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小米「之家」,缺個中樞

2024-07-15科技

董明珠和雷軍,不打賭了,但暗暗杠上了。

前不久才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打假」「小米空調*」言論的格力,又向小米「開炮」了。

7月9日,格力電器文化傳媒中心官方微博通報稱,米家小米電風扇侵犯格力專利權案近日有了最新結果。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米家小米電風扇不得再制造和銷售,同時侵權人需向格力電器支付185萬元。

但事件發酵後,小米公司發言人卻發微博稱:「經查,我司並未收到任何環境電器相關訴訟。」

對此,格力方面迅速解釋稱,侵權風扇為小米官方旗艦店在售產品,其委托方為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制造商為造夢者(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換言之,格力起訴的是小米供應商。

或者說,小米生態鏈裏的企業。

該公司的經營範圍涵蓋家用電器研發、制造、銷售;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研發等,2018年進入小米生態鏈。

盡管此次被起訴的並非小米,但小米卻難獨善其身。有輿論提出質疑,「買前米家生態,出事供應商提供」。

10日午間,格力電器再發文稱,造夢者(浙江)科技有限公司已向其支付185萬元。

令人玩味的是,格力電器特別備註一段話,「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00%控股的天津金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造夢者(浙江)科技有限公司8.0439%的股權。」

在沒事的時候,這家企業一直是小米生態鏈上的典型案例。

2022年2月,據報道,時任小米生態鏈負責人屈恒曾表示,直流電風扇是小米第一個從工廠端布局的品類,憑借這一單品,不僅讓小米一舉占領了高端電風扇品類,也提升了整個市場的產品平均客單價,還讓其「看到了超越龍頭的希望」。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2013年董明珠與雷軍那場關於中國創造和中國制造之爭的賭局。

當時小米創立不足四年,雙方打賭?五年之內小米的營業額能不能擊敗格力。

其中的差距很明顯:2013年格力營收已有1200億元,而小米營收只有265.83億元。

結果不出意料,2018年格力以超過230億元的營收差額贏得這場賭局。

對於10億元的賭註,董明珠事後曾表示,「他沒給我也沒要」。

但到了2023年,小米的營收已經比格力多出了600多億元。

在這個背後,小米生態鏈創造的價值不菲,但惹出的麻煩也不少。

2014年後,小米生態鏈呈加速發展趨勢。2023年,小米在年報中提到,已投資超過430家公司,記入損益的長期投資賬面價值為680億元。

但風光之下暗流湧動,如前不久小米生態鏈企業CEO曾在群內怒斥同行挖人。

同時,隨著小米生態鏈壯大,開始不斷有生態鏈企業「去小米化」,或者是生態鏈內部內耗的訊息傳出。

如九號公司和石頭科技都是曾經高度依賴過小米的生態鏈企業,但現在都在明裏暗裏去小米化。

小米依靠生態鏈實作高增長的時代是不是已經過去了?

小米可能會采取什麽措施去面對這些現象?

對此,野馬財經張凱旌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小米生態鏈,缺少中樞,整體呈現斷鏈狀態,這才是其目前最大的痛點。

小米生態鏈從布局開始,就一直顯得很雜亂,更像一個野蠻生長的孵化器。

所以,這種野蠻生長造成了一大問題,即:一旦企業成熟甚至IPO,反而就選擇脫離小米,而此前一些創業初期不太合規的操作,又會留在小米生態鏈中成為隱患。

誠然,小米生態鏈最初是透過廣種薄收的賽馬方式,廣泛的布局在智慧家居、智慧穿戴以及智慧出行等多條賽道中,形成巨大的顛覆沖擊力。

但由於賽馬模式,導致不少小米生態鏈企業進軍同一細分領域,導致內卷。

這和小米在規劃生態鏈時的設定有關,無可厚非。

但問題在於小米生態鏈缺少一個連結所有產品的核心中樞,這造成了常有爆款、卻各自為戰的局面。

早期的高增長在於填補市場空白而獲得增量收益,但這種空白當下已經罕見,反而讓小米生態鏈由於缺少中樞而「斷鏈」的問題更為突出。

接下來,小米需要找到一個最適合的中樞,此前的小米手機、小米音箱都嘗試過,但都沒有真正成功。

當然,更加不可能是小米汽車,因為它不會是家庭標配。

或許,雷軍希望的中樞,有可能是澎湃os。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產業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