同一篇文章中。翻來覆去四個月,終於寫成【一滴知性的眼淚】。
圍棋技術更新換代,迷茫無奈之時,不過是人工智慧時代的濃縮。有情感才有眼淚,多愁善感才是真正的人,方能欣賞這個時刻的人性之美。棋手和藝術家「知的淚」極為珍貴。(胡廷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