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Neuron | 朱英傑團隊發現外側隔核腦區調控獎賞和甲基苯丙胺成癮的關鍵機制

2024-07-07科學

引言

1954年,心理學家Olds和 Milner 透過大鼠顱內自我刺激實驗 (ICSS) 發現了大腦的獎賞系統,被視為現代神經科學的重要裏程碑之一。該實驗在大鼠的腦中植入電極,當大鼠透過按壓杠桿獲得特定腦區的電刺激時,它們會不懈地按壓杠桿,甚至忽略進食和飲水等基本生理需求,展示了這些腦區與強烈的愉悅感密切相關。其中LS是產生獎賞效應最強烈的腦區。由於傳統ICSS電刺激技術的限制,LS產生獎賞效應的精準細胞來源一直不清楚。

2024年7月2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 朱英傑 團隊在 Neuron 期刊上發表了題為 Cellular and circuit architecture of the lateral septum for reward processing 的研究論文。論 文詳細描述了外側隔核腦區(Lateral septum, LS)的單細胞轉錄圖譜及其主要神經元型別的空間分布,並行現集中在腹側亞區的雌激素1型受體陽性神經元(LS Esr1 )透過啟用腹側被蓋區(VTA)多巴胺神經元促進獎賞效應且在甲基苯丙胺成癮中發揮重要作用。

朱英傑團隊透過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和新型空間組學技術 (MiP-seq) ,揭示了LS腦區的轉錄圖譜,鑒定了其主要神經細胞型別及空間分布。研究團隊透過光遺傳技術選擇性地啟用LS不同型別神經元,發現LS Esr1 神經元透過去抑制 (disinhibition) 的方式啟用VTA的多巴胺神經元,促進了多巴胺在伏隔核 (NAc) 的釋放,是產生獎賞效應的關鍵細胞型別。

VTA-NAc通路是經典獎賞系統的核心,以往研究表明,自然獎賞 (如美食和社交) 和毒品 (甲基苯丙胺等) 都可以增加 NAc 腦區的多巴胺水平。有意思的是,研究團隊發現LS也接收VTA多巴胺神經元投射,並且LS的多巴胺釋放只有在毒品 (甲基苯丙胺、阿片等) 刺激後才會增加,提示LS的多巴胺釋放更能代表毒品獎賞的特征。與之對應的是,失活LS Esr1 神經元可以消除甲基苯丙胺的獎賞效應,而不影響美食和社交獎賞,從而為特異地幹預毒品成癮提供了新的環路和細胞靶點。

進一步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甲基苯丙胺後LS Esr1 神經元的興奮性增加,其原因是HCN1離子通道的表達發生上調。特異性敲除LS Esr1 神經元的HCN1通道,小鼠仍能體驗到甲基苯丙胺的獎賞效應,但其對甲基苯丙胺的行為敏化則被消除。這一結果提示HCN1通道在甲基苯丙胺成癮的發生開發中具有重要作用。考慮到調控LS Esr1 神經元不影響自然獎賞,靶向該群神經元和HCN1通道的治療策略有可能是解決毒品成癮的重要方向之一。

研究示意圖(Credit: Neuron )


參考文獻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4.06.004

責編 |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文章來源|「BioAr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