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7月常見蘑菇匯總(二)

2024-07-18科學

(接上文)

Amanita rubescens (赭蓋鵝膏菌)

別名:赭蓋傘

特征:赭蓋鵝膏菌,Amanita rubescens (Fries 1821),鵝膏菌科鵝膏菌屬的一種真菌。菌褶白色至近白色,漸變紅褐色、離生、稍密、不等長。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單生或散生。子實體中等大。菌蓋直徑3.5-8cm,扁半球形至平展,淺土黃色或淺紅褐色,具塊狀和近疣狀鱗片,邊緣有不明顯的條紋。菌肉白色,後變紅褐色,薄。菌褶白色至近白色,漸變紅褐色、離生、稍密、不等長。菌柄圓柱形,長6-12cm,粗0.5-1cm,同菌蓋色,具纖毛狀鱗片,內部松軟變至空心,菌柄上部有花紋,基部膨大。菌環生菌柄的上部,膜質,下垂,上面白色,下面灰褐色,易脫落。菌托由灰褐色絮狀鱗片組成。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寬橢圓形至近卵圓形,8.3-9.3μm×6.2-7μm,糊性反應。形與豹斑毒鵝膏菌較相似,但後者菌蓋具白色顆粒狀鱗片,菌肉白色,受傷後不變色,菌托呈環帶狀。菌環往往生菌柄中下部,采食時要註意區分。此菌是樹木的外生菌根菌,可與松、雲杉、高山櫟、山毛櫸、榛等樹木形成菌根。此種一般可食,但也有報道含溶血物質,加熱可以破壞,故不能生食。

食用建議:鵝膏菌屬中大部份含有劇毒,辨識不清的情況下應避免食用,除非經過專業鑒定。

赭蓋鵝膏菌

赭蓋鵝膏菌

赭蓋鵝膏菌

Coprinellus aisseminatus (白假鬼傘)

別名:小假鬼傘

特征:鬼傘科,菌蓋直徑約2-4厘米,白色,中央凹陷,邊緣薄且易碎。菌柄細長,白色。白假鬼傘子實體群生、叢生、纖弱、小型,菌蓋膜質,初期卵形、鐘型,稍後平展,直徑1cm左右,中部黃色,菌肉白色,薄。菌褶離生,初期白色,漸灰色,老熟黑色,較稀,寬幅,不液化。菌柄中生,2~3cm×0.1~0.2cm,表面白色,中空,基部有白色絨毛,孢子印黑褐色;孢子黑褐色,橢圓形、光滑,6~10μm×4~5μm.春~秋季生於林中地上,腐朽的倒木、樹樁、樹根上。

食用建議:曾有報道有毒,出於安全考慮認為有毒,不建議食用。

白假鬼傘

白假鬼傘

白假鬼傘

Boletus edulis (美味牛肝菌)

別名:大腳蘑、大腿蘑、白牛肝菌、大腳菇、粗腿蘑、牛腿蘑 等

特征:美味牛肝菌是享譽世界的著名食用菌,屬於牛肝菌科。它的子實體個頭較大,傘蓋直徑可達30厘米,有「一顆牛肝菌管飽一頓飯」的說法。

菌蓋灰褐色,扁半球形,寬大厚實多汁。菌柄白胖粗大,因此又有個「大腳菇」的可愛俗名。

菌蓋表面光滑,或有鱗片、纖毛、絨毛、疣狀、絨狀殘片,或呈高低不平的肉狀格紋;菌蓋腹面多呈孔狀或細管狀,極少有菌褶狀。

菌肉厚實而富有彈性,菌柄多為實心,少空心,多生於菌蓋中央。

生長環境:美味牛肝菌與柞樹、雲杉、松樹等高大威武的樹木形成外生菌根,達成一種良好的共生合作夥伴關系。菌絲萌發後,會入侵到植物的根部,吸取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

它們多發生於七陰三陽或半陰半陽有散射光的林地。植被茂密、蔭蔽度大、深溝邊、雜草叢生地很少發生;日照長、植被少,子實體也很少發生。

食用建議:美味牛肝菌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用菌,但需要確保完全烹飪熟透,以避免任何潛在的健康風險。

美味牛肝菌

美味牛肝菌

美味牛肝菌

Coprinus comatus (毛頭鬼傘)

別名:毛鬼傘、雞腿蘑、刺蘑菇、牛糞菌、鬼傘菌、毛頭鬼蓋

特征:鬼傘科,菌蓋直徑3-10厘米,初期鐘形,後變為圓錐形,表面覆蓋有毛狀物質。菌柄白色,中空。子實體較大;菌蓋不完全展開,直徑3-6厘米,高6-11厘米,人工栽培時最大可達25厘米,圓筒形至鐘形,表皮淡土黃色,易裂成羽毛狀鱗片;菌肉、菌褶白色,開傘後菌肉與菌褶起自溶成墨汁狀液體;菌柄長7-25厘米,直徑1-4厘米,白色,光滑,向下漸粗,呈雞腿狀;菌環白色,膜質,易消失;孢子(12-19)微米×(7.5-11)微米,黑色,光滑,橢圓形。

毛頭鬼傘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食用菌,亞洲、歐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均有分布。春至秋季,生於闊葉林中的草地、田野、林緣、道旁、公園等處,甚至雨季在茅草屋頂上,單生或群生。

毛頭鬼傘可食用,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可藥用,性平,味甘,有益脾胃、清神寧智、治療痔瘡等功效。

食用建議:幼嫩時可食用,但成熟後會自溶,因此采摘時機很重要。

毛頭鬼傘

毛頭鬼傘

毛頭鬼傘

Schizophyllum commune (裂褶菌)

別稱:白參

特征:裂褶菌(學名:Schizophyllum commune Fr.)是裂褶菌科、裂褶菌屬真菌。子實體小,覆瓦狀散生或叢生,扇形或腎形,無柄或短柄,蓋面密生絨毛、白色至淺灰色;蓋緣內卷,有條紋、多瓣裂,菌褶狹窄,沿褶緣縱裂向外反卷。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江蘇、內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浙江、海南、福建、台灣等地。春、秋季,生於闊葉樹木或倒木、枯枝上,有時也生於針葉樹倒腐木上,單生至群生,常在木耳、香菇、銀耳段木上生長。菌子實體較小,簇生或群生,形似菊花,菌蓋扇形或腎形,直徑1~5cm,人工栽培的鮮品單朵重達50~100g。菌肉薄,質韌,白色至灰白色或褐肉色。具有多數裂瓣,邊沿常呈掌形縱裂內卷,表面長有絨毛;基部狹窄,菌褶從基部放射線狀生長,菌柄短或無。質韌,白色至灰白色,上有絨毛,扇形或腎形,具多裂瓣。菌褶窄,從基部放射線而出。柄短或無。 分類 從種植生長範圍來說白參分野生、人工栽培和移山三種。

食用建議:裂褶菌質地柔軟細嫩,食味鮮美,且含有特殊香味;其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胺基酸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種蛋白質含量和品質俱佳的蛋白源。裂褶菌還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裂褶菌多糖、裂褶菌素和甾醇等,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

裂褶菌

裂褶菌

裂褶菌

Gyromitra infula (赭鹿花菌)

特征:鹿花菌屬,菌蓋形狀獨特,類似長襪或小袋,顏色多變,從赭色到棕色。菌柄粗壯,有時帶有網狀紋理。子囊果中等大。菌蓋呈馬鞍狀,表面往往多皺,粗糙,褐色或紅褐色。菌蓋直徑5-8cm。菌柄汙白或稍帶粉紅色。表面粗糙並有凹窩,長3-8cm,粗1-2cm。子囊圓柱形,165-220μm×12-15μm。子囊孢子單行排列或上部雙行,橢圓形,近無色,含兩個油滴, 壁厚,16-20(27) μm×8-10μm。側絲淺褐色,頂端膨大,具分隔及少數分枝, 粗9-10μm。

食用建議:有毒禁食。此菌毒素與鹿花菌相同,中毒後主要表現為溶血癥狀,外形特征與可食用的馬鞍菌近似。但後種菌蓋邊緣與菌柄無連線點,顏色黑褐色。

請註意,上述資訊基於通用的蘑菇分類和描述,部份資訊查詢自網路,在采集或食用任何野生蘑菇之前,一定要確保能夠準確辨識無毒,並最好在有經驗的人士或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

赭鹿花菌

赭鹿花菌

赭鹿花菌

(未完待續)