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移動充電機器人迎來發展機遇

2024-07-28科技

在固定充電樁、換電站之後,移動充電機器人或將成為新的關註方向。

7月12日,兩台充電機器人出現在成都市錦江區,正在采集停車場地圖數據,為正式投用做準備。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預計月底前正式投用,每台充電機器人能夠儲存約100度電,充電功率最高100千瓦,一天能為10輛車提供充電服務。」

圖源:能鏈智電官網

諸如上述汽車充電機器人,國內多家公司都有類似產品。能鏈智電、節卡機器人等企業均在研發投用汽車自動充電機器人,部份充電機器人甚至可以實作全程無人操作,拔槍插槍都交給機械臂來完成。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毅陽表示,「汽車充電機器人行業具有爆發潛力,但是跟換電、快充在路線上是完全競爭。移動充電機器人主要套用在停車場、高速服務區、應急補能等場景。這個行業能夠發展是基於無人貨運和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可能起量不會太快。從換電和快充來看,移動充電機器人如果想少走彎路,標準制定需要前置。」

多家企業布局

早在2018年末,大眾就推出了移動充電機器人,如果車主需要充電,只需要撥打電話,移動式充電站就會被運到指定地點。當時大眾就宣布在2019年上半年在德國推出第一批移動充電站。2021年,大眾的移動充電機器人概念機成為現實,用移動機器人托運「移動機器人裝置」拖車,到下單車輛處進行充電。充電完成後,機器人取回拖車,將其帶回充電站進行充值。

之後幾年,汽車整車廠商、機器人企業、能源廠商紛紛展開探索,相繼推出多款相關產品。

國軒高科推出的「易佳電」、EV Safe Charge的「Ziggy"、能鏈智電的自研充電機器人、億嘉和的「全電共享電動汽車充電機器人系統」、黑馬原力的「小黑G60」、始途的「途樂充」、遨博X享奕科技、以及遠景科技和始途科技等。

圖源:黑馬原力官網

據人民網報道,移動充電機器人的充電效率更快。浙江嘉興服務區的一款移動充電機器人,據稱20分鐘就能充進去30度電,按照電動車百公裏電耗20度算,相當於增加150公裏續航。而一台配備60kW快充功能的移動充電機器人,滿電情況下就可以為6-7台車進行充電服務。

據自動駕駛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Research研究報告,目前移動充電解決方案的商業化占整個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市場的0.5%,到2030年將達2%,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160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600億美元。

補足固定式充換電設施短板

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472萬輛;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024.3萬台,由此折算出來的樁車比大致為:1:2.4。從樁車比目標來看,也還未實作1:1的理想目標,即一輛新能源車配備一台充電樁。

圖源:始途官網

此外,固定式充換電配套設施的建設速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速度。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近日釋出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64.7萬台,同比上升14.2%;樁車增量比為1: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94.4萬輛,同比增長32%。顯然,車的增長速度明顯快於樁建設的速度。

據長江日報報道,隨著新能源汽車銷售和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充電機器人的套用領域日益廣泛,包括公共停車場充電站、高速服務區、封閉園區、港口等不同充電場景,有效緩解充電樁資源緊張、排隊等待時間久、場地空間有限等痛點,為新能源汽車車主提供從「車找樁」到「樁找車」的全天候自動充電服務,可滿足不斷發展的自動化和電動交通領域的各種需求。

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移動充電機器人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掣肘。

據中國汽車報報道,有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移動儲充領域目前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與規範,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規模化套用。特別是安全挑戰:移動儲充裝置的安全效能是使用者和行業極為關心的問題,如何確保裝置在不同環境下安全穩定執行是一大挑戰。黑馬原力首席產品官吳天表示:「畢竟每一台機器人都帶著一塊大電池,如果有一些能力不夠的企業進來,導致出現一些安全事故,可能對這個行業是一個比較沈重的打擊。黑馬原力正在參與起草【上海地區新能源汽車移動儲能充電執行安全要求】,行業需要盡快確立技術門檻和準入標準,讓良幣驅逐劣幣。」

另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表示,「隨著新能源私家車數量的增加,市場產生大量的移動充電需求,移動充電這個市場這兩年慢慢發展起來了,現在可能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不管是哪一種充電方式或者模式,在未來都會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補能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方式,而新能源私家車保有量在達到一定規模之後,移動充電機器人很有可能占據一席之地。」

文章綜合自中國汽車報、中國經濟網、人民網、長江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