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車企AI大模型陸續上車,我們離車機功能要付費不遠了?

2024-02-16科技

在汽車智慧化中,很多人都在關註智慧駕駛,而忽略了其中的AI大模型技術。

僅2023年一年,AI大模型技術迎來質的飛躍,越來越多的車企相繼跟進,並將其快速「上車」。AI大模型不僅能為智慧座艙帶來自適應能力,也能為智慧駕駛提供強大的可塑性,也就是說,AI大模型能夠伴隨使用者的駕駛意識,提供從駕駛到座艙需求的全方位服務。在未來的智駕中,AI大模型將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在現階段,各車企急於「上車」AI大模型,是不是時機還沒成熟?

數據,AI大模型的最關鍵因素

打造大模型離不開三個關鍵點,數據、算力和演算法。

其中,數據是最關鍵的因素。算力和演算法可以用技術手段去解決,只有數據,需要長時間積累才能獲得。而關於數據,有一個問題已經形成了行業共識,就是如何獲取高品質數據。

科大訊飛智慧汽車副總經理李衛兵曾表示,目前判別式大模型的決策無論是基於場景還是規劃,都是基於人類的先驗意識,很難具有類人的自主前進演化,也就是說自主性較差。毫末智行的數據智慧科學家賀翔也認為,想要收集到高精度可用數據是比較難的。

大模型的意義就在於能夠透過大量的數據采集,實作車輛智駕的不斷前進演化,不斷完善,最終的意義是能達到「車人合一」的效果,即每輛車的智慧駕駛習慣是跟隨駕駛員的實際駕駛習慣衍生過來的。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能夠解釋為什麽好的數據非常難采集。打個比方,如果需要智慧駕駛能夠達到代替人駕駛的效果,智慧駕駛要基於基本的駕駛邏輯,先制定出一套安全的駕駛習慣,在這個基礎上,再逐漸透過數據,自學習人類的駕駛習慣。但問題是,高品質的數據並不是每位駕駛員在駕駛中都能提供給車輛用以自學習的。比如在輔助駕駛過程中,遇到需要接管車輛的問題,每個人對車輛的操作意識都不一樣,這就意味著如果駕駛者是個新手,很可能自己就會出現錯誤的駕駛判斷,這樣車輛收集到的駕駛指令也會是錯誤的,也就形成了一個低品質數據。所以大模型自學習的核心要求是需要人類能有高品質的駕駛習慣。

可以理解為,在現階段,數據量遠遠不夠是導致大模型還不成熟的主要原因。就比如車輛在分析使用者的駕駛習慣時,發現使用者喜歡加塞,而搜尋資料庫自學習時,發現這樣的數據太少,也就無法學習這樣的駕駛習慣。

另外,單純地靠車企采集數據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將行業內的數據整合起來,完成共享,並形成統一標準,也是AI大模型能否成型的關鍵。

現階段AI大模型「上車」,意義有多大

現階段大模型的主要套用在於兩個維度,上述內容表達了大模型對智慧駕駛提供自適應自學習能力的意義,下面將說明大模型能為智慧座艙提供更簡便又豐富的操作模式。

現階段大模型的意義,對於智慧座艙的幫助更大,而智慧駕駛由於上述的問題還需要時間解決,實際對使用者的影響不大。

就智慧座艙而言,車企將大模型「上車」,就需要從資本端、產品端以及生產端進行分析。

資本端說的就是在大模型上車後,除了大模型是目前資本投資的風口,更重要的是其在落地後,能引發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新能源時代主機廠主要的盈利模式還是看銷量和單車利潤,但這種單一的模式已經很難為車企帶來大幅的利潤增長。還有一部份盈利是來自賣服務,就是B to B的服務,比如現在能想到的可能存在的換電等服務。還有很微小的一部份,是來自車機衍生的付費訂制服務,類似於數位產品的付費訂制一樣,這類服務雖然有車企在做,但收效甚微。

大模型能夠給車企帶來的意義就在於,雖然付費訂制服務目前不成氣候,但透過大模型的賦能,打造出更多的能夠激起使用者買單的更多增值服務,大模型對於主機廠的實際意義就達到了。當然這種付費訂閱不止包含智慧座艙,也包括智慧駕駛。

那麽對於使用者,大模型又有怎樣的意義,難道就是為了留著讓車企以後「割韭菜」用嗎?

汽車智慧化已經不可逆了,目前車企在智慧座艙的發力點都是類似ChatGPT的語音互動領域,此外還可延伸到其他場景的智慧交付,從而提升產品力。在智駕方面,大模型帶來的好處上面已經說到了,但還需考慮一點的是,等到L3級或以上的自動駕駛逐漸成型,大模型體系下的大量數據帶來的優勢就不言而喻了,而且,智駕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讓車企在這上面下文章,或許大模型未來給智駕帶來的好處,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變成普通使用者消費不起的汽車高端配置。

也就是說,大模型上車,會給予使用者全新的產品體驗,但需要考慮的是,大模型背後涉及的成本,是不是當下大部份使用者能夠消費得起的,或者說大模型提升的產品力,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有足夠的說服力讓使用者買單。

結語

AI大模型現在就急於「上車」,到底成不成熟?從短期來看,目前車企「上車」的大模型概念,更多還是為了以新技術、新概念,打出新能源產品差異化,但現實卻是,以智慧座艙為例,絕大部份車企「上車」的AI大模型,還是基於ChatGPT,就算百度叫文心一言,理想叫MindGPT,但也改變不了底層邏輯都是ChatGPT的現實,也就是同質化嚴重的現實。

所以現在的AI大模型「上車」,更像是泡沫,沒有太大的實質性作用,還有破裂的風險。大模型必然是未來智駕車型避不開的技術,但還沒到真正普及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