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穿透8個AI案例,可以看到什麽?

2024-08-29科技

文 | 李智勇

AI碰撞局到現在為止一共做了9期,裏面覆蓋了8個AI各個方面的案例(SEO做了兩次),具體包括:

從上代AI延伸過來的智慧電梯,智慧音箱;類似Her的產品(這期偏底層邏輯);寫作AI智慧體;基於AIGC的SEO工具;具身機器人;醫療大模型;微軟的Copilot(我自己長期研究這產品,不是微軟的人分享)。

活動本沒有規劃,但卻誤打誤撞涵蓋了常說的C端,B端,行業;國內、海外;軟體、硬體;創業者與巨頭等多個方面,比較全面。

又因為AI碰撞局裏的分享只占整個活動的一半時間,相比之下現場的碰撞產生的資訊量要更大一些,兩者疊加後就非常生動鮮活的描述了AI在2024年上半年的部份狀態。

這裏對這9期活動做個小數據的總結。什麽叫小數據呢,其實就是我讀記錄後做的提煉和總結。

AGI的(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G最關鍵

貫穿九場AI碰撞局活動,每場大家都會提到的詞是: AI不好用。

這種不好用在不同落地領域表現不一樣: 在出海的SaaS產品上表現為需要大量註入工作流,在內容創作上體現為很多的人工幹預,在機器人上體現為對產品定位的約束,在智慧音箱則是產品價值邏輯充滿矛盾。

這進一步意味著產品定義的時候必須一只眼睛盯技術成熟度,一只眼睛盯市場機會。這本來不稀奇,但和AI的通用智慧特征、幻覺結合起來就變得十分麻煩。頻寬、計算能力、功耗是可以精確度量的,智慧怎麽精確度量?何況即使智慧夠了,它還出現幻覺,幻覺意味著時靈時不靈,這又怎麽度量?

所以互聯網時代做App的時候基本上技術變量是確定的,只搞定產品這一頭就行,但 做AI套用的時候,你必須同時考慮兩頭,用不確定的技術去解決不確定問題。正經的要一頭沒一頭。

這導致很多問題必須放到Level1~Level5的技術脈絡下回答,否則大機率不對。

AI產品發散度遠大於互聯網

互聯網產品相似度其實是高的,如果抽取不同App的基礎模式,那會發現很多共同點。

AI就不行,發散度極大。

APP,SaaS算是和互聯網基本重疊,智慧音箱、智慧電梯就擴充套件到智慧硬體了,大模型+一體機則進一步像IT早年的情況了。機器人就更綜合,真說它的商業模式,租的話有點像硬SaaS,賣的話就和汽車差不多。

落地形態上顯然也從單純上App解脫了出來,當前比較賺錢的產品基本就都是Web產品,以智慧音箱為代表的智慧硬體在AI大模型的驅動下形成各種變種,這些很像是硬套用,會走賣貨的產品模式。機器人、自動駕駛就更誇張些,差不多裏面會綜合現在所有的技術,估計不比做太空梭的覆蓋面少多少,然後怎麽落地並不怎麽確定,太貴太復雜。閑聊的時候,大家戲言:真幹機器人,哪怕就是跑起來也需要500人。

如果要做腦洞式類比,會發現種種智慧落地載體可比人類、黑猩猩所在的靈長目種類多多了。

這會導致一個有趣的現象: 大家都覺得自己在做和說AI,但談的其實不是一個東西。

這種發散度也就意味著分裂,做機器人的根本不會去關註SaaS,甚至也不會去關註自動駕駛。

如果說大部份AI產品其實是失敗的,那這種跨種類的關註反倒是必要的。

  • 產業邏輯 VS 風口邏輯
  • 另一個在9期AI碰撞局活動裏面反復出現的話題是:

    幹AI到底是應該九層之台起於壘土,數年如一日的打磨自己產品,練內功還是迅速捕捉出現的機會點快點變現?

    前面是產業邏輯後面則是風口邏輯。

    最終選擇和個人、產品、行業都有關系。

    如果幹機器人、一體機、醫療大模型等那似乎也沒啥能快速捕捉的風口,如果不一直磕那就賺不到錢。

    但如果幹海外SaaS,那視窗就有時間內容,你第一波去做獲客成本就低,晚了獲客成本上來後,錢就賺不到了。比如基於AIGC做SEO的產品如果不是早點入局,而是已經有幾百個類似產品了,那獲客就會挑戰比較大。

    略尷尬的是, 回看近兩年,凡是能賺錢的產品基本都是風口邏輯。(輝達就別算了)

    之前文章總結過這幾年真正賺錢的產品並提取了三個特征: AIGC主打,小產品,海外市場。小產品天生需要是風口邏輯。

    AI碰撞局因為參與的人來自不同背景,產業同學往往提到的是歷經六年現金流轉正,風口邏輯下提到的則是多少個月ARR做到了多少。

    差異極大。

  • 改善 VS 顛覆式創新
  • 如果說產業邏輯還是風口邏輯是個實務上的選擇,另一個AI碰撞局上揭示出來的問題則更具有前瞻性:

    AI到底會不會產生顛覆性機會?

    活動上典型的討論是這樣:

    AI肯定可以做輔助診療,那這時候就必須面對既有業務過程。你產品落地的成本支出其實變成了兩部份:一部份來自於技術、產品上解決確定問題的挑戰;一部份則變成適配既有工作過程。後者的成本可能比前者還高,所以就落地困難,甚至導致成本上升然後不賺錢。

    那是不是在技術足夠成熟的時候可以出現一種顛覆性,比如: 一個醫院就完全沒有醫生,按照AI優先的原則從0開始建一個醫院,規則去適配AI而不是AI去適配規則。

    這問題一出立刻認識就讓參加活動的同學更加分裂:一種觀點認為所有新技術出現往往是從一體化向技術適配開始的,接下來才是各種規則和詳細分工,比如PC或者iPhone;一種觀點則覺得這現實可能性極低,短期不可能。

    這就讓AI在國內落地很尷尬。

    過去通常用需求定義或者產品定義去抽象不確定問題,找出其中共性,然後用技術手段去解決它。 如果還按照這思路,那就只能做一些相對小的產品 ,關鍵的利潤豐厚的問題已經在過去幾十年被用各種技術解決過了。新技術並不支持按原有方式重做一遍。

    徹底的從頭新建,則技術看起來又不太夠。

    這個問題在現在這個階段回答,看來只能是我之前提到過的角色中心式計算和圖靈測試2.0的思考框架。這兩者現在看最合理也算是被初步驗證。

    最終如何只能在G(通用智慧)的提升過程中進一步驗證。

    懷念2015年,資訊流轉需要加速

    每當現場碰撞產生分裂的時候,我就會懷念2015年。

    那時候周圍朋友裏有一種平等對話的氛圍, 雖然也混圈子,但PK的面紅耳赤並不罕見。

    活動往往也沒那麽正式 ,大家找個地兒,一杯咖啡或者一杯水聊個2個小時盡興而歸。

    我之所以懷念它是因為 一方面它幫我換個視角審視我自己問題,思維破圈;一個也確實幫我認識了好多誌趣相投的朋友。

    後來不知道為什麽,這個氛圍就散掉了。很多活動就變成了一個權威講話的模式,這應該也是需要的,畢竟AI在技術那側專業性太強。但不能否認AI下面的關鍵越來越向套用轉移,而 套用不太可能靠講話來獲得答案

    這應該算是AI碰撞局的另一種意義吧。 即考慮AI的專業性所以有人分享,但也還是要構建一種平等對話的氛圍。

    (活動的模式也可以類比過去的組織模式)

    希望它能夠促進AI的落地,讓這條路稍微好走一點點。

    小結

    上面有些問題並沒有給結論,按考試的思路來看這些問題則會很奇怪,但實際上這也正是AI碰撞局的另一個特色。我們基本認為最多有值得參考的思維框架,結論只有當事人把這些框架和自己的現實問題結合才能做出來, 只有當事人能給最終答案 。利潤的來源是什麽呢?很大一部份正是每個人自己的那一部份思考。張一鳴好像說過類似觀點:認知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個認知正是屬於每個人的那一點點思考。從這個角度在商業上給手冊性方法的大機率是騙子,建議不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