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某機器人企業,一位人形機器人正用靈巧的雙手拾取物體。
驅動這雙靈巧手的,是「隱藏」在背後的12個微型電機。
而在持續磨損下,每台有刷微電機的壽命大約是1500小時,對於幾乎要24小時不停歇工作的機器人來說,這就意味著兩個月左右就要更換一次電機,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如果能把磨損降下來,有刷微電機的壽命就能大大延長,機器人工作效率也能因此大幅提升,硬體成本也將大幅下降。
△鄭泉水院士(左一)帶領團隊研發結構超滑相關套用產品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泉水和他的團隊,攻克的就是「零」磨損這個世界級難題。
早在2012年鄭泉水帶領的課題組就首次在大氣環境下實作了微米尺度的結構超滑,在國際上率先證實了微米尺度結構超滑的存在。
2019年,在深圳市政府、坪山區政府和清華大學的共同支持下,全球第一個專註於結構超滑技術研究的機構——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超滑技術研究所落戶深圳。
他們在這裏把結構超滑實作的尺度突破到了公釐級,如今正在向厘米級的無人區拓展。隨著結構超滑技術的突破,這項技術的套用場景也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物聯網、5G/6G通訊等諸多領域都是用武之地。
從清華園到深圳灣,結構超滑技術在深圳開花結果,實作了「從0到1」的跨越。
如今的粵港澳大灣區,早已從過去的「世界工廠」華麗轉型為前沿創新的沃土。目前,廣東全省已建有國家實驗室2家、廣東省實驗室1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31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4家、廣東省重點實驗室435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31家。
為什麽這麽多科學家愛在大灣區「紮堆」?我們把目光投向東莞松山湖,在廣東最早一批實驗室裏尋找答案。
2018年成立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是廣東省第一批省實驗室之一,目前已引進25個全國頂尖的材料科學「創新樣板工廠」團隊,直接孵化36家產業化公司,其中18個計畫融資超9.2億元,市場估值超50億元。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2021年,劉應書教授帶著他的瓦斯凈化材料科研團隊從北京來到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劉應書說,廣東是經濟大省,這裏有大量企業對他們的科研成果有需求,「實驗室創新樣板工廠幫助科技成果轉化,我們已經拿到了制氧裝備、VOC凈化等方面的訂單,給工程建設單位和智慧制造企業提供瓦斯分離和凈化產品,開啟了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套用新征程」。
劉應書所說的「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正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核心理念。而正是得益於珠三角地區長期積累的制造業網路優勢,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為代表的一大批概念驗證和中試平台才能幫助企業搭建起跨越科研成果轉化「死亡谷」的「鐵索橋」,實作「從1到10」的飛躍。
廣東約90%的科研機構、90%的科研人員、90%的研發投入、90%的發明專利申請來源於企業。
讓企業在創新中唱主角,是廣東一以貫之的信念。如今,廣東還要將推動一流科技領軍企業向生態主導型和平台引領型企業轉變,培育一批創新鏈「鏈主」企業,壯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孵化一批「新物種」企業,形成上下遊緊密合作、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格局。
這正是廣東在新質生產力驅動下「從10到100到10000」的底氣所在。
(總台記者 周羽)
©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