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保持教育者的樂觀:顛覆性的創新,多在周期的底部|GET十周年前瞻

2024-10-17科技

本文系GET2024教育科技大會十周年前瞻文章。如對AI教育有興趣的夥伴,歡迎掃描文末圖片,加入「AI教育GET群」繼續討論。

100年:生活革命,顛覆性創新,多發生在經濟衰退期間

我們並不能對當下的經濟狀況,進行一個武斷的定論。但2007-2008年的次貸危機,或許是我們可以明確追溯的,上一個經濟周期的底部。

被全球經濟化波及的多數個體來講,那幾年或許都不好過。對於賈伯斯來說,要擔心的事情也不少。2009年1月18日,賈伯斯給每位員工發了一封信,聲稱自己的健康狀況遠比想象的糟糕,需要暫時離開公司治療,並相約 「夏天再見」。2009年4月,賈伯斯在田納西州曼非斯的衛理公會大學醫院移植研究所接受了肝臟移植。

然而,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蘋果公司身上,作為歷史後視鏡來看,那一年似乎已經讓人看到了科技進步的黎明:

  • iPhone 3G:7月11日,蘋果公司在全球22個國家及地區正式發售 iPhone 3G。也為後續iPhone產品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App Store於2008年7月10日正式推出。最初只有500個應用程式。iPhone 3G釋出並預裝了對App Store的支持。

  • 2009年下半年:蘋果公司與中國電信業者中國聯通達成協定,中國聯通獲得iPhone在中國的銷售權。10月30日,聯通版iPhone 3G正式在北京世貿天階發售。

  • 2008年美國矽谷很多知名企業都停止了招聘,甚至大規模裁員,但賈伯斯卻提出應該大量招人,因為其他公司正在裁掉那些平時花高價都很難招聘到的人才,此時正好可以網羅到自己公司。

  • 如果我們把視角再次擴充套件,更會有欣喜的發現—— 過去100年間,改變了人類生活、商業模式、偉大公司崛起的「技術創新」及其商業化的成熟,並非在烈火烹油的經濟上行期,而多發生在經濟周期的底部。

    1)1929年大蕭條期

    1.電氣化與機械化

    制造業與能源

  • 大蕭條期間,制造業在資金短缺和市場需求下滑的壓力下,轉向電氣化以提高效率。工業機械如馬達和電氣控制系統大規模套用,尤其是在汽車制造和家電生產領域。汽車工業中的流水線生產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這種創新使得汽車制造成本降低,雖然市場蕭條,但技術進步促成了更有效的資源利用。

  • 電力分布技術的改進也在此時期擴充套件。美國的電力普及率在1930年代顯著提升,改變了家庭和工業的生產消費結構。

  • 2.航空技術的發展

    行業:航空工業

  • 航空技術在大蕭條期間取得突破性進展。受到戰後產業需求和技術競爭的刺激,飛機設計技術迅速提升,特別是在商用航空領域。航空工業在1930年代奠定了未來幾十年空運發展的基礎。

  • 2)1970年代滯脹期間的技術創新

    1.資訊科技與微處理器

    電腦與電子

  • 1970年代的滯脹伴隨著資訊科技的崛起。1971年,Intel公司發明了第一塊商用微處理器,開啟了現代資訊工業的時代。盡管經濟滯漲,但微處理器的發明推動了電腦從大型電腦轉向個人電腦的革命,為未來的數位經濟奠定了基礎。

  • 隨後,個人電腦(PC)行業快速成長,推動了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的發展。

  • 2.石油危機與可再生能源

  • 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刺激了對替代能源技術的探索。雖然在短期內,石油價格上漲引發了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

  • 但這一時期也促使了太陽能和風能技術的初步研究和開發。太陽能電池技術在1970年代取得了進展,雖然當時並未大規模商業化,但為未來的綠色能源產業提供了技術基礎。

  • 3)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技術創新

    關於iPhone與AppStore的推出,上文已經論述,且多數人的生活已被其形塑,在此不再多提。還可以關註的是,交叉於行動網際網路,金融技術的創新與共享經濟、零工經濟的興起同樣值得關註。

    1.金融科技與支付技術

  • 2008年金融危機促使了全球範圍內的金融技術(FinTech)創新。金融危機暴露了傳統金融系統的脆弱性,促使企業和消費者轉向數位支付、線上金融服務和去中心化的金融模式。

  • 金融科技公司如PayPal、Square和Stripe迅速崛起,帶動了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的發展。

  • 區塊鏈技術在此時期也得到了廣泛關註,雖然最初其主要套用於位元幣等加密貨幣,但其去中心化的賬本系統提供了安全、透明的交易方式。

  • 2.共享經濟

  • 金融危機造成失業率上升,消費者支出下降,這反而推動了共享經濟模式的快速擴充套件。

  • Uber、Airbnb等平台型企業利用行動網際網路技術,降低了進入市場的門檻。

  • 上述這些經濟現象,非常容易形成一個反直覺的判斷: 經濟蕭條期,往往是新的技術創新爆發的前夕

    但是,這一現象當然不能簡單理解為「經濟不好時一定會有新的技術出現」,犬儒主義思維更容易忽視在蕭條期真正的經濟價值。如果回到經濟學與技術創新的視角,或許熊彼特的 「破壞性創新理論」 ,更能把經濟蕭條與技術創新進行合理的歸因與指引。

    在熊彼特的論述中,創新不僅僅是改進現有產品或服務,而是透過顛覆性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對舊有的產業結構進行徹底重組。這種創新在短期內可能帶來破壞性影響,摧毀舊有的市場和企業。

    破壞性創新在經濟下滑期尤為常見,因為市場環境、成本壓力和資源分配的變化,為新技術的誕生提供了獨特的契機。

    1. 企業壓力與創新動機

    破壞性創新尤其在資源緊張時顯現出優勢,因為它常常能夠顛覆那些依賴大量資本、復雜營運的舊有技術體系。此時,資源向創新型企業和技術集中,傳統的行業格局被重新定義。

    例如,1929年大蕭條期間,以往的工場作坊生產方式,企業面對日益緊縮的市場需求,必須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而自動化流水線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改變了整個制造業的生產模式。

    2. 創業成本的下降與新進入者的機會

    經濟下滑期的另一特點是市場上大量資源閑置、資產價格下跌,使得創業成本大幅降低。在中國,「逆行人生」的外賣員故事,以及中產滑落的網約車敘事,成為這兩年經濟周期的主流敘述。追溯其來源,依然要回到2008年的次貸危機。

    Uber和Airbnb等共享經濟平台,就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後崛起的。利用行動網際網路技術和消費者對靈活服務的需求,顛覆了傳統的出租車和酒店行業。這種破壞性創新重新定義了服務提供的方式。熊彼特稱這種現象為「新組合」的產生,即新的企業透過技術創新,打破舊有市場的壟斷地位,開辟新的增長領域。

    3. 破壞性創新與政府政策的互動作用

    國慶前後,央行、財政部等「三支箭」的救市政策,雖然很難在劇烈的波動中看到明顯的預期指引,但其同樣印證了政府政策與創新的交叉現象。盡管破壞性創新通常源自市場的自發力量,政府在經濟下滑期的政策幹預也會對創新產生重大影響。

    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多個國家的量化寬松政策為科技公司的成長提供了資金支持。雖然這一輪周期中,其政策的指引與落地還未達到2008年的政策效果,但是我們依然能從政府、企業、消費者的經濟動作中,驗證其歷史規律。

    熊彼特的理論強調,破壞性創新雖然在短期內可能帶來經濟的不穩定,摧毀舊有的企業和市場,但從長遠來看,它是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每一次經濟危機伴隨的破壞性創新浪潮,都為隨後的經濟復蘇奠定了基礎。

    過去十年:行動網際網路的創新如何改變了教育行業

    筆者作為過去十年,線上教育的親歷者與見證者,如今回憶起來,依然難掩對當時技術創新帶來的期待與成績的興奮感。

    高途 有道 猿輔導 、學而思網校、 作業幫 、洋蔥學園等公司,過去十年的熠熠輝煌,同樣可以在「顛覆性創新」的技術中,尋找到其明顯的增長動因。

    1. 移動硬體的普及

    前兩天無意看到一條2020年的舊聞,【15歲女孩為上網課,每天4公裏跑到懸崖邊】,仍心有戚戚。故事與標題幾乎一致,2020年疫情剛剛開始,學校全面轉入線上。小朋友楊秀花家住四川廣元燕子鄉金銀村,海拔約1200公尺,位於川陜交界的旺蒼縣西北部。金銀村因為沒有通網路,楊秀花只能到最近的一個有訊號的一個山頂懸崖邊上學習。

    故事雖然觸目,但從客觀來看,新冠疫情直接促成了線上教育的「最後一公裏」。從2010年iPhone 4釋出,到2020年十年期間,移動硬體創新到其擴散的過程,直到疫情促使手機與網路的全面覆蓋,是線上教育得以創新的基礎。

    2. 雲服務與音視訊

    多數教育行業從業者,如今對於高途的印象一定是雙師直播大班課的創新,以及其帶來的業務與股價的飛速增長。

    但容易被人遺忘的是,音視訊技術在早期跟誰學時期,則是獨立一條業務線,如今的納斯達克音視訊服務上市公司「 百家雲 」的前身即來源於此。或者可以說,跟誰學早期對於音視訊技術的押註,與後期雙師直播大班課有著草蛇灰線般的促因。

    同樣, classIn、 聲網 商湯 等如今被線上教育企業熟知的企業,其重要能力之一,即為雲端運算與音視訊服務。

    如果我們套用上一部份的技術創新與如今雙師直播大班課的火熱,在音視訊領域,同樣能看到其技術創新路線對於商業增長的影響:

  • 雲服務:2008-2009年, 谷歌 時任CEO艾瑞克施密特在搜尋引擎大會首次提出 「雲端運算」 概念,2013年,谷歌推出雲服務。2008年9月, 阿裏 巴巴確定了 「雲端運算」 和 「大數據」 戰略,2009年2月,飛天團隊在北京寫下國產雲端運算作業系統 「飛天」 的第一行程式碼,2011年7月阿裏雲正式提供雲端運算服務。

  • WebRTC技術在2011年推出,極大降低了音視訊訊號采集和傳輸的難度,尤其在視訊會議和直播課堂領域,為高畫質視訊的傳輸和套用提供了更好的即時通訊基礎。

  • 2016年,高途推出雙師直播大班課。

  • 2020年,中國線上教育覆蓋人群超1400萬付費學員。

  • 3. 機器學習

    作業幫APP,無疑是過去十年增長最快的移動端套用之一。2015年1月,作業幫上線4.0版本,著力推出 「拍照搜題」 功能。無論是學生獲取答案、支持解析,還是家長借此輔導孩子,「拍照搜題」是這一套用軟體增長的主要發動機。

    回到技術邏輯,「拍照搜題」的技術支撐,同樣來源於2008年前後,機器學習的進展:

  • OCR技術 :為「拍照搜題」功能奠定了基礎。2012年之後,摺積神經網路(CNN)的突破性進展徹底改變了OCR技術。摺積神經網路透過自動提取影像中的多層次特征,大幅提高了題目辨識的準確性,尤其是在試卷復雜場景,和學生筆記非標準化字型的辨識中。順帶一提,今年諾獎物理獎得主Geoffrey Hinton與ChatGPT之父Ilya Sutskever在2012年推出的AlexNet,是CNN發展的重要裏程碑。歷史總是這麽巧合。

  • 知識圖譜 :2012年,Google推出了Knowledge Graph,標誌著大規模知識圖譜進入套用階段。知識圖譜能夠構建出復雜的概念網路,不僅包括事實性的知識,還能反映概念之間的語意關系和推理邏輯。在「拍照搜題」中,辨識出的題目不只是簡單的文本匹配,而是透過知識圖譜進行關聯推理。這是其套用的技術支撐。

  • 當然,無論是雙師直播大班課,還是拍照搜題,其技術支撐、商業創新不僅僅是以上列舉出來的幾個重要技術。

    回到文章主題,回望2010年前後,我們在課堂內外的所思所感。 誰又能想到,彼時經濟蕭條時的絕望,與正在發生的技術創新,其對映的經濟危機與技術創新的歷史性聯動,將對如今的我們產生的巨變式影響呢?

    未來十年:教育人的責任前瞻

    是的,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歷史性創新的前夜。

    無論是雙減的波及,還是這一輪經濟下滑的負面影響。多數教育從業者的心情,無不與2008年經濟危機時類似,晦暗不明、災難式崩塌、不確定與焦慮的雙向螺旋。

    然而,回顧上方的經濟周期與技術創新的交叉作用,又讓人 不禁對LLM大模型與教育的變革,投入了全新的期待。

    只是,作為教育從業者的重新出發,依然不能忽略技術創新對於個體生活、孩子教育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從兩個角度出發,論述過技術創新對孩子們未來就業的影響:

    第一,從知識建構的角度,大模型的AI能力要遠超於人類。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知識訓練與能力,必然會被AI替代。

    第二,這一替代的原因,可從經濟學的成本理論出發。熊彼特也在「創造性破壞」中,提及技術創新與失業的話題:

    正如馬車被汽車取代造成的車夫失業,電氣化使得傳統手工業工人失去了競爭力。技術創新不可避免地導致從業者失去工作。熊彼特強調,暫時性的勞動能力失衡,及其伴隨的「替代性失業」,是技術創新必然帶來的效應。

    從教育學本身的角度,批判性思維、協作式學習、人文教育作為AI沖擊教育的討論,已經被論述過多次,在此不再贅述。然而,從實際套用的角度,從家長到老師, 需要直面一個具體的問題:如何讓AI,進入孩子課堂? 讓孩子的學習與AI,一直都是伴隨性的、有操作能力的、有自我與工具的邊界的?

    這是後續內容中,我們需要討論的話題。

    回到本文的主題,我們論述了經濟下滑與技術創新的螺旋作用,幾乎可以確定的是: 這一次的AI變革,必然會是帶領我們穿越經濟周期的技術創新。對於心懷樂觀的創業者來說,這將是一片開啟天地的熱土。而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這也是回歸教育使命,反側自消的一次重新思考與出發。

    讀過【大亨小傳】的人,都會好奇,在許多個輝煌的夜晚,蓋茲比在岸邊凝視遠方閃爍的綠光——他到底在看什麽?而對於當下的教育工作者來說,AI顯然就是那一道斑斕的綠光。

    由芥末堆主辦的GET2024教育科技大會將於11月11日和12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本文系GET2024教育科技大會十周年前瞻文章,作者李卓是知智教育創始人/CEO、前 快手 教育生態營運總監。 李卓將親臨GET2024現場 ,分享自己對AI教育的洞察和見解。

    如對AI教育有興趣的夥伴,歡迎掃描文末群二維碼,加入「AI教育GET群」繼續討論。

    2024,新質學習力,GET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