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融媒技術|新技術驅動媒體服務模式的變革——以浙報集團數智化建設為例

2024-08-29科技
當前,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技術正在引領新的人工智慧時代,AI技術的重大突破給傳媒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透過分析新技術對媒體融合發展帶來的影響,剖析浙報集團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中存在的技術掣肘和問題,探討新技術在建立「內容+政務服務商務」營運體系中的作用,努力為媒體服務模式轉型探索技術發展新路徑。
新技術對媒體融合的深刻影響
當前,三股技術力量正在積極驅動與催化媒體行業的變革。一是以大數據、雲端運算和5G為代表的底層雲端化技術。大數據技術可利用海量媒體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和套用;雲端運算技術實作跨平台、跨終端、跨地域海量資訊的快速處理、智慧化管理和精準化服務;5G技術提供高速、低延遲、高可靠、大連線的無線服務,突破地域限制,強化移動化套用體驗;物聯網和邊緣計算技術為媒體提供更廣泛的資訊采集和傳輸方式,實作對物理世界的全面感知和即時響應。二是以AR、VR、區塊鏈為代表的元宇宙技術。元宇宙技術透過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融合的協定和工具,創新內容呈現、數位文娛、數位行銷等套用;虛擬現實(VR)技術創造更多種類沈浸式的媒體產品體驗;區塊鏈技術為媒體提供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的技術支持。三是以AIGC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內容生成與安全稽核技術。AI技術可在媒體全鏈條中套用,包括內容生產、內容推薦、內容稽核和內容分析等環節。其中,ChatGPT技術作為基於NLP技術的一種套用,為媒體提供內容策劃、內容創作、內容分析等方面的支持;智慧稽核、數據視覺化和反廣告遮蔽技術也為媒體發展提供了支持。
這三股力量相互交織,重新定義了媒體的各個套用場景,也帶來了服務模式重組的機會。根據對多家前沿互聯網和科技公司的走訪調研,我們感受到媒體在新技術加持下開啟了新的發展空間:
一是媒體生產環節的數智化重塑。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媒體生產環節的套用日益深入,形成了媒體產業鏈的全閉環。新一代的工具和平台如百度媒體雲2.0和拓爾思的TRS天樞雲原生技術中台,為媒體提供各種技術能力和解決方案。
二是AIGC技術助推生成式內容飛躍。人工智慧技術和海量內容需求推動了媒體內容生產方式的轉變。從PGC生產方式向AIGC生產方式演變,提高了內容生產效率。百度、抖音等公司基於大模型開發了一系列產品,如文心大模型和火山引擎,用於內容生產和創新套用。傳播大腦開發了全國第一個媒體垂類大模型——「傳播大模型」,目前已在浙報集團的內容生產、資源盤活、傳播最佳化等核心場景做了探索落地。
三是AR、VR、數位人開啟媒體傳播形態創新。百度的曦靈數位人平台和虛擬現實平台、騰訊的數智人平台、抖音的PICO等開啟了媒體傳播形態的創新。這些平台提供虛擬主持人、虛擬員工、虛擬偶像等虛擬形象的建立與營運服務,以及身臨其境的元宇宙體驗。
四是以數據為新要素驅動全業務營運。百度和抖音透過建設數據體系,以數據驅動業務營運,打破資訊孤島。利用大數據分析和商業智慧套用,提供數據支持和洞察,增強業務的效率和決策的準確性。
新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新的套用場景和服務模式,媒體行業需要充分利用這些新技術,透過不斷創新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和挑戰。
浙報集團建設區域綜合智慧媒體服務平台的主要問題
浙報集團自上世紀90年代成立資訊科技處以來,經歷了多輪調整,包括機構擴編、升級、重組和公司化改革等。近年來,集團的核心技術團隊改制置入上市公司,並透過強化大數據、套用研發、營運和資本等要素保障,進一步夯實了在傳媒領域的區域技術領先優勢。2023年1月,在浙江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浙報集團牽頭成立傳播大腦科技公司,依托「國有控股+市場機制+資本加持」的科技型產業化模式,著力打造全省媒體技術統一支撐平台和媒體技術統一服務出口。然而,面對互聯網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浙報集團在融合發展方面仍面臨一些瓶頸有待突破。
(一)原有生產平台難以支撐AI時代智慧化產制的需要
原有生產平台還缺乏多模態AI處理技術,操作流程和業務機制無法滿足快速、個人化和大規模的內容生產需求,多樣化智慧創作能力亟須加強。原有內容生產機制使用者的互動和參與較少,需不斷創新使用者共創的產品機制,解決好如何調動各方力量來主動參與內容生產的問題。
(二)現有傳播技術難以實作精準觸達的理想效果
現有的內容標簽體系依然不夠豐富、立體和精細,對業務的賦能有限,需要建立更加智慧的標簽體系。在演算法實踐方面,需要改進推薦演算法和個人化模型,解決數據量偏小、內容型別單一、數據標簽不足等問題。使用者研究和連線依然是個難題,需要加強使用者參與、使用者反饋和使用者分析,為使用者提供個人化、客製化和多樣化的內容服務。
(三)精細化營運的技術支撐體系尚待普及與最佳化
使用者數據的準確辨識直接關系到精細化營運效果。要解決好數據收集和清洗過程中的規範問題,強化對長久未活躍使用者的召回和辨識,提升使用者畫像辨識的準確度;在推薦演算法調優中,還需要結合多種營運場景,及時調整策略,保證營運決策的準確性。
(四)媒體商業化開拓缺乏全域化技術與數據體系支撐
在現有的數據體系中,不同單位或業務線依然會存在數據孤島,無法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影響商業化決策的準確性。個人化服務存在著能力與成本的矛盾,還需強化全域化技術與數據體系的支撐,讓低成本的共性服務與高價效比的個性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商業變現轉化能力依然不足,無法準確了解使用者的興趣和特征,導致廣告投放效果無法有效測量,降低商業變現的報酬率。
推動適應AI時代重大轉變的數智媒體服務模式轉型
浙報集團近幾年的數位化發展目標,旨在以數位傳播為核心、數位技術為支撐、數位文化為延伸,布局適應大模型時代的數智媒體生態系,推進新聞與政務、服務、商務協同發展,推動構建全省融媒「一張網」,以強大技術賦能建設新時代一流黨報集團。
(一)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全域化技術與數據體系
媒體技術與媒體內容生產、傳播、營運、經營等緊密相關,需要運用系統思維進行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一是確立省級重大新聞傳播平台技術引擎架構藍圖。以「潮新聞」平台為龍頭,以市縣融媒體矩陣為依托,以「天目藍雲」為技術底座,透過數據「三打通」和「3+1」技術體系[1],致力打造全省融媒「一張網」。二是明確平台功能任務。全媒體智慧中台負責構建集團層面的技術架構,實作全域化技術與數據整合;「媒立方」作為浙報集團內部的融媒生產綜合平台,發揮核心牽引作用;「天目藍雲」作為全省融媒「一張網」的技術底座,連線各市縣媒體的內容、使用者和渠道資源;「融媒通」作為基層觸達平台,連線基層宣傳力量。三是明晰賦能效果目標。推進內部各平台使用者、內容和營運的數據「三打通」,深化面向省域服務的中台能力建設,強化數據營運與賦能服務,力爭在黨媒演算法、精準分發、行銷分析、數位資產變現以及智庫服務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時,與技術供應商、合作夥伴和行業生態系建立緊密關系,透過探索合作開發新產品、共享數據資源、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等路徑,推動技術和數據的創新發展。完善技術創新機制,鼓勵創新實驗和快速叠代的文化,為其提供實驗環境和資源。
(二)加快技術賦能,推動融媒服務模式轉型升級
以技術為引擎,加快「傳播大模型」深度研發和適配套用,充分發揮全省融媒「一張網」的技術優勢,推動內容的快速生成、傳播的協同覆蓋、服務的精準提供和廣告的有效投放。
1.深化內容+引擎,豐富智慧化生產能力,創新融媒內容服務模式。一是加強內容客製生成能力。以「傳播大模型」為主抓手,圍繞新聞生產傳播的各個環節,研發相應的智慧化功能,擴大優質內容產能。主動與媒體同行及互聯網技術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大模型在媒體領域的新套用,建立媒體和技術公司之間的數據協作共享機制。二是加強智慧化內容稽核能力。增強多模態解析能力,最佳化獨家AI校對能力。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深度遷移學習等技術,實作對文稿、圖片和音視訊內容的機器輔助辨識、多維度精準分析,實作高效機器質檢和多模態智慧校對。三是強化串流媒體視訊技術支撐。推動智媒視訊服務模式轉型,開拓短視訊、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最佳化生產服務工具,與專業化服務商合作,搭建視訊創作管理和創意經營的一站式協同平台。深入結合數據分析和最佳化技術,追蹤視訊的觀看量、使用者互動和轉化率等數據,提升視訊內容品質、平台功能和使用者體驗。
2.鞏固技術+引擎,拓展媒體服務鏈,最佳化省市縣一體化協同體系。一是圍繞媒體產業鏈夯實技術服務。「天目藍雲」致力於建立覆蓋融媒體工作全流程的協同平台,要充分運用「傳播大模型」的技術能力,構建縱向貫通省市縣三級媒體、橫向連線政府企事業機構的技術「一張網」。打造全新的多渠道線索熱點監測、省域選題聯動策劃、營運聯動支撐、資源全域共享等套用場景和套用商城體系。二是圍繞「文化+賽道」拓展技術服務。推動元宇宙相關的文化產業化技術研發,建立與頭部技術廠商的合作夥伴關系,開發數位人和各類虛擬場景,為元宇宙和沈浸式數位展館等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內容。三是圍繞智慧城市建設和數位化改革建設推廣創新成果。深耕全省數位化改革建設及政府服務業務,深度參與智慧城市、數位政府以及數位化改革系統計畫,鞏固既有市場規模,拓展一網統管、浙江家庭碼等平台的開發建設。
3.發展數據+引擎,發掘數據要素潛力,改進數據服務能力。一是加強輿情監測評估服務支持。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即時監測和評估生產內容的使用者反饋,為輿情管理、虛假資訊治理等提供依據。提供全網公開數據分析服務,洞察全網內容風向變化,及時捕捉、分析各類負面敏感資訊內容。二是加強指數和智庫服務支持。基於全省融媒「一張網」加強媒體資料庫建設,最佳化融媒發展指數設計,形成互聯互通的大數據系統,為本省媒體智庫提供海量數據資源。三是匯聚大流量開發廣告新引擎。最佳化「洪澤」客戶端廣告分發系統,透過在省市縣三級新聞客戶端開屏頁、BANNER廣告區等同一時間統一投放廣告,將市縣新聞客戶端的單家小流量匯聚成整體大流量,深度挖掘新聞媒體客戶端的商業價值,實作流量最大化增值。
(三)最佳化管理機制,提升技術協同服務能力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機制是技術有效執行的保障。一是尊重技術發展規律,秉持科學的技術發展理念。強化互聯網思維,牢固樹立技術引領、技術叠代以及技術成本效益理念,制定永續的技術投入計劃和產品營運規劃。二是健全數據營運機制,提升精細化營運場景的數據支撐能力。完善使用者畫像,在生產、傳播、服務、營運等各環節豐富使用者標簽,發掘使用者的價值分層,精準定位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不同地域的核心人群,進而形成基於內容、行為、偏好等特征的差異化、精細化營運服務。三是改進產品營運聯動機制,實作產品與營運供需兩側的有效協同。產品和營運團隊攜手制定關鍵績效指標,確保雙方目標一致、同向發力。產品團隊采用敏捷開發方法,加強短周期的叠代和快速反饋,根據營運團隊要求即時調整和最佳化產品,更好適應市場變化和使用者需求。
註釋[1] 「3+1」技術體系:「3」即浙報集團「媒立方」「天目藍雲」「融媒通」套用三個子平台,構成產品的技術底座;「1」即一個統一的新媒體出口「潮新聞」客戶端,同步連線集團新媒體矩陣和各市縣客戶端,共同編織起全省媒體「一張網」的新型傳播體系。
來源 傳媒評論微信公眾號
編輯 曾敏
二審 馮路玉
三審 陳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