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5G、智算與AI如何築起「新重慶」|一線

2024-05-04科技

【科創板日報】5月4日訊(記者 黃心怡) 重慶,這座位於中國西部的山水之城,正悄然進行一場科技革命。

近年來,重慶市提出了「數智新重慶」計劃,旨在透過發展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推動城市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註入新動力。

近日,【科創板日報】實地調研了5G-A產業進展、AI算力中心等重慶數位基礎設施建設。記者在探訪中了解到,重慶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過30個,完成了軌域交通八條傳統鐵路路的224個月台、199段隧道的5G網路改造,最快的網路測試速率超過了700Mbps,並積極賦能低空經濟、工業制造等領域。

在算力建設方面,重慶智慧計算制造基地生產中心於今年4月建成,重慶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也正式投用。截至2023年年底,重慶全市建成智算算力913P,智算中心算力規模占比約43%。

▍5G-A通感一體:服務低空經濟

5G通感一體化是5G-A階段的重要特性與能力,它將通訊、感知、計算等多種能力結合,在保障通訊服務的同時,賦予基站感知探測能力,可以對低空飛行物、道路車輛、水域船舶等實作低成本、無盲區、全天候的感知。

重慶移動在兩江新區國際博覽中心完成了5G-A通感一體化基站低空感知功能驗證,采用最新的人工智慧、模糊辨識演算法,可以辨識反射面積達到0.01平方米的低空飛行物。

5G-A通感一體化基站

「過去這些低空的空域很難利用起來,因為傳統雷達無法辨識這些小、散、慢的目標。現在透過5G通感一體化基站,不僅提供通訊能力,也提供感知能力,可把低空當成正常空域進行辨識和分層分級管理,讓各種的飛行器在低空形成有條不紊的運作。」 中國移動重慶公司5G-A技術專家楊玉東如是說。

除低空經濟外,5G通感一體化基站也可用於航道經濟。

「透過對船舶進行數量的辨識,可以輔助航道和港口的排程,還能對建築物進行形變監控。」 楊玉東提到,「重慶高層建築物密度非常高,在全國是名列前茅,但對高層建築的形變監控一直是大難點。透過5G通感一體化基站,就可以感知高層建築是否產生形變,是否有位移的傾向。」

▍5G深入工業控制場景

中國聯通(重慶)5G融合創新中心(下稱「5G融合創新中心」)由中國聯通和重慶市政府共同組建成立。迄今已服務長安、大江美利信、華森、川儀等本地工業龍頭企業,服務整體覆蓋全市17個主要工業門類,重點打造了「柔性生產制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等「5G+工業互聯網」典型套用場景。

在現場,融合創新中心副總經理安崗表示,目前正加速推動5G深入工控場景,比如在長城精工實作了初步的PLC南向無線化,也被稱為南向的「剪辮子」。「剪辮子對於客戶帶來的增值和收益非常大,一個典型的車間可能一年能節省4000-6000萬左右,包括人力安裝部署以及維護成本,並提升柔性生產效率。」

5G融合創新中心還與長安汽車合作打造了數智工廠,這也是該中心與傳統大型汽車企業第一個共創落地的大型汽車數智工廠計畫。工廠建成後,將完整實作IT、CT、OT三者融合的工廠基礎設施、數據平台和套用平台,成為支持大規模客製的汽車行業智慧工廠樣板。2024年已確定啟源E07、阿維塔E15等重量級數智新能源車型在該工廠投產。

中國聯通5G融創中心產品研發與交付部總經理賀前程介紹,長安汽車數智工廠透過三個第一構成了指令直達的資訊體系,成為柔性制造的基座。

「第一個100%到機位,以5G為主,融合組網,連線了12000多台裝置,在生產裝置、操作終端、工藝裝置上均實作了整體數據的上傳下達;第一個100%到工位,7大車間,1000多工位全部覆蓋,支撐工位的智慧排程,實作工位協調控制與數據的融匯貫通;第一個自主可控且適配5G的工控物聯網誕生,效能世界領先,支撐IT與OT融合,實作工藝過程的資訊直達。

▍打造「重慶造」兆瀚智慧計算品牌

算力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份,當下重慶正著眼於通用算力、智慧算力的一體化協同布局。

其中,重慶智慧計算制造基地生產中心於2024年四月建成,已有兩條30萬級數位化、半自動化生產線,分別生產國產自主創新品牌的「兆瀚」系列伺服器和台式電腦,產線的產能達到可日產200台伺服器、500台PC機。

「兆瀚」系列伺服器

拓維資訊重慶行銷平台總經理黃琪表示,「兆瀚」系列伺服器是基於昇騰、鯤鵬處理器的高效能機架式伺服器,從主機板、芯片、CPU\GPU等零部件全都實作了國產自主研發。

而重慶鯤鵬計算產業生態中心自2020年4月正式揭牌以來,已服務市內外生態夥伴1000余家,覆蓋政府、金融、交通、互聯網、制造、教育等多個行業領域,完成適配轉化方案729個。

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重慶中心總經理遊欣易向記者介紹,目前,重慶鯤鵬計算產業聯盟累計發展會員單位94家,成功引進69家企業入駐鯤鵬計算產業園,辦公人員超500人,2023年年產值超2.5億,預計2025年達到10億,擁有智慧財產權200余項,並獲批重慶市示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及重慶市數位化轉型促進中心。

重慶鯤鵬計算產業生態中心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獲悉,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重慶中心聯合麒麟、統信等10家夥伴共建基礎軟體實驗室,聯合賽寶共建全國性鯤鵬產業認證中心,支持重慶市級信創雲平台建設,支撐了九龍坡(OA)、市水利局(水利一張圖)、市運管局(運輸管理)等多家政府單位的信創業務,

▍共築人工智慧產業集群

2023年9月5日,重慶人工智慧創新中心正式投用,一期建設算力400P(340P訓練、60P推理)。該中心以昇騰全棧AI軟硬體技術為軸心,打通重慶人工智慧產業鏈的上下遊,重點打通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智慧制造、生命健康等行業政產學研用全流程,吸引企業、技術、人才、資金等高端要素聚集,在區域形成基於國產自主可控的人工智慧產業集群。

「截至2023年年底,重慶全市建成智算算力913P,智算中心算力規模占比約43%,在建算力約350P。」重慶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曹榆現場提到。

除技術創新和算力支撐,發展數位經濟離不開生態完善。重慶市數位經濟(先進計算)產業園以鯤鵬和昇騰為計算產業技術底座,總面積約18000平米,以AI、5G、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智慧制造等為重點產業發展方向,5年內逐步引入或培育100家以上軟體企業。

華為重慶產業發展與生態部長陸遙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截止於2024年3月,重慶市數位經濟(先進計算)產業園成功引進69家企業,包括重慶儒丞人工智慧研究院(智慧數據工廠)、重慶山河致遠網路科技(黨建數位化)、重慶博展互娛科技(數位視覺)、上海明奇網路科技(企業級雲+邊+端全棧智慧服務解決方案)、北京朗境創新科技(數位孿生)等。

數據方面,重慶市數位經濟(先進計算)產業園2023年年產值達2.5億。預計到2025年底,入駐企業超100家,相關從業人數達1500人,年產值約10億元;到2028年初步形成200+企業規模,相關從業人數達3000人,年產值約30~50億元的重慶計算產業高地。

包括5G、AI在內的資訊通訊技術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份,是支撐數位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底座」。【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未來,重慶將持續推進數位基礎設施體系化發展和規模化部署,建設更加先進、綠色、智慧的新型資訊基礎設施供給體系,實作供給能力和套用服務水平全球領先,促進數智新重慶高品質發展。

(財聯社記者 黃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