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穿山越嶺「移」網相隨,浙江移動全力護航杭溫高鐵訊號升格

2024-09-06科技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陳珊 翁嫣嫣 周紅剛
9月6日,杭州至義烏至溫州高鐵(以下簡稱杭溫高鐵)正式開通營運,杭州西至溫州北最快1小時27分可達,杭州與溫州以及沿線城市邁入了「省域1小時交通圈」。
為確保乘客在旅途中能夠享受到穩定高速的網路服務,浙江移動集中優勢資源投入高鐵5G專網建設,圓滿完成杭溫高鐵移動訊號覆蓋,讓乘客出行時移動訊號更加暢快無憂。
通訊裝置維護
幾十次的實地勘察,幾十次的專題會議,多輪方案的精心打磨與最佳化……杭溫高鐵列車執行時速可達350千米每小時,對訊號的連續性、穩定性有極高的要求。為確保規劃的科學嚴謹與周密細致,浙江移動確立了以「專網專用」為核心理念,沿高鐵路線布局660個基站,其中,杭州段46個站點,金華段368個站點,台州79個站點,溫州段167個物理站,已基本全部完成站點開通。根據實景測試,杭溫高鐵沿線行動網路覆蓋率在98%以上,4/5G使用者在全過程中都能穩定占用網路,5G網路下行速率最高可達718.3Mbps,上行速率最高可達132.5Mbps,可以充分滿足高鐵執行過程中乘客上網需求。
穿山越嶺,淩晨施工,如何成功開通660個基站?
要想實作像在家裏一樣玩手機,首先,要解決高鐵沿線手機訊號的覆蓋問題。
訊號不是憑空出現的,有訊號,就必須要有訊號發射台,也就是基站。
「高鐵基站和普通基站的建設不同,需要考慮更多因素。」浙江行動網路工作人員周紅剛表示,「單單選址,就有很多講究。」
據介紹,在選址上,為了實作訊號的均衡和無縫覆蓋,要分不同的場景進行選擇。高鐵要穿山越嶺,有隧道,有高架橋,訊號覆蓋的場景極其復雜。。
「另外,基站離鐵路的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距離太遠了訊號覆蓋弱,加上車體本身的損耗,無法滿足手機訊號強度的要求。距離太近了,會出現‘塔下黑’現象,反而訊號覆蓋不好。」同時,基站的選址還需要考慮對高鐵執行的影響,避免對列車行駛造成幹擾。
據周紅剛介紹,一般來說,基站到鐵軌的距離應該控制在200公尺以內為宜。基站鐵塔的高度,在基站到鐵軌的距離100公尺-200公尺的情況下,天線掛高15公尺左右最佳,使得訊號的主覆蓋區域與列車的車窗齊平,確保訊號覆蓋的品質。
除了要克服施工方案的高難度,對浙江移動的網路工程師來說,更艱苦的是要克服杭溫高鐵訊號覆蓋工作的時間緊、任務重。
夜間施工
在高鐵建設和試營運期間進行基站建設,需要考慮傳輸光纜、電力、高鐵建設進度等各個因素,在確保施工安全的同時要盡量減少對高鐵試營運的影響。因此,施工的時間視窗大多都在沒有高鐵執行的時候,基本是在淩晨的時間段,這要求網路施工人員們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
有一晚,已在家休息的溫州行動網路工程師阮盛臻接到通知,當晚11點可以開始施工,準時到站。阮盛臻回憶,當時整體進度進入了最後沖刺階段,在後半夜施工是常有的事。所以團隊成員都很快到站開始施工,並及時處理好所出現的問題,一直到淩晨3點。「我們都是主張當日事當日畢,絕不能把問題拖到第二天的淩晨。」
60%是隧道和橋梁,地形復雜多變,如何解決連續覆蓋難題?
據悉,杭溫高鐵的全路線隧道占比超60%,浙江移動前期從漏纜選型、信源布放等多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網路最佳化工作。目前作為感知瓶頸的隧道場景效能較其他路線隧道網路效能提升50%以上。可以說,杭溫高鐵的乘客在穿山越嶺的旅途中可以放心使用網路,不會明顯感覺到網路切換的困擾。
那麽,隧道中又是如何保證訊號覆蓋的呢?
杭溫高鐵場景中面臨穿損大、車速快、使用者密度高、山體阻擋嚴重等挑戰,僅就溫州來說,杭溫高鐵溫州段全長66.7公裏,共有21座隧道、30座橋梁,橋梁隧道占比高達94.5%,意味著大部份基站需要建設在橋梁附近和隧道口,而非傳統的地面建設,對基站的選址、安裝和維護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為通訊網路的建設、最佳化帶來不小的挑戰。
為此浙江移動靈活運用小區連線合並、壁掛「漏纜」等創新技術手段,成功破解了多隧道與長隧道區域訊號覆蓋的難題,為計畫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透過壁掛「漏纜」的方式可解決長隧道訊號覆蓋問題。跟普通電纜不同的是,這種電纜在金屬遮蔽層的外導體上周期性地開有一定形狀的槽孔,所以又稱為開槽電纜,相當於連續發射無線訊號的小天線。「漏纜」一般鋪設於高於軌面2.1公尺和2.6公尺的洞壁上,剛好與飛馳的高鐵車窗上下沿對齊,將受控的電磁波能量沿路線均勻有效地發射出去再接收進來。
溫州移動永嘉分公司網路工作人員李錫山表示:「我們針對溫州山多隧道多的環境特性以及高鐵路線穿越不同的地形地貌,鋪設漏纜等專用裝置,在各隧道口建設宏微站51個、隧道內室分站點116個,共167個5G基站,有效解決了包括山區、溪流等復雜地質條件帶來的覆蓋難題,顯著提升了4/5G網路的連續覆蓋能力,確保高鐵沿線及隧道內的高速、穩定通訊服務」。
隧道施工
杭溫高鐵的基站建設正值酷暑,為了方案的落地,浙江移動杭溫高鐵網路建設突擊隊的工作人員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
連續多日超40℃的高溫下,隧道內仿佛一個巨大的蒸籠,李錫山記得,有一天,他帶領團隊在一座高難度橋隧結合部進行基站裝置工藝驗收和裝置調測。只一會兒功夫,大家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氣喘個不停,因為身體不適他忽然暈了過去,好在同事們緊急趕來救助,喝一口水,緩過神後,他又繼續投入到了驗收調測工作中。
李錫山在工作中
此外,在建設過程中,浙江移動杭溫高鐵網路建設突擊隊針對高鐵建設進度的特點,協調資源,最佳化方案,采用了裝置、光纜、電力等整體條件先行建設具備、再批次集中開通的方式,既縮短了開通整改周期又降低了施工成本。
不掉線,不卡頓,如何克服基站間訊號切換難題?
要想手機通話不掉線,上網不卡頓,除了保證訊號覆蓋外,還需解決不同基站訊號間頻繁切換的問題。「為此,我們采用了兩項技術」浙江移動網優工程師阮盛臻說。
首先,是專網方案組網,透過創新采用高鐵數位孿生技術,引入新型高效能裝置和天線,打造5G專網,實作高鐵沿線的基站就只為高鐵上的乘客服務,不與其他基站進行訊號切換。
其次,是小區合並技術,簡單講就是將高鐵沿線的基站合並起來,一般來講4到6個基站合並成一個小區,這樣一來,以前500公尺就需要切換一次服務小區,變成2到3km切換一次,大大地減少了切換的次數,確保旅客在旅途中能夠享受到穩定連續的網路服務。
此外,浙江移動還特別在沿線的高鐵車站建設了多個5G室內分布建設工程,進一步提升了車站區域的網路覆蓋品質與使用者體驗。
在溫州,其北站車站總建築面積57443.5平方米,可容納旅客2500人,是典型的高密度高流量重點場景,且站房天花板的茶花造型、雙曲面開縫式鋁板結構、豎明橫隱式玻璃幕墻都將對訊號產生影響。為保障使用者容量需求及速率感知,溫州移動在溫州北站以合並組合方案實作站場訊號的立體式覆蓋,進行了全面的訊號強度測試,透過模擬高鐵高速執行的場景,不斷最佳化調整訊號覆蓋方案,力求在高鐵飛馳的每一刻,都能為乘客提供穩定、流暢、高品質的通訊體驗。
移動工作人員在安裝裝置
此外,浙江移動還建立了完善的監控和維護機制,對杭溫高鐵的行動網路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和維護。一旦發現任何訊號異常或網路故障,技術人員將迅速響應,第一時間進行排查和處理,確保乘客的通訊需求得到及時滿足。
「使用者至上、服務第一」,浙江移動不斷最佳化和提升高鐵行動網路的服務品質和使用者體驗,以更優質、便捷、高效的數智服務,服務民生、惠及萬家、賦能百業。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